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罗生门》——人类可怕的真面目

这篇是从我的百家号复制过来的 依然原创哈!

一、人的可悲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

解读《罗生门》——人类可怕的真面目

芥川龙之介,有一个疯子母亲,被生父废去其长子继承权,销去户籍,成为舅父的养子。舅父家是没落的旧世家,经济拮据却苦撑门面,身为养子的芥川龙之介也只能默默隐忍,苦闷压抑小心翼翼的度日。

芥川龙之介的身世造成了他早熟的性格,又热爱读书,喜欢在书中探求未知,所以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文学方面的天赋。也许是出生和生活环境让他早早的接触到了人性的黑暗面,所以他的文学作品都散发着对人性的探求和叩问。将人性恶的一面赤裸裸的揭露在人前。在芥川龙之介的文章里,似乎人人都有利己本性、虚伪又怯懦、在内心最深处潜伏着一种原始兽性,一旦受到生存威胁可能会释放出吃人的兽性。

从芥川龙之介的文字里不难感受到他对人性的失望和鄙视,对他来说人世间是被丑恶充斥着的,活着是一件无比痛苦的事情,所以他最后自杀了。

二、善恶之间早有定数

解读《罗生门》——人类可怕的真面目

天灾人祸、社会动荡、市井萧条,京都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人人自危,罗生门成了抛尸之地,那些赤裸的尸体就像垃圾一样被扔在这里,只有苍蝇和乌鸦还记得他们。

被东家解雇的家丁走投无路,在罗生门前避雨。他面临“被饿死还是做强盗”的烦恼。文前交代本应该还有几个人出现在此地,说明家丁事前和朋友有约一起去做什么,但被爽约了,他成了被抛弃的人。这里也暗示了自私的人性。现在的他真正的一无所有。当一个人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他就要开始索取了。“被饿死还是做强盗”家丁脑海里多次挣扎着。其实他早已做了选择。只是羞于被别人知道自己的丑恶思想,而在等待一个顺理成章的理由。比如最后听完老婆子的话后对老婆子说:这么说来,我扒你的衣服,你也不会怪我吧。此实乃不得已,不然就得饿死。

解读《罗生门》——人类可怕的真面目

表面上看来是老婆子扒死人头发的行为给了家丁选择做强盗的勇气,其实家丁心里早已有了选择。这就是本性。就像那具女尸生前为了生存用蛇肉充当鱼干,也许女尸的故事是老婆子扒她头发心安理得的理由。老婆子为了生存扒死人的头发,家丁为了不饿死抢走了老婆子的衣服。就像一条食物链,人“吃”人的游戏还在继续。人的本性是丑恶的吗?至少对那些阴暗的人来说是的。他们一边在诅咒上帝,一边在寻找他认为罪有应得的下手对象,如此便心安理得了。也许在某个瞬间他们还为自己的行为感到过骄傲和满足......

罗生门从头到尾都弥漫着一股阴郁的气氛,阴雨天、尸体、乌鸦、枯槁的老婆子、到处都是黑漆漆的,阴森的环境让人毛骨悚然。作者在流露对底层人物生存之艰的同情中又表现出对人性丑恶的厌弃。也许作者连“人”这个族群都嗤之以鼻。

三、生而为人、不必抱歉

解读《罗生门》——人类可怕的真面目

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封面上有这么一句话:一有机会,人类可怕的真面目就会在愤怒中不经意的暴露出来。罗生门也告诉我们人类可怕的真面目也会在饥饿时暴露出来。还记得《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那个写下“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后冲向火车自杀身亡的那位小说家吗?有人说他的原型就是太宰治。芥川龙之介的作品让人感觉呆在湿漉漉的阴雨天,而太宰治把人带入一个没有一丝光线和温度的冰冷的洞穴。也许受一定的时代背景的影响,那个阶段的日本是男性怯弱,女性坚强。有的活着无望早早结束了生命,有的苟且偷生也只剩下躯壳。

我们应该庆幸我们从未亲眼见过“人吃人”的时代,未见识过血淋淋的人性,所以我们都是幸运又幸福的......

作者 | 大娟子队长

创作时间 | 2019年1月8日

欢迎收藏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