《爱在北京》:第十四章 日子

简介:领到结婚证的马莉带着史蒂夫来到教堂见了丹尼神父,进行预约了结婚的日子。两人来到马莉宿舍,看到了娃娃爱丽斯,史蒂夫知道马莉喜欢孩子,再次提出要个孩子。

第十四章 日子

结婚以后,史蒂夫重新申请了签证,签证很快批下来了,有了这份签证,他可以在中国工作了。马莉告诉他,学校目前有一个外教名额,只要他通过外国人任教资格考试,他就可以上班。她从网上订购了一批考试辅导材料。辅导材料全是英文的,史蒂夫学习起来并没有太多难度。

有关收养孩子的事情,两个人讨论了几次:以谁的名义收养,收养多大的孩子,孩子今后的生活如何安排,很多事情一时无法敲定。马莉没有史蒂夫积极,因为本学期工作忙,她希望婚礼后再考虑。还有一个想法没有说出来,她希望史蒂夫的工作能先安定下来。军知道两个人领证的消息,表示祝福,收养孩子的事情他认为趁早。

马莉这个学期,两个硕士研究生、一个博士生毕业,光毕业论文修改就需要很多时间,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启动后,实验工作加班加点,刚进实验室的两个硕士生,还有5个做本科毕业论文的专题生,每周雷打不动的理论课和实验课,她常常每天在学校工作十小时以上,晚上回家还要看文献。

白天,史蒂夫一个人自由活动,他经常不在家,但是很少开马莉的车,总是喜欢乘坐公共交通,每天做什么也不大说,问了,回答也很简短,马莉不喜欢刨根问底,两个人话就少了。

马莉的生活变化还是很明显的,现在很少吃方便面了,无论什么时候回家,冰箱里总是存放着各种饮品、水果和成品或半成品食物。晚饭多数是西餐,史蒂夫亲自下厨。同事都说马莉气色好了,精神也不一样了。

《爱在北京》:第十四章 日子

这天下午,马莉接到史蒂夫信息,让她早点回家。马莉下班时间一到就回家了。

史蒂夫正在厨房忙碌,准备了丰盛的晚餐,音响里放着音乐,他嘴里哼哼着小调。

她觉得他今天格外高兴,决定开瓶红酒,取酒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她买给史蒂夫的书,顺手翻了翻,感觉没有太多读过的痕迹,心中不悦,想一想两人难得有个浪漫的晚餐,强迫自己不要节外生枝。

点上蜡烛和熏香,屋子里很快弥散着茉莉花香,杯子里的红酒反射着烛光,仿佛是另一个发光体,玫瑰红色显得十分诱人。

史蒂夫的厨艺还是那么好,餐盘被摆成了艺术品,牛排边上是用心里美萝卜做成的康乃馨,傍边是一小撮香菜,果酱如彩带缠绕,结成了蝴蝶结,有一点中国画的风格。她看着眼前的牛排,想起了几个月前两个人合作的那副海边风景画,两幅画完全是不同的画派。马莉不自觉地拿出手机,拍了下来,将两幅画同时分享在朋友圈里。

举起酒杯,马莉说了一声“谢谢”,这声谢谢包含着着千言万语。

酒过三巡,史蒂夫开始说话:“我有两个好消息告诉你。”

她笑着看着他,摊手示意他接着说。

他像变魔术一样从身后拿出一叠钱,举在手里。

看着钱,她抬了抬眉毛,瞪大眼睛,做出吃惊的表情。

他晃着手里的钱,“这是我在中国挣的第一笔钱。”

“这么多?!怎么挣来的?”她故作惊讶,表情夸张。

“本今天去录MV外景,我为他们提供汽车,兼做司机和道具搬运工,这是他们给我的报酬。”

他放下钱,举起酒杯,她马上也举起来,两人轻轻地碰了一下。随着玻璃清脆的碰撞声,马莉的表情变得严肃。

“本?就是那个加拿大人?”她想起来后海的酒吧。

“ 是的,本要发单曲。歌是他自己写的,曲子非常棒。我给你表演一下。”他很兴奋,从门后拿出一把吉他。

“你新买的?!”她看着崭新的吉他,明知故问,眉头微微皱了一下。

《爱在北京》:第十四章 日子

澳洲的家里至少有三把吉他,床头上的那把曾经是他的最爱,听他说那个吉他是他大学时工俭学买的,攒了整整一年的钱。

“是的,本让我重新燃起了对音乐的热情,我也想像他一样拿着吉他,站在长城上,弹奏一曲。”

她看着他有些狂热的表情,没有说话,有点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史蒂夫开始演奏,听完前奏,她就知道了这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民歌“达坂城的姑娘”的曲,曲调一半以上是原曲,歌词被改成了英文。马莉不懂音乐,但是一首歌是否好听,她还是能听出来的。她不想批评本,所以最好的态度就是不评论。

她有些不悦,这不悦是因为史蒂夫和本走得太近了,她觉得这不是好兆头。

史蒂夫表演完毕,意犹未尽,等待着马莉的掌声。

马莉看着史蒂夫的牛排,用叉子指了指“快吃饭吧”。这句话表面上是对他的关心,实际上给他泼冷水。

史蒂夫好像没有察觉马莉的神情变化,走回餐桌坐下。

“本在网上有一个原创网页,浏览量上万,他的音乐受到很多国家的乐迷的赞赏。”史蒂夫对本的欣赏,已经有点崇拜的味道。

“牛排凉了就硬了。”她再次强调吃饭的重要性。

《爱在北京》:第十四章 日子

这一次,他感受到了她的态度,开始闷头吃饭,脸上没有表情。

屋子里的空气有些尴尬,只能听到两个人的刀叉碰撞磁盘的声音,这些碰撞出来的金属声很刺耳,相比刚才的音乐更不和谐。

她看着他吃完最后一块牛排。“说说你的第二个好消息。” 她的口气即没有兴奋,也没有期待,只是为了打破沉默。

“本有个朋友在北京福利院工作,她说如果我们想领养孩子,她可以帮忙。”史蒂夫的脸上有了表情。

“这是个好消息,那天我们可以去看看。”她没想到他带来这样的消息,有些意外惊喜。

“我约好了这个星期天。”

她说的“那天”是个不定时,没想到他行动这么快。“我后天要去上海参加一个会议,周日回不来。”

“那我一个人去吧。”

“你一个人去?!”声音里充满疑问,她睁大眼睛看着他。 “我和本一起去,我们准备给孩子们带点礼物。”

他什么都决定好了,只是跟自己打声招呼而已,她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他原本希望给她惊喜,她的表现让他失望,她对他更失望。

她终于忍不住:“我希望你多抽出时间准备一下考试。”没有等他回答,她拿起自己的餐盘去了厨房。

这最后一句只是提醒,她预感到作用不大,她不想和他讲道理,她认为她做的已经表达了她的愿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