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人为了晴雯,居然向宝玉下跪求情,她为什么这样好心?

很多《红楼梦》的读者,尤其晴雯粉,都认为晴雯的死,虽然是王夫人造成的,但是袭人至少也要担上一半的责任。袭人就是晴雯的仇敌,二人誓不两立。

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袭人与晴雯,关系很好,甚至可以说是情同姐妹。袭人从来没有想要害过晴雯,更没有暗中告密,将晴雯赶出去。

袭人为了晴雯,居然向宝玉下跪求情,她为什么这样好心?

很多人有这种错误的想法,关键就是因为你没有仔细读原文品味,却去看了红学家的文章,被他们误导了。晴雯与袭人,是好姐妹好同事,有着很深的同事姐妹之情,比普通的同事同学关系,好百倍以上。比你和你同事同学的关系,好上百倍不止。我怎么这么啰嗦呢?

现在,我们可以假设,你从来没读过红楼梦,假设你不知道晴雯和袭人是谁,假设你一点不知道红楼梦的任何人物和情节,你把自己的头脑观点全部抛弃,你假设你根本没有一点关于袭人晴雯的观点。然后,我们来看这段“袭人下跪哀求宝玉不要赶走晴雯”的文字,你心里会作何感想呢?我们先看看原文:

晴雯哭道:“我多早晚闹着要去了?饶生了气,还拿话压派我。只管去回,我一头碰死了也不出这门儿。”宝玉道:“这也奇了。你又不去,你又闹些什么?我经不起这吵,不如去了倒干净。”说着一定要去回。袭人见拦不住,只得跪下了。碧痕、秋纹、麝月等众丫鬟见吵闹,都鸦雀无闻的在外头听消息,这会子听见袭人跪下央求,便一齐进来都跪下了。

袭人为了晴雯,居然向宝玉下跪求情,她为什么这样好心?

宝玉忙把袭人扶起来,叹了一声,在床上坐下,叫众人起去,向袭人道:“叫我怎么样才好!这个心使碎了也没人知道。”说着不觉滴下泪来。袭人见宝玉流下泪来,自己也就哭了。晴雯在旁哭着,方欲说话,只见林黛玉进来,便出去了。

你现在假设你刚读了这段文字,你刚刚看到晴雯、袭人、宝玉这几个名字。你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就是宝玉要撵晴雯走,袭人劝不住而跪下,然后麝月碧痕等等也跪了……然后宝玉袭人伤心而哭,然后黛玉进来,晴雯离去。也就是说:袭人为晴雯也为宝玉而跪,包括麝月等等。

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袭人晴雯作为同事姐妹,关系很亲密,晴雯不舍得离开怡红院,袭人也不忍晴雯离去(包括麝月等等)。其实,任何一个人,都会得出这种结论,小编不相信,你读不出来这种结论。

在这里,袭人已经做得仁至义尽,她为了晴雯,都已经跪下了,你还要她咋样?纵观全书,袭人向宝玉下跪求情,这是惟一一次,而且是为了晴雯?你能说她们不是好姐妹?

袭人为了晴雯,居然向宝玉下跪求情,她为什么这样好心?

我们以现实生活中的事为例,假如说你的同事惹怒了领导,领导发火将要赶走你的同事,你会怎么样?你肯去下跪哀求领导吗?我不用你下跪,我只希望你能跟领导说说道理,但是你也做不到,不是吗?

有些红学家说这是袭人的阴谋,故意做好人。你从哪里看出这是袭人阴谋?并且麝月秋纹等等也跪了,这肯定也都是阴谋,都是袭人一伙的,伪装下跪?说话要讲证据讲道理。比如天下的父母爱子女,但我却说这是父母的阴谋,是为了谋害子女,这说得通吗?

晴雯为何不舍得离开怡红院?舒适的生活以及姐妹同事感情好以及宝玉,是最重要的几个原因。晴雯是穷苦出身,身份低贱,很难找到怡红院这种舒适而充满感情的所在。晴雯、袭人、麝月等,她们都是非常友好的姐妹,是好同事。

此外,书中还有很多例子可以证明,二人的关系友好。袭人母亲病重,回家探望。晴雯因为病中给宝玉补裘,累倒了。

袭人为了晴雯,居然向宝玉下跪求情,她为什么这样好心?

袭人回来后,两个人手曾牵手一起回到怡红院。袭人还打趣晴雯说,怎么我去了你就命都不要地给他补衣服。晴雯笑而不答,袭人还说,你别佯憨。真是一幅和谐的姐妹相处图景,小编就高招网不清楚,为什么在某些人眼里,就变成袭人害晴雯了。

所以说,读书一定要自己去读原著,然后再形成自己的见解,千万不要看所谓的红学家的文章,先入为主,一错再错。大家认为,小编说的对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