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六年:600余字 深刻改变中国

「聚焦」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六年:600余字 深刻改变中国

「聚焦」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六年:600余字 深刻改变中国
「聚焦」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六年:600余字 深刻改变中国

“金色名片”永不褪色

——写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六周年之际

600余字,六周年。很少有如此短小精悍的规定,能如此深刻地改变中国。

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全面从严治党由此破题,涤荡痼疾、扫除积弊,作风建设成为党的建设的“金色名片”。

党的十九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重整行装再出发,不改初衷、践行承诺,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将作风建设引向深入,把“金色名片”越擦越亮。

一以贯之:作风建设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

2017年10月27日,党的十九大闭幕第三天,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研究部署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审议通过了一份重要文件——《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

同样是新一届中央政治局的首次会议,同样研究了作风建设的内容并进一步深化细化,这样的安排绝非巧合。

进入新时代,展现新风貌。

“我们将继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全党的强大正能量在全社会凝聚起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磅礴力量。”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如是说。

党的十九大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和作风建设的卓著成效,并将作风建设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作出清醒的判断,提出更高的要求——

“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

不忘初心,这是作风建设的原动力。

党的十九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宣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他号召全党“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以上率下,这是作风建设的切入点。

2017年12月25日至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首次民主生活会,中央政治局同志重点对照《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进行自我检查、党性分析,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作风建设再次从中央领导层做起,为全党作出表率。

作风建设,关键在抓住“关键少数”。

2018年1月5日,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出作风过硬等“五个过硬”的要求,告诫领导干部要把践行“三严三实”贯穿于全部工作生活中,养成一种习惯、化为一种境界。

作风建设,贵在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2018年1月11日,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

党的十九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明确的态度、坚定的意志和扎实的行动,再次向全党释放出抓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推进作风建设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的强烈信号。

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央纪委将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作为2018年的重点工作,明确把监督检查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执行情况作为纪检监察机关的重点任务和经常性工作,力度不减、尺度不松。

今年以来,截至10月31日,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48456起,处理68509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8589人,包括1名省部级干部、584名地厅级干部。

聚焦重点: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顽疾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华社一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作出指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摆摆表现,找找差距,抓住主要矛盾,特别要针对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拿出过硬措施,扎扎实实地改。

既紧紧抓住老问题,又重点关注新表现。党的十九大后,作风建设在更加注重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中走向深入。

近期,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意见》,强调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正风肃纪、反对“四风”的首要任务、长期任务,明确了重点整治4个方面12类突出问题。

甘肃省财政厅农业二处原处长金中等人作风慵懒,只当“二传手”,致使4000万元中央财政下达的专项扶贫资金在省级财政滞留长达146天;湖北黄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原负责人谌宏等人擅自作出每天限号50个的决定,甚至出现“哪怕闲着,没有号,也不受理登记”的情况;辽宁大连市发改委原党组书记、主任顾强面对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在市领导十几次批示提出要求后,仍没有及时积极采取措施,取而代之的是反复请示报告……

11月28日,中央纪委公开曝光6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引起广泛关注,也为一些不担当、不作为的党员干部再次敲响警钟。

今年以来,广东、浙江、福建、重庆、山东、吉林、海南、广西等省份都纷纷对外曝光当地查处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形成了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宣战的高压态势。

“不能一味要求基层填表格报材料”“不能简单以留痕多少评判工作好坏”“不能工作刚安排就督查检查”“对县乡村和厂矿企业学校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要减少50%以上”……

集中整治各类督查、检查、调研、评比等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0月9日,一份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让许多基层干部拍手称赞。

党中央工作的重心在哪,人民群众关心的痛点在哪,抓作风建设的焦点就在哪。

从聚焦基层民生,畅通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监督曝光渠道,到聚焦脱贫攻坚,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3年专项治理,再到聚焦生态环保,曝光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典型问题……

党的十九大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打赢“三大攻坚战”、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等领域,把整治“四风”顽疾,与正在开展的各类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作风建设呈现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鲜明特点。

久久为功:

巩固“不敢”强化“不能”促进“不想”

