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公司春节多歇业 快递员离职也应遵循法律规定

员工与单位一样都享有炒人的权利,只不过员工炒老板称之为辞职,老板炒员工称之为辞退,不管是辞职还是被辞退都应遵循相应的法律规定,否则会引发不必要的劳动纠纷。


快递公司春节多歇业 节后用工“抢”快递员

与“双11”、“双12”不同的是,虽然各大网站打着年货的旗号再次掀起一波网络购物潮,但由于快递业在春节期间的“歇业”,使得年货不是早到就是迟到。

据《证券日报》记者采访快递业某上市公司相关人士了解到,由于春节期间,快递人员也需要回家过年,这使得过年期间快递无人送达。不仅如此,该人士还向记者表示:“这些回家过年的快递员过年后能否回来还无法确定。”

根据《证券日报》记者在春节期间在北京市内部分地区的查访得知,在今年春节期间,除了京东能送自家快递外,依然在春节期间坚持送快递的只有顺丰速运一家公司。

春节快递公司普遍“歇业”

顺丰速运一家独大

据《证券日报》记者查阅公开信息得知,在春节到来之前,各大快递公司早早就贴出了停业通知。其中,圆通、申通、中通、韵达等快递公司普遍是从农历腊月二十九日开始停止揽件。

不过,重新开始投递快递的时间,各家都有不同。在上述快递公司中,申通快递停运时间是截止到农历正月初五;中通和韵达则是从将停运的截至时间放在了农历正月初六;而圆通的停运时间则是截止到农历正月初七。

“春节期间,快递员回家过年是正常情况,整个行业在春节前后都存在无人可用的问题。”一位快递公司内部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如是说。

事实上,早在农历腊月二十九日前,快递业就已经出现人员不足的情况,有一位消费者向《证券日报》记者抱怨称:“我前几天找了好几家快递公司都没有人接单,还有快递员向我推荐在顺丰速运寄快递。”

另有消费者向《证券日报》记者抱怨称,本来想在春节前期把水果给预订下来,结果对方说由于快递停业的关系,水果无法在春节前运达,最后,家里只能到超市去现买。

从上述情况可知,快递公司在春节前夕就已经开始出现用工缺口。这使得多数快递公司只能选择春节期间停工。

根据《证券日报》记者在北京市内部分地区春节期间的调查得知,与节前熙熙攘攘的多家快递车出现的景象不同,在多数人回家过年期间,北京市内的快递公司仅有顺丰速运一家在运转。

快递业节后用工吃紧

多公司“出招”抢快递员

事实上,对于快递公司来说,春节后的用工问题也是一大难题。

“快递业用工是整个行业都普遍存在的一大问题。”一位快递业上市公司内部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快递业是个劳动密集型行业,由于每个城市都要有多个网点,每个网点要配备多个快递员,因此,快递业所需要的快递员是个很大的数字,然而,由于快递公司不知道这些快递员能否在年后都回来上工,因此,快递公司在节后普遍存在用工问题。”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春节之后用工吃紧的原因有多种,例如一些快递员想在春节过完元宵节后再回来上工的因素,还包括,春节过后,很多企业都在招聘,使得很多快递员、特别是一些90后快递员辞职改行。(节选自证券日报)

快递公司春节多歇业 快递员离职也应遵循法律规定

快递员离职也应遵循法律规定

快递员流动实属正常,在这些流动的人员中有被辞退的,有主动辞职的,但不管是辞退还是员工主动辞职都应遵循法律规定。

劳动者可以辞职的情形

劳动合同期满,员工主动提出不再续签,双方互相不必做任何补偿。一般公司会提前30天征询你本人是否续签的意见,员工应当照实答复是否续签。

员工主动辞职,应当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提出,双方协商补偿方案,实现离职。

只要员工按法定程序提出辞职,用人单位没有任何理由滞留员工,除非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尚未处理完毕或者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承担违约责任的,才可以拒绝办理离职手续。有的岗位因涉及机密等,需要提前通知,但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时间。但是员工必须履行提前30天书面辞职及交接工作等法定程序,否则要赔偿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

除了预告解除劳动合同外,员工还可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具体可随时辞职的情形如下:

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5、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也就不用等一个月了。

原则上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无须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超过30日,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用人单位应予以办理,而那些主动辞职的员工并不享有获得经济补偿金的权利。

但若劳动者是“被迫辞职”的话,就可以向用人单位主张经济补偿金,这些情形包括用人单位未按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未按规定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拖欠克扣工资等;在上述情形发生时,劳动者以上述原因向单位提交书面辞职报告后双方劳动关系即告解除,此时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及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按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的工资补偿。

虽然每个公司的员工辞职会有不同的处置方式与时间,但辞职会涉及到经济补偿金问题,还涉及到社保、档案及最后一个月工资问题,一般情况下员工在完成工作交接后,便可正式离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