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遭“转型正义”的英国皇家空军纪念碑

去年7月,为了庆祝成军100周年,英国皇家空军保留二战时代老飞机的不列颠空战纪念编队(Battle of Britain Memorial Flight)派出了一架兰卡斯特轰炸机,与来自第617中队的龙卷风GR.4战斗攻击机、英国版的F-35B闪电式战斗机一起飞行,纪念“水坝克星”的历史。

揭秘:遭“转型正义”的英国皇家空军纪念碑

Battle of Britain Memorial Flight

去年是英国皇家空军(Royal Air Force)成立100周年的日子,笔者藉由到英国采访皇家国际航空展(Royal International Air Tattoo)的机会,分享了英国朋友们的喜悦。皇家空军的缩写RAF,在过去100年来一直被不列颠子民视为英勇与荣誉的象征。

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爆发之际,驾驶飓风式(Hurricane)及喷火式(Spitfire)战斗机的皇家空军飞行员,在英国更是普遍被视为民族英雄看待。

因为在不列颠空战(Battle of Britain)中,他们以卓越的技术击败了来袭的德国空军(Luftwaffe),牢牢掌握住了英吉利海峡上空的制空权。

希特勒企图登陆英国的海狮计划(Operation Sea Lion),也因为德国空军的失败而胎死腹中,整个二战的局面从而改观。皇家空军的飞行小将们战胜了纳粹侵略者,挽救了英国的危亡,还真是很难让人想像在英国会有人讨厌他们。然而真实的情况,却远比我们想的复杂。

因为在今年1月21日,位于伦敦市中心绿园(Green Park)一座纪念二战皇家空军飞行人员的纪念碑,遭到不明人士以白漆攻击,就连附近的邱吉尔与罗斯福铜像都跟着一起遭殃。

那么这座遭到攻击的纪念碑,纪念的又是英国皇家空军的哪些人?他们又是做了何种具备争议性的行为,而成为不明人士“转型正义”的对象?向纪念碑泼漆的人,又可能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态?

皇家空军轰炸机司令部

前面提到的不列颠空战,主要是由道丁(Hugh Dowding)将军指挥的战斗机司令部(Fighter Command)为主力。成立之初的战斗机司令部,主要任务是击落侵犯英国领空的敌机,属于纯防卫性质的作战部队。也因为他们的作战性质属正当防卫,战斗机司令部的飞行员能成为整个大英国协举世公认的英雄。

然而遭油漆攻击的纪念碑,则是为了纪念轰炸机司令部(Bomber Command)的阵亡飞行员所建。凡是看过电影《633轰炸大队》(633 Squadron)的老一辈读者,应该都知道轰炸机司令部的主要任务从一开始就是轰炸纳粹占领下的欧洲大陆。

这部电影以迪哈维兰(de Havilland)公司生产的蚊式轰炸机(Mosquito)为主角,可实际上真正能称得上轰炸机司令部主力的机种,还是亨德里·佩奇(Handley Page)的哈利法克斯(Halifax)以及艾弗罗(Avro)的兰卡斯特(Lancaster)两款重型轰炸机。

尤其是兰卡斯特,更是因为被动用于空袭水坝的关系,而得到“水坝克星”(Dam Buster)的外号。《633轰炸大队》的主角,即第633中队实际上完全是一个为了电影所虚构出来的部队,其原型其实是以兰卡斯特轰炸机为主力的第617中队。

揭秘:遭“转型正义”的英国皇家空军纪念碑

《633轰炸大队》豆瓣评分6.3分

“水坝克星”的外号,也一直为到今天都还存在于皇家空军编制的第617中队使用。在去年的皇家国际航空展上,皇家空军还特别安排了一架能飞的兰卡斯特轰炸机、一架即将退役的龙卷风(Tornado)GR.4战斗攻击机还有一架即将服役的闪电式(Lighting)战斗机一起编队飞行,以传承“水坝克星”的历史。

在绿园的这座皇家空军轰炸机司令部纪念碑,落成于2012年6月28日,主要就是以纪念皇家空军的轰炸机机组人员为目的。根据皇家空军的纪录,二战时总共有125,000人服务于轰炸机司令部,他们当中约69.2%为英国人,剩下的则来自于其他大英国协会员国,或者是国土被纳粹占领的欧洲国家。

所谓大英国协会员国,意旨加拿大、澳洲、纽西兰以及印度等获得半独立国家地位的自治领。至于国土被占领后,流亡英国参加皇家空军的飞行员则来自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比利时、荷兰、挪威、丹麦与法国。国籍与族群的多元,让皇家空军在这场战争中具有更高的正当性。

