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紅樓夢》判詞分析“命”的含義

由《紅樓夢》判詞分析“命”的含義

《紅樓夢》中除了繁多的人物以及錯綜複雜的關係之外,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作者對十二釵判詞和夢曲了,摘取林黛玉和王熙鳳的對比一看:

林黛玉:【判詞】釵黛合一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

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曲】枉凝眉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

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

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

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

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

怎經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王熙鳳:【判詞】

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

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曲】聰明累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後性空靈。

家富人寧,終有個家亡人散各奔騰。

枉費了,意懸懸半世心;

好一似,盪悠悠三更夢。

忽喇喇似大廈傾,

昏慘慘似燈將盡。

呀!一場歡喜忽悲辛。

嘆人世,終難定!

……

透過這詞和曲,書中各位的命運走向已經清晰明瞭了。

由《紅樓夢》判詞分析“命”的含義

曹雪芹把林黛玉設定為仙界一棵仙草,為報恩下世歷劫的。因為有這一層前提條件的設定,林黛玉貫穿始終的嬌滴滴淚汪汪形象好像有了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且拋開輪迴轉世的界限,以凡人的身份去分析,就會發現林黛玉之所以落得一個香消玉殞的結果,與其個人的敏感多疑玻璃心還是有很大關係的。

而賈府大管家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 王熙鳳則是個八面玲瓏,精明能幹的厲害人物,能把當時正外強中乾、醉生夢死的賈府上下搭理的井然有序不得不佩服她的管理能力。可她辛勞一生盤算一生最終不僅卻失了人心失了口碑,而且連帶自己的性命也搭進去了,唯一的女兒要不是幸得劉姥姥搭救也難逃苦海。

如果說林黛玉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盡心”的悲春傷秋,那麼王熙鳳就是“翻手為雲覆為雨,紛紛輕薄何須數”的刁鑽狠辣。

因為他們兩個成長的軌跡不同,看待事物的思考方式不同;身處的環境不同,採取的對應方式也不同,這就造就了兩人不同的命。

由《紅樓夢》判詞分析“命”的含義

那麼此處的“命”到底是什麼?

今天看楊小米《行動變現》第一章得到了答案——命就是一個人思考問題和做事情的方式。

林黛玉無論是在林家還是在賈府,都屬於書香門第的小姐,整日與書香為伴、墨寶為友,茶米油鹽這些生活瑣事自有他人打理,無需她勞神費心。所以她更多隨性而為,喜歡或者不喜歡都表露得那麼明顯;而王熙鳳不同,她雖然是豪門千金,但是她的家庭決定了她從小就以“當家嫡母”的身份進行栽培,家中賬目的管理、府院人員的安排、長輩妯娌的關係、迎來往來的人情……偌大的賈府上上下下搭理都要她做決定,這勢必要求她做事情斟酌利弊、狠辣果斷。

一個人到成年的時候,他的思維方式基本定型。除非經歷重大事件,突然大徹大悟,否則大多不會有本質的變更。

從小養成單線的思考問題方法,那麼遇到問題尋找的方法就是直來直去的簡單明瞭,俗稱“小白”;如果養成發散思維,那麼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會有ABC多個方案備選,俗稱“老鳥”……思維方式決定行動表現。

單線思維決定行動乾脆利落,直奔主題;發散思維決定行動周密詳實,收穫遠超預期。

由《紅樓夢》判詞分析“命”的含義

吳軍曾在《大富靠命,小富靠運》中說到“要想命好,首先要意識到命的重要性。要信命,要認命。這個信命,就是知道自己有所不能。認命就是不逾越命給自己劃定的底線”

這世上沒有任何一個人無所不能,這就是命。眼睛看不到的人耳朵必定靈敏,沒有完美的人。對自己有了清晰認識後,就坦然接受自身的缺點和不足,在面對失敗時候可以理智正面去對待,不至於出現鑽牛角尖情況。

認命看上去好像很消極的詞,似乎並不鼓勵人們積極進取。其實它不過就是解釋了現實,讓當中的人做事情過程中提前有心理建設,不因最終結果達不到預期而崩潰。就像你不能要求一條魚去爬樹一樣。

思維方式決定了行為模式。所以說命就是一個人思考方法和實施行動的最終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