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面部色診客觀化研究概況

面部色診是根據五色對應五臟的配屬關係理論,通過觀察面部的顏色光澤的變化來推斷內臟疾病,從而為我們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依據,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面色診法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內經》中就有詳細記載。如《素問·五臟生成篇》指出:“五色微診,可以目察”。《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指出:“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難經·十三難》說:“五臟有五色,皆見於面”。明確指出通過觀察面部色澤不但可以推斷五臟疾病。同時可以測知臟腑氣血盛衰及確定病邪性質和正面概括如下:

1面部顏色

1.1面色理論研究

丁氏等基於中醫藏象理論,詳細闡釋了藏象學說在中醫色診應用中的的理論基礎,認為“色脈相合”是其根本原理。趙氏等對傷寒論中的色診進行了歸納,認為可以依據“赤”色別表裡,並從陽黃,陰黃,瘀血發黃,火毒發黃等病因學角度詳審“黃”色辨證論治。

王氏等按照中醫色診理論,對辨色質、桕色氣進行論述,提出青、赤、黃、白、黑彰於皮膚之表,氣則是顏色的飽和度、明亮度、深淺度及顯現部位的總括,隱然含於皮膚之裡。姚氏在色診研究中認為察色須分色調、色澤和色位,認識到五色有五運六氣之分,五臟主色有評病生死之別,要善於在動態進退之中對色調、色澤、色位進行綜合分析。

1.2面色形成機理研究

常色 胡氏等測量健康成人面部及不同部位常色的血流容積,認為面部血流容積變化是顏面常色形成及變異的生理基礎之一。可較好反映心血管系統的功能和血液的狀態。袁氏等通過與血流容積同步檢測,提示人體基礎代謝率、紅細胞、尿苦杏仁酸、氧消耗量和兩頰皮膚溫度等的改變是導致“面色一血流容積”變化,形成望診主色、客色的重要因素。

病色 袁氏等對114例心氣虛證、心血虛證,心脈瘀阻證面部血管容積圖檢測,同步觀測中醫面色、心功能、血液流變學、舌尖微循環,研究發現不同證型病人面部血管容積變化與心血管功能、局部微循環、紅細胞比積均密切相關。心病3個證型的面色、面部血管容積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證的病理生理改變。

1.3面色應用研究

劉氏等人用奧林巴斯數碼相機對慢性乙肝患者及健康入的舌質、舌苔、舌下絡脈、面部和手掌進行拍照,在”中醫舌診專家系統”中檢測其RGB值。發現慢性乙肝和亞健康狀態在色診方面存在明顯區別,可以對慢性乙肝各證型進行鑑別診斷。王氏一1等在傳統中醫研究基礎上融入光學、色度、數碼攝像及現代信息技術自行研製專用中醫面色採集裝置,對採集環境、光源、數碼攝像等進行了論述,對面診客觀化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2面部溫度

2.1面溫與面色研究

吳氏選用紅外熱像儀對700名學齡期健康兒童進行了面部 紅外熱像檢測,觀測面部和舌體各部位的平均溫度及各部位問的 溫度差,結果顯示正常學齡期兒童在男女性別之間面部溫度均值比較無顯著差異,健康面色以淡黃淡白透淡紅為主,色澤潤澤,額部色澤偏黃。陳氏…1通過對914名健康人進行了面部紅外線輻射量的觀測,發現面部各臟腑反映區溫度存在一定差別。

2.2面溫與證研究

王氏使用紅外熱像儀取46例健康青年紅外面圖,通過數理分析,發現面溫與陽氣呈正桕關的多種現象。依據巾醫學理論提出.不符合正常值範圍者為病態,高於上限者可考慮為實熱陽證,低於下限者可考慮為虛寒陰證。張世亮等檢測31例中醫辨證屬於陽亢型或陽虛型的高血壓病患者面部溫度,結果陽亢型患者的面部平均溫度明顯高於陽虛型,前者小冷斑的出現率高於後者,冠狀大冷斑的出現率低於後者。

2.3面溫與疾病研究

高氏等應用ATIR M30lB醫用遠紅外熱像儀分別檢測同一面癱患者左、右面頰,內眥、眶上及額等鍘溫區,結果顯示正常組面頰,內眥、眶上及額部溫度無明顯差異,急性周圍性面癱患者患側面頰、內眥、眶上及額等測溫區溫度明顯高於健側,慢性周圍性面癱患者忠側面頰、內眥、眶上及額等測溫區的溫度顯示低於健側。不同患者各鍘溫區的溫度呈現不同的差異.

