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懶皇帝,30年不上朝,面對日本挑釁只說7字,霸氣側漏!

很多朋友都因為《明朝那些事兒》喜歡明朝這個朝代,它的歷史更是因為這本書的廣泛流傳而為人熟知。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的事蹟更是為大家所津津樂道。他把權力從少數民族手裡奪回到漢族手中。他的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子死社稷的行為準則更是大大彰顯出了我中華男兒的錚錚骨氣。

誠然做為一個白手起家、布衣出身的皇帝他也有很多毛病和缺點,但是他也依然稱得上偉大這兩個字。很多人都知道明朝的皇帝個個是奇葩,但是這些奇葩的皇帝裡有一位,骨子裡還繼承了他先祖朱元璋的血性。這個皇帝30年不上朝,面對日本的挑釁說了七個字,震撼很多國人。

明朝的滅亡對於漢族人來說,真的是件憾事。這意味著,權力又再一次更迭到了少數民族手中。明朝的君主並不是沒有做過抵抗,在他滅亡的前30年中一直戰事不斷。可以說正是在這一系列的戰事中,國庫不斷虧空,國力損耗較大才給了努爾哈赤可乘之機。戰爭一直都是勞民傷財的事。在這一系列戰爭中,萬曆抗倭援朝是一場較為關鍵的戰役。上文所提到的那個30年不上朝,面對日本的挑釁說了震撼國人的七個字的皇帝就是明神宗。他的年號是萬曆,在他的在位年間發生了很多事情。

有本小說叫做《萬曆15年》就是以此為背景的,寫得還很精彩值得一看。言歸正傳,首先說說明神宗他30年不上朝的事情。這個是因為他特別不樂意朝政被他的母親和老師張居正掌控,所以乾脆30年沒有上朝。但這並不是意味著他不問世事、不理朝政。儘管他沒有親自上朝,但是國家裡裡外外所發生的事情也都還是在他一手掌控之中的。

在1592年,也就是明神宗在任期間,日本向朝鮮發起了戰爭。朝鮮這種小國家當然打不過日本,那怎麼辦呢?朝鮮作為我國藩屬國的歷史悠久。於是跑過來向我國求援了。明朝的很多大臣在收到朝鮮的請求救援的信號之後都認為沒有必要去摻一手,覺得朝鮮的死活和我們並沒有多大的關係。

對於他們這種目光短淺的觀點,明神宗並沒有理會。而是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出兵救援。在現在的我們看來是很明智的決策。因為唇亡齒寒的道理,在建國之初的抗美援朝戰爭也是出於此考慮。在明朝選擇了出兵之後,自然是把日本人從哪回來打回哪去了。最後取得勝利之後,明神宗說了七個字,“跳梁者雖強必戮”。此話當真是威武霸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