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职业化”发展不宜盲目东施效颦

中国足球“职业化”发展不宜盲目东施效颦

近日,对中国足协抽调一批青年足球运动员组织集训的计划,引发了一定的争议,甚至有言称此举为“职业化”发展的一种倒退。

那么对于包括足球、篮球等竞技体育项目的数十载的“职业化”发展,到底应如何看待呢?

竞技体育项目取得成绩的根源

对于男子足球与篮球等备受关注的竞技体育项目所经历二十余年的“职业化”进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简单效仿欧美各国足球联赛与全美篮球联赛的过程。

但我们首先要理解,随着训练环境、训练设施、技战术运用,包括运动员身心健康、营养搭配等各层面信息基本完全公开、透明化的今天。使得欧美足球与全美篮球于世界高人一筹的原因,并非缺乏约束的走训制度,亦不是当今各联赛对运动员的高曝光度与过多商业包装。

实际上真正确保愈发趋于高强度对抗的运动项目取得成绩的核心因素,主要取决于运动员先天身体素质的基本保障。特别是在高速奔跑、高强度对抗下运动员体能储备、核心力量、爆发力、平衡能力、协调性、柔韧性等综合因素所决定对身体的运用方面,如今国人的综合身体素质与欧美运动员依然相去甚远,身体的各方面能力也很难达到相互兼容。过度注重身体力量训练往往导致缺乏体能保障与必要的灵活性,而过度注重不惜体力奔跑的速度与体能储备又往往导致身体对抗能力的严重不足。

当然从清、民两代所保留影像资料与当时各国横向对比就能直观的发现,百余年频繁动荡的社会环境使得国人身体素质所积累的差异并非一朝一夕能迅速弥补,所以在一些身体对抗强度愈发激烈的运动项目中,国人短时间难以获得优异成绩本身也是身体条件约束下无可厚非的。当然此前确实存在人员选拔与培养机制的缺失,但并不能一味将其全部归咎与国内联赛的非职业化。

而那些国外联赛中场外生活极其放纵的、或来自非洲地区缺乏扎实基本功的运动员真的比我们对技战术的理解更深刻吗?实际上反观国内联赛尚未“职业化”发展前的足篮球等体育项目,当时运动员所展示出的意志品质、拼搏精神、技战术作风,包括取得的成绩并不亚于“职业化”发展二十余年的今天,甚至尤有过之。但与成绩优异的国家相比,这一代运动员所面临的差异依然来自身体素质的局限。

而时至今日,无论是足球、篮球各项目的管理层,在国内运动员身体素质不能于极短时间内得到根本性突破的前提下,一味效仿、学习各国联赛的所谓“职业化”模式,学习各国对运动员大量的商业包装,实际上都只是一种隔靴搔痒。

中国足球“职业化”发展不宜盲目东施效颦

对竞技体育的态度

所谓竞技体育,无非社会逐渐明细分工发展下,对身体素质、身体特长、身体极限的展示与比并。通俗说其根本上只是茶余饭后人们的一种消遣方式。

身体条件的差异虽然导致华人、包括整体东南亚地区运动员对于高强度对抗类项目成绩的缺失,但故谚有云: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在注重身体协调性、灵活性的小球、体操、跳水、包括棋牌类项目中国人亦可于世界舞台技压群雄。

但国人所谓“百年积弱”的历史观念以及经济建设起步的落后,所导致于全球环境中打下的“追赶者”烙印,都使我们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这种心理导致国人往往无论大小、事无巨细的于各个领域急于证明自己、急于摆脱外人的“歧议”,害怕被别人小觑。

实际上当今的时代,正视自身优劣、对竞技体育这种消遣、比并形式保持良好心态并不会一味受到外人小觑,但国内对于足篮球等备受国际瞩目、自身身体素质又难以驾驭的竞技项目,一味追求以自身弱势去挑战别人长处,过于拔苗助长、苛求成绩。导致国内联赛以频繁招揽走向职业生涯末期的“天价”外援、外教等不合理手段急于求成。而这种过于骄纵与心态失衡则反而导致了享受“天价”待遇与球队高人一等待遇的外援缺乏约束、频繁违约,甚至对联赛、球队抨击言论不绝于耳,也自然导致害怕被人小觑的结果适得其反。

当然随着生活质量、营养水平以及当下全民锻炼风潮的来临。如今黄种人已经在田径类项目中具备了对世界一流的冲击和挑战。同样随着运动员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足篮球等项目的成绩亦自然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取得相应的进步。

而管理层针对国内联赛中急功近利下暴露出的种种问题自然虚对症下药、及时根治,不宜于不同基础上一味东施效颦、邯郸学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