3面部色澤

面部色澤包含顏色及光澤,健康成人面部色澤的形成,現代醫學認為,主要由表皮顏色、皮下脂肪顏色及皮下血管的顏色等多種因素融合而成。祖國醫學則認為與人體氣血榮枯關係密切。

3.1常人色澤與季節年齡變化

蔡氏利用色差計對102名正常人四季面色變化進行了定量觀察,發現正常人的面色在春天稍青,在夏天紅潤而有光澤,在秋天呈黃而少澤之象,在冬天稍灰之象,證明了祖國醫學關於面部色澤隨四季有一定變化的理論。另外,測長沙地區327名健康成人左右顴部、額部3個部位的L(光澤度),a(紅光),b(黃光)值,結果表明女性L,a值普遍高於男性,且男女都有隨年齡增加而減小的趨勢lb值男性高於女性,且b值男女都有隨年齡增加而增加的趨勢,提示隨年齡增長,面部的光澤和紅色均減少。

3.2病理五色光澤研究

蔡氏應用日本產的攜帶式色差計對中醫望診所見的病理五色進行了量化、數據化研究。結果發現,光澤情況由高到低為:淡白、紅赤、萎黃、青紫、暗黑。紅光情況由高到低依次為:紅赤、暗黑、青紫、淡白、萎黃。黃光情況由高糾低依次為:萎黃、暗黑、淡白、青紫、紅赤。

3.3臨床研究

3.3.1五臟疾病色澤研究

胡氏l例測定五臟病患者面部色澤,與正常組比較,五臟病面色均偏晦暗,以肝病組最暗黑,心病組最偏紅,脾病組面黃少華,腎病組面色蒼白而黃,肺病組則面色稍紅。田氏測定正常人和脾病不同證型的波長反射率,明度、彩度,結論顯示:正常人的明堂色為紅黃色比例適中。脾病3個證型以黃光為主。脾病實證以及儀氣虛時。其色澤明度與正常人基本相同,出現氣血兩虧時,其明度會出現明顯的變化。健康人面部彩度與病理時面部彩度相比要強,當發生病理變化,尤其是氣虛證時,其面色彩度降低明顯。

3.3.2具體疾病色澤研究

發熱病人面色色澤定量實驗研究張氏120l對比測定120例健康入與110例發熱病人的面色,發現發熱病人X值(紅源色)比健康人大,Y值(明度)比健康人小,提示發熱病人的面部明度下降,健康人面部不同點所測數據有差異。黃痘病人面部色澤定量實驗研究艾氏測量80例黃疸病人,同時對治療前後面部色澤的變化與黃疸指數作了對比分析,結果顯示正常人是澤度(L)值高,紅光(a)與黃光(b)比例適中。陽黃證病人是澤度較高,黃光最高。陰黃證病人是澤度最低,黃光與紅光都較高,陽黃證與陰黃證之色差是4.15,屬於明顯差別,證實了由於陽黃證與陰黃證病機不一致導致了皮膚色澤的差異。慢性肝炎患者面色測定蔡氏等對90例慢性肝炎患者進行了測定,結果肝氣鬱滯病人面色L值最低,因而呈青紫晦暗無光之色l肝鬱脾虛病人面色b值最高,色澤度欠佳,即萎黃之色,肝陰虧損者a值最高,色澤度適中,顯潮紅之色。肺結核病患者面色測定蔡氏對131例肺結核病人進行測試,發現氣虛證組澤度高,紅光低,黃光正常,血虛證組是黃光 高,紅光和澤度均低,陰虛證紐紅光明顯升高,黃光正常,澤度比較低,。陽虛證組是澤度最低而且帶灰色,紅光與黃光正常,與肉眼觀察基本一致。血液病氣血虛證面色定量蔡氏m}血液病患者中氣虛證組面部澤度高,紅光低,黃光正常;虛證組澤度低,紅光低,黃光高,這些結果與臨床肉眼判斷結果基本一致。

4其他

鄭氏等近年來致力於研究一種光纖探頭式光譜分析和顏色測試系統,依據色度學和光譜分析原理,結合醫生臨床經驗,建立皮膚病變自動分析系統,取得了可喜成果。陳氏等提出一種皮膚檢測方法,該方法在傳統的使用顏色對象索進行過濾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入了紋理特徵對皮膚區域進行過濾,在取得較高皮膚識別率的同時有效地降低背景錯分率。蔡氏對肺癌、哮喘、慢支、肺氣腫、肺心病患者的面色及面部蟹爪紋進行觀察發現蟹爪紋有隨臨床分期加重而加劇,且其陽性率和程度與氣道阻塞的程度及肺循環障礙的病理改變成正比。KukiW Miyamoto等人開發了一種數字圖象分析系統對面部色素沉著點進行檢測,結果證實該系統很敏感,對探測色素沉著點,提供臨床所需的可重複性數據。陸萍,林坤輝等利用神經網絡對中醫面診證素辨證進行研究,得到關於證素辨證的面診神經網絡結構。在MATLAB上設計出神經網絡結構,對64例病例進行辨證並對其結果進行分析。

5問題與展望

自上世紀50年代初以來,色度學、紅外成像技術、數碼技術、現代信息技術在中醫學的應用為中醫面診提供了一些客觀定量的數據,對面部色診進行了闡釋論證,並在面部顏色、面溫、光澤等面部色診方面做了許多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中醫診斷長期以來靠經驗集積,面部色澤複雜多變,而且人體的個體差異性也較大,缺乏精確的定量標準,給研究帶來一定難度,需要對面部色診進行更規範化,客觀化的研究$目前所使用的色診儀器多是直接將別的學科或西醫學的檢測儀器拿來使用,實踐發現,這些儀器所測數據並不能反映中醫色診的全部信息,因而研究結論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尚不可知。需要專門研究專業的儀器進行面診研克望診必須在保持中醫特色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多學科交叉,多指標的新技術,將各邊緣學科更好的結合起來。重視色診的動態研究,調整思路,在繼承中有新的發展,是色診客觀化研究取得突破的關鍵。(上海中醫藥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