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音”助力《铸剑》,一个现场听古琴的机会来了!

中国“八音”助力《铸剑》,一个现场听古琴的机会来了!

2017年12月10日,由北京驱动传媒有限公司和上海戏剧学院联合制作出品,波兰中生代导演格热戈日·亚日那导演的话剧《铸剑》(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于上海戏剧学院实验剧场世界首演。天津音乐学院古琴硕士三年级邱桐同学担任本剧的古琴现场配乐

中国“八音”助力《铸剑》,一个现场听古琴的机会来了!

在《铸剑》序幕中,现场所有演员穿着红色的紧身衣将面孔完全盖住,除了发型几乎没有办法把他们区分开。由于光线较暗,演员实则在几乎看不见的情况下表演,只能通过反复排练记住身体的动作。琴师也不例外,在这样的条件下演奏可以说是难度很高了。

中国“八音”助力《铸剑》,一个现场听古琴的机会来了!

早在今年5月,导演就携部分制作团队的成员到访天津大剧院古琴传习室,与李凤云老师、王建欣老师进行关于中国传统音乐内容的交流,并近距离聆听最纯粹的中国音乐,这让亚日那导演及其团队很受震撼和感动,并直接给予了他们关于此次话剧音乐的创作灵感。

中国“八音”助力《铸剑》,一个现场听古琴的机会来了!

王建欣老师向亚日那介绍演示

中国传统八音中的土类乐器:埙。

中国“八音”助力《铸剑》,一个现场听古琴的机会来了!

李凤云老师向亚日那介绍展示

中国传统八音中的丝类乐器:琴

中国“八音”助力《铸剑》,一个现场听古琴的机会来了!

导演

可能在思考…

中国“八音”助力《铸剑》,一个现场听古琴的机会来了!

听音乐的

长腿叔叔们

中国最古老传统的音乐文化,所奏出的声音也仿佛可以穿越时空,对话远古,连接未来,向他们传递现代的情感……

中国“八音”助力《铸剑》,一个现场听古琴的机会来了!

担当《铸剑》原创作曲彼得·库瑞克(Piotr Kurek)在剧中很多重要段落使用了古琴,比如三头混战之前头颅所唱的歌。年初他还曾为田戈兵执导的中德合作制作戏剧作品《500米:卡夫卡、长城,不真实世界图像及日常生活中的英雄主义》配乐。

中国“八音”助力《铸剑》,一个现场听古琴的机会来了!

彼得·库瑞克

这位来自华沙的音乐家出过众多专辑,而且以使用了不同的别名著称。此外他还是华沙听众众多的一档交通广播的音乐DJ。

中国“八音”助力《铸剑》,一个现场听古琴的机会来了!

中国“八音”助力《铸剑》,一个现场听古琴的机会来了!

中国“八音”助力《铸剑》,一个现场听古琴的机会来了!

中国“八音”助力《铸剑》,一个现场听古琴的机会来了!

关于故事

《铸剑》是鲁迅历史小说的代表,根据干宝的《搜神记》中的《三王墓》改写,原载1927年4月25、5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二卷第8、9两期,题作《眉间尺》,副题是《新编的故事之一》。1936年1月,收入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的《故事新编》。

“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而成。剑有雄雌,天下名器也,乃以雌剑献君,藏其雄者。谓其妻曰:‘吾藏剑在南山之阴,北山之阳;松生石上,剑在其中矣。君若觉,杀我;尔生男,以告之。’及至君觉,杀干将。妻后生男,名赤鼻,告之。赤鼻斫南山之松,不得剑;忽于屋柱中得之。楚王梦一人,眉广三寸,辞欲报仇。购求甚急,乃逃朱兴山中。遇客,欲为之报;乃刎首,将以奉楚王。客令镬煮之,头三日三夜跳不烂。王往观之,客以雄剑倚拟王,王头堕镬中;客又自刎。三头悉烂,不可分别,分葬之,名曰三王冢。”

——《列异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