他们当中,有47,305人在执行任务中丧生,或者座机被击落后被俘,死在集中营里面。

除8,193名人员因不同的意外事故死亡外,还有9,839人成为俘虏或执行任务时负伤。由此可见,在轰炸机司令部执勤的机组人员当中,死亡率高达47%,活下来的人受伤率也达59%,牺牲毫无疑问是相当惨重的。

每一位参加轰炸机司令部的飞行员,都是出于爱国心而志愿从军,有些是要捍卫大英帝国的荣誉,有些是想要透过为英国牺牲来换取祖国的独立,还有一些是可望用炸弹把纳粹赶出自己的家园。所有人都知道德国空军不好惹,但是都怀抱着“我们必须去,但不一定会回来”的信念。

位于绿园的这座皇家空军轰炸机司令部纪念碑(RAF Bomber Command Memorial),就是为了纪念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反纳粹空军英雄而竖立起来的。可为什么要等到2012年,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都整整67年以后,才有这座纪念碑存在,这背后中间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争议呢?

揭秘:遭“转型正义”的英国皇家空军纪念碑

今年1月22日,位于伦敦的皇家空军轰炸机司令部纪念碑遭不明人士以白色油漆喷洒。

今年1月22日,位于伦敦的皇家空军轰炸机司令部纪念碑遭不明人士以白色油漆喷洒。这是该纪念被自2012年竖立以来,第四次遭到攻击。

无差别轰炸的争议

英国皇家空军的轰炸机司令部,基本上是奉行“杜黑主义”(Douhet Doctrine)的产物,并且在皇家空军之父滕恰德(Hugh Montague Trenchard)子爵大力支持下成立的。而杜黑(Giulio Douhet)与滕恰德两人,都相信决定空中作战胜负的机种是轰炸机,不是曾在一战战场上大放异彩的战斗机。

原因很简单,因为在无边无界的空中,战斗机光是想要搜索到轰炸机并且加以拦截就已经是十分困难的一件事情了。更何况如果轰炸机增强了防御火力,采大编队飞行彼此支援,而且飞行速度又快的话,基本上战斗机拿他们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

他们坚信轰炸机能突破一切障碍(The Bomber will always get through),飞入敌人政经中心上空实施轰炸。战略轰炸机之所以被称为战略轰炸机,意味着他们攻击的目标不限于军事设施。相反的,民生目标才是战略轰炸机的主要攻击对象。

一战的教训,让杜黑与滕恰德瞭解到进入民主时代之后,让一个国家的政府与军队继续打仗的动力来自于民众的支持。所以唯有让民众直接承受战争带来的苦果,让他们由主战转为反战,并迫使自己的政府投降,才是人类进入空权时代以后最好的战法。

所以轰炸机司令部的主要任务,就是对纳粹党占领的欧洲大陆,尤其是德国本土实施无差别轰炸。1942年起接掌轰炸机司令部司令的哈里斯(Arthur Harris)爵士,则奉命将邱吉尔首相空袭欧洲大陆,摧毁纳粹战争机器的命令执行到底。为此他得到了一个外号,那就是“轰炸机哈里斯”(Bomber Harris)。

信奉“最好的防御就是攻击”,英美盟军的轰炸机小将们向欧洲大陆投下了250万磅的炸弹。与此相反的是,德国空军向英国本土仅投下了75,000吨的炸弹。更严重的,则是这250磅炸弹中,只有一半是针对德国本土所投,其中还有1/5被投到法国,1/7被投到义大利。

换言之,凡是被轴心国占领的欧洲国家民众,也必须要跟着德国人一起承受来自盟国的空中复仇。战后统计,约有60万德国人惨死于英美盟军的轰炸之下。这个数字在近年下降到了38万,但仍旧是一个巨大的数目。另外还有60,000名意大利人与57,000名法国人应涵盖在内。

而投在德国本土的炸弹中,又有53%是由执行夜间空袭的皇家空军轰炸机司令部所投下,其余的则是美国陆军航空军的B-17或者B-24轰炸机。拉大到整个欧洲的范围来看,则有47%的盟军炸弹是由皇家空军投下。每一次盟国针对欧洲城镇的无差别空袭,伴随而来的都是大量死伤。

比方说1943年7月对德国汉堡的空袭行动,就导致34,000平民惨死。1945年2月针对德勒斯登的轰炸,则夺走了25,000百姓的生命。最严重的伤亡发生于1945年3月的符兹堡大空袭,光死亡人数就直逼10万。

其他欧洲国家如比利时、荷兰、奥地利与保加利亚也遭到盟军轰炸机不同程度的破坏。英美对欧洲的战略轰炸,有利配合了苏联红军的地面攻势,加速纳粹德国灭亡。为此哈里斯还获得苏联政府表扬,得到了一枚苏沃洛夫勋章(Order of Suvorov)。