在节日期间、生日当天,收受管理服务对象微信红包、微信转账16次,共计8500元;给管理服务对象发送20元以内的小红包,换来回赠的200元大红包……2018年5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曝光了浙江嘉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嘉兴港区分局副局长王红良违规收受礼金问题。

一个个“变异”的微信红包,实则改头换面的“四风”新变种。高压之下,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行为出现了由线下转到线上、由面上转入地下、由公开转入隐蔽的新动向。

“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容易隐形变异、反弹回潮。

仅今年上半年,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上,已有745起典型“四风”问题被公开通报曝光。

一些“老问题”树倒根存。以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为例,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大办婚丧喜庆、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问题依然多发,这四类“老问题”占比超过70%,“吃喝玩乐”惯性仍需狠刹。

一些“新动向”尤须警惕。海南一国有企业与两家餐饮企业签订“试菜费”协议,作为领导员工加班聚餐、生日宴请、个人招待的定点场所;天津一中学总务主任将总务处办公室与隔壁值班室之间的墙体打通,形成内、外套间;福州一涉黑“村官”租下一家茶楼二层作为会所,专门宴请党员干部……

深挖细查,扭住不放,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推进。

每逢年节假期、重要会议等时间节点,中央纪委都通过集中通报曝光、开设监督举报专区等形式,持续对纠“四风”打招呼、发信号、提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遴选典型问题,点名道姓、抽丝剥茧,持续释放正风肃纪的强烈信号,强化“不敢”的震慑。

创新体制机制,改进方式方法,让监督更加高效精准。

福建省建立纠治“四风”“1+X”工作机制,发挥工商、税务、审计等部门在问题线索发现和联合排查方面的监督合力;广州市探索“四风云治理”机制,定期收集协作单位数据形成“四风”问题数据库,运用大数据思维发现问题线索。

追根溯源,旗帜鲜明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

辽宁从3月至8月,在全省开展“特权车”问题专项整治,辽A09号牌全部收回;江苏9月1日起全面停止全省公务用车专用号牌号段;海关总署督促各部门单位对为领导干部免费升舱等问题进行自查清理……结合巡视巡察,各地各部门对特权现象“穷追猛打”,对特权思想“刮骨疗毒”。

2018年3月,监察法施行和国家监委成立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作风状况的监督,将改革形成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8月,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变相公款旅游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问题细化完善了相关规定,并增加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处分规定。

咬定青山不放松,留得清气满乾坤。

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时刻保持一份清醒冷静,始终保持一份坚韧执着,不断强化不敢的震慑、扎牢不能的笼子、增强不想的自觉,才能让“金色名片”永不褪色、永不蒙尘。

「聚焦」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六年:600余字 深刻改变中国「聚焦」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六年:600余字 深刻改变中国

六年来,山东锲而不舍狠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

持续擦亮作风建设亮丽名片

「聚焦」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六年:600余字 深刻改变中国

2018年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第六个年头,山东各级党委(党组)和纪检监察机关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对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认真履行作风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坚持不懈把纠正“四风”工作向纵深推进、向基层延伸,持续擦亮作风建设亮丽名片。

新时代新征程,作风建设再出发

“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出真招、办实事、求实效,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纠正“四风”、转变作风作出重要论述和指示。2017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重要批示的通知后,省委常委会组织专题学习,深刻领会精神实质。

省委领导同志坚持以上率下,及时制定《中共山东省委常委会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施办法》,带头转变作风。今年7月5日至8日,山东省党政代表团赴苏浙粤三省学习,代表团成员深入调研,认真记录,亲自撰写学习报告,归来后接续召开为期两天的学习交流会,采他山之石,解决我省实际问题,在全省上下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省委办公厅牵头组织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地督查,检查情况向省委常委会专题汇报,并向全省通报。

在省委带动下,全省各级党组织认真履行作风建设主体责任,党风政风持续向上向好。滨州市委书记分别与各县区委书记、市直部门单位党组(党委)书记签订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全市1500余名市管干部签订改进作风承诺书。临沂市委把作风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开展为期两个月纪律作风集中整顿活动,研究出台纪律作风常态化长效化建设的意见。