可哈里斯也知道,对欧洲的无差别空袭会对英国的形象产生何种不良印象。英国在不列颠空战中建立的反侵略形象,终将因为对手无寸铁平民的滥杀遭到欧洲人质疑。而英国又与美国一样,毕竟是欧洲大家族的一员,没有办法像美军那般拍拍屁股走人,还是要面对欧陆国家的质疑。

揭秘:遭“转型正义”的英国皇家空军纪念碑

外号“轰炸机”的皇家空军轰炸机司令部司令哈里斯

长期以来,外号“轰炸机”的皇家空军轰炸机司令部司令哈里斯都被视为无差别空袭的“元凶”,替邱吉尔承受了巨大的政治压力。邱吉尔在二战胜利以后,就把哈里斯一脚踢开,几乎不再跟他有任何对话。遭到老长官疏远,又被自己国民视为“战争罪犯”的哈里斯,到他在1984年4月5日去世以前,日子过得恐怕不会轻松到哪去。

被冷落的轰炸机司令部

如同哈里斯所预料的,邱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不愿意为战略轰炸欧洲大陆的行为负责。他不只不替轰炸机司令部辩护,还将轰炸欧洲大陆的责任与自己撇得一干二净,全部推给哈里斯还有他的飞行小将。打从纳粹德国投降的那一刻开始,邱吉尔就从来不在公开场合表扬轰炸机飞行员。

从1945年5月战争结束开始,英国舆论有近20年对轰炸机司令部的战时贡献采取“沉默以对”的态度。哈里斯在战后邱吉尔出版的回忆录中完全消失,唯一值得哈里斯欣慰的,是邱吉尔在1965年1月24日去世时,他获邀参加了这位前首相的丧礼。

可是从1965年开始,“反越战运动”的兴起,让包括英国在内的西方国家舆论谴责美军对北越轰炸“暴行”的同时,转而回头检讨英美盟军二战时对德国还有日本的空袭行为。于是轰炸机司令部开始遭受英国舆论铺天盖地的攻击,谴责他们“滥杀平民”,并质疑这些空袭行动的效率是否有被夸大。

在接下来近20年的时间里,轰炸机司令部的老兵被视为“婴儿杀手”(Baby Killers)看待。曾经遭受英美盟军轰炸的“受害者”,也纷纷站出来分享自己躲空袭的经验。

80年代以后,空袭欧洲大陆与击败纳粹德国的连结才逐渐为英国国民接受。包括法国在内等许多曾为兰卡斯特轰炸机空袭的国家,开始从英美盟军协助他们摆脱纳粹占领的角度出发,给轰炸机司令部老兵颁发勋奖章,让他们重新被视为英雄看待。可是在英国本土,他们还是没有得到应有的承认与肯定。

英国之所以迟迟不愿承认轰炸机司令部老兵的贡献,在于其顾虑到了与曾被轰炸过的欧洲国家,尤其是德国的外交关系。尤其是冷战结束后,德国又是欧盟的核心国家,而且还积极参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巴尔干半岛的军事行动,是英美两国极为仰赖的伙伴。

更何况战后的德国,对于犹太大屠杀的罪行又采取了坦率道歉,甚至直接下跪认错的态度,让英国人没有立场对无差别轰炸造成的死伤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一直要等到2012年,大多数的轰炸机司令部老兵去世后,才在绿园出现了这座纪念碑,让他们享有与战斗机司令部英雄们同等的荣誉。

只是纪念碑尚未建设完成,来自全欧洲的抗议声就从四面八方向英国扑来。尤其是德勒斯登市长奥罗茨(Helma Orosz),更曾于2010年9月亲自飞往伦敦表达反对立场。

奥罗茨并不是什么狂热的纳粹份子,与之相反的是她曾经多次率领德勒斯登居民走上街头,反对德国的极右翼势力。她还出席了关于德国空军二战空袭伦敦的特展,向轰炸中死亡的英国平民致意。所以她希望英国方面能从同样的视角出发,考虑德勒斯登死难者的感受。

不过轰炸机司令部老兵的感受实在是被忽略太久了,所以纪念碑的建设还是按计划进行。但是在纪念碑的揭幕仪式上,皇家空军特别安排了一架兰卡斯特轰炸机飞临上空,投下象征和平的罂粟花,吊念二战中死亡的各国军民,抚平了奥罗茨的情绪,成功软化了她的反对立场。

揭秘:遭“转型正义”的英国皇家空军纪念碑

兰卡斯特是英国的二战名机

兰卡斯特是英国的二战名机,并被许多人视为皇家空军战胜纳粹法西斯的武力象征,可因为执行无差别轰炸任务的原因,其形象就远没有单纯保卫不列颠空域的飓风式以及喷火式两款战斗机来得那么完美。

遭左右两派夹攻的纪念碑

来自德勒斯登市长的抗议,确实是得到了抚平,可是反对战略轰炸机司令部纪念碑的声音却始终存在。从2012年6月落成典礼开始,一直到今年的1月21日为止,这座纪念碑遭遇到了四次攻击事件。而攻击纪念碑者,就同时包括了极左翼与极右翼两股相互对立的团体。

发生于2013年5月的一起事件中,轰炸机司令部纪念碑被用白漆喷上了“伊斯兰”(Islam)三个大字。此刻正值大批中东难民涌入欧洲之际,很明显喷漆者是反对这些“新移民”的白人至上新纳粹份子。表面上他们反对的是“玷污”英国人血统的中东难民,可实际上是要为纳粹发动二战的历史翻案。

因为看在这些欧洲新纳粹眼中,希特勒(Adolf Hitler)发动的并不是一场侵略战争,而是要统一整个欧罗巴文明的民族圣战。只有在希特勒的领导下,欧洲人民可以团结一至,抵御犹太资本家与吉普赛人的污染、苏联共产主义的侵略以及美国多元价值观的腐化。

然而邱吉尔领导的英国,不只拒绝了希特勒一统欧洲的“友善邀请”,还回过头来与苏联、美国一起空袭纳粹德国。对欧洲的极右派而言,这简直是对欧罗巴大家庭的出卖。这也是为什么对许多德国人与法国人而言,英国人从来就称不上是“欧洲人”的原因。

实际上以邱吉尔为代表的大多数英国人,还真的不以当欧洲人为满足,毕竟日不落帝国的统治范围涵盖全球五大洲,大英国协的子民更是遍布全世界。如此心态,让英国人始终与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的人民在相处上格格不入,并为后来英国脱离欧盟的结果埋下伏笔。

而对于英国本土的极右派而言,他们认定自己无法得到欧罗巴同胞认同的一大原因,就是二战时皇家空军与美国陆军航空军一起空袭了欧洲大陆的原因。为了洗刷这段“帮着外人杀自己人”的“耻辱”,轰炸机司令部纪念碑显而易见会成为英国极右派的攻击目标。

至于圣母心态泛滥的极左派,则在否定纳粹德国发动侵略战争与种族屠杀的同时,也谴责英美盟军的无差别大轰炸。尤其是针对平民百姓的无差别大轰炸看在他们眼中,更是绝对不可原谅的战争罪行,其程度绝对不下于纳粹对犹太人施行的种族灭绝。

来自伯明罕城市大学(Birmingham City University)的安德鲁斯(Kehinde Andrews)教授,就在电视节目上表示55,573名轰炸机司令部飞行员为了打击纳粹阵亡是一场悲剧,不过他仍反对替他们树立纪念碑。安德鲁斯教授认为这样的纪念碑,不过是在“正当化”由英美盟军发起的恐怖攻击。

安德鲁斯教授认为纳粹的暴行不能合理化英美盟军的无差别空袭,而皇家空军轰炸机司令部的飞行员在他看来,则实际上与“战犯”无异。而与那些反对中东难民的极右翼不一样,安德鲁斯教授本身是非洲裔的英国人,而且专攻的就是黑人历史。

可见即便立场差异极大,来自左右光谱两端的人士仍团结到了一起抗议轰炸机司令部纪念碑。所以到底是哪一方人士在1月22日砸了纪念碑,伦敦警方还无法查个明白。到目前为止,也还没有哪个个人或者团体出面承认自己向这座纪念碑泼油漆。

揭秘:遭“转型正义”的英国皇家空军纪念碑

哈里斯雕像

1992年,皇家空军退伍军人团体不顾来自德国与英国国内的反对,于伦敦西敏寺外的丹麦圣克莱蒙教堂(St Clement Danes),替哈里斯竖立了一座雕像,并由伊莉莎白女王太后(Queen Elizabeth The Queen Mother)亲自出席揭幕仪式。结果现场吸引大批抗议人士,指控哈里斯为“杀人凶手”与“战争罪犯”,吓坏了王太后。直到今天,这座雕像还是处于24小时高度戒备状态,以防止激进人士突击破坏。

其实皇家空军在处理纪念碑的时候,处理的已经非常完美,尤其是让兰卡斯特轰炸机投下罂粟花,已经是在向那些无辜惨死于盟军炸弹下的欧洲受害者致意了。如果没有这样的动作,相信德勒斯登市长对纪念碑的落成还是会采取强烈反对的立场。

轰炸机司令部的飞行员,没有审讯轴心国战犯,没有对他们严刑逼供,称不上“白色恐怖”的执行者。他们应该得到英国人的无条件敬仰,至于导致大量无辜欧洲百姓伤亡的政治责任,就算在邱吉尔头上吧。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