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扎实履行监督责任。省纪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作出全面部署。省纪委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省纪委常委同厅局级党政正职廉政谈话的重要内容,每季度将查处问题情况通报各市市委书记和纪委书记,层层传导压力和责任。结合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在全省部署开展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违规发放津补贴、公款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专项治理,督促有关部门制定完善制度,从源头上防止问题发生。

出实招动真格,作风建设成绩斐然

2018年9月21日,省纪委通报了德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兼市总工会主席周玉刚等人顶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省纪委给予周玉刚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其他30名涉案人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别被严肃处理。

这是省纪委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进行专题通报的一个缩影,仅中秋国庆“两节”之前的一个月内,省纪委就分4批通报曝光5起违规公款吃喝、5起违规发放津贴补贴、5起违规配备使用公车、5起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典型问题,在社会上形成强烈反响,释放了执纪必严、违纪必究的强烈信号。

“我们始终立足日常监督,紧盯重要节点,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作为监督检查和巡视巡察的重要内容,对规避组织监督,不收敛不知止、顶风违纪的一律从严查处,典型案例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决不姑息、决不纵容,不断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省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四级调研员许朋江说。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从群众反映强烈的违规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大办婚丧喜庆事宜、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具体问题抓起,逢节必令、违纪必查、查必曝光。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大线索排查力度,强化随机抽查、突击检查等察访工作,确保监督全天候、无死角。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全省各级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4143起,处理32457人,党纪政务处分16449人;省纪委分36批通报曝光典型问题220起,涉及厅级干部83名,县处级干部107名。

“今年以来,我们在严肃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同时,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作为正风肃纪、反对‘四风’的重要内容,以3月20日开始的重点领域整治专项行动为契机,细化为不作为、假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四种具体问题,打响了以监督执纪问责遏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攻坚战。”省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庄斌介绍。

在重点领域整治专项行动中,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及时畅通举报渠道,拓宽线索来源,上下结合、内外联动,打造不良作风全天候监督网;注重围绕重点领域,突出典型问题,坚持做到“三个结合”,即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与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与环保督察、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专项检查或督察结合起来,与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结合起来,及时发现和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线索。烟台市开展作风大改进察访工作,组成6个察访组,开展4轮集中察访,发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241起,并选取典型案例制成专题片,发挥警示教育作用,推动干部担当作为。

今年以来,全省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4074起,党纪政务处分3250人;分334批通报曝光典型问题844起,涉及1300人次,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坚强纪律和作风保证。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

2018年4月,烟台市福山区水利局办公室主任王海洋在没有工作需要的情况下,私自使用单位加油卡为本人私家车加油59.72升、金额406.69元,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在严肃查处、高频曝光的高压态势下,明目张胆顶风违纪的少了,但打“擦边球”、穿“隐身衣”规避监督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将公款吃喝转移到单位食堂、乡村农家乐,或以个人请客为名行公款吃喝之实,有的违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安排的宴请、旅游活动;有的特权思想严重,高压态势下仍变换手法违规用车,公车改头换面挂上了私家车牌照,或用公款给私家车加油,慷公家之慨、成一己之私,等等。“这充分说明,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巩固纠正‘四风’成果的任务仍然艰巨。”省纪委常委、省监委委员、省委巡视办主任孟祥吉说。

为此,我省在持续强化“四风”问题监督执纪问责的同时,始终坚持解决问题与完善制度相结合,既及时把实践中探索积累的有效做法和管用措施上升为制度,更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贯彻执行,防止“破窗效应”,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另外,为激发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我省制定出台了《关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实施容错纠错的办法(试行)》,既支持、鼓励、保护敢于担当者,又及时为受到错告诬告的党员干部澄清是非,点名道姓通报曝光不担当不作为典型问题。

今年9月,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意见》,省委进行转发,要求全省各级党委(党组)认真履行主体责任,迅速开展集中整治工作。省纪委印发《关于认真履行纪检监察职责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通知》,以中央纪委办公厅工作意见中的4个方面12类突出问题为重点,重新设计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指标体系,建立数据月报制度,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统计纳入党风政风监督工作统计系统。同时,把发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作为巡视巡察、派驻监督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形成监督合力。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孟祥吉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将进一步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站位,持续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特别是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影响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的,从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高度,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一刻不停歇地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

郯城党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