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粽子石破天|金庸人物點評第十三彈

文|霍真布魯茲老爺(頭條號簽約作者)

石破天是金庸筆下最沒有存在感的一個主角,很多人能記得越女劍阿青一根竹棒破三千越甲,也能記得《白馬嘯西風》中的李文秀的求不得,“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我就是不喜歡”,但提起石破天,幾乎所有人都沒有印象。

實際上,石破天不但沒有存在感,連個名字都沒有。沒有人知道石破天究竟叫什麼,無論是狗雜種,無論是大粽子,或是史億刀,還是石中堅,或是石破天,都是他的真名字,也都不是他的真名字。

而這個連名字都沒有的人,很可能是金庸筆下武功最高的人,竟然把俠客島弄沉,似乎已經從武俠跨入了奇幻領域。

大粽子石破天|金庸人物點評第十三彈

金庸為什麼要寫這個人物?要寫一個這樣的人物達到武學最高境界?

石破天其實代表了金庸對佛教的理解,他是金庸筆下佛家武俠的巔峰。他無慾無求,無功無名,無我無身,先天就是佛陀的境界,他已經到了身即是佛,佛即是身的境界。

石破天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所以不求人,碰到有諾必應的謝煙客,為了不辱聲名,故意把一個錯誤的“炎炎功"教給他,想讓他走火入魔而死。

不惟是謝煙客,石破天遇到的幾乎都是害他的。貝海石要害他,丁鐺也要害他,但石破天無所謂,只是一味對人不設防,他的這種不設防不是張無忌式的善良,更多的是一種懵懂。

石破天不諳世事,沒有心機,但他的所有選擇都是最洞察世事,最有心機的人才能做出的最佳選擇,《俠客行》中的人物,有的自負聰明,有的自負武功,謝煙客想擺脫石破天,可最終要跟一個一肚子壞水的石中玉打混,貝海石苦心孤詣,想要用個替罪羊去俠客島送死,結果反被石中玉依仗石清閔柔挾制沒有辦法,白自在自負驚才絕豔,又有奇遇,竟然自大成狂,自稱“古往今來劍法第一、拳腳第一、內功第一、暗器第一的大英雄,大豪傑,大俠士,大宗師”,結果不但自己走火入魔,也弄得妻離子散,門派分裂,俠客島龍木兩位島主皓首窮經,鑽研《俠客行》,不得其門而入,更發出賞善罰惡令,遍邀江湖精英,渴望堪破秘訣,誰知竟坑了江湖三十年的精英。

大粽子石破天|金庸人物點評第十三彈

然而這個絕世武功,竟被這個一字不識的石破天輕鬆破解,在別人自負才思,反而走入邪路的時候,石破天卻一眼洞穿其中奧妙。

因為無知,反而無不知。石破天是有大慧根的人。

《金剛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世間那些

執迷於我的人,都是著相之人,所以一生所見,都是虛妄。

而石破天,無我故無執,無知故無礙,反而輕易走通別人用盡才智一生無法堪破的難題。

大粽子石破天|金庸人物點評第十三彈

石破天渴來即飲,困來即眠,只是隨心所欲,一字不識,卻能直至本心,卻又是最適合掌握最高力量的人,換一個人掌握這種最高力量,還不知道要掀起怎樣的腥風血雨,而石破天心中依然了無掛礙,石破天的本心從來就在那裡,他勘透了俠客行裡的《太玄經》,他還是石破天,還是狗雜種,還是大粽子,還是追逐本心,無所掛礙,還是該睡睡,該吃吃。

無論是大粽子也好,狗雜種也好,既不能貶低石破天,也不能抬高石破天,石破天是真正悟了的人。這才是大智慧,而與他同胞的石中玉,聰明反被聰明誤,縱然機巧聰明,也不過是為聰明所障,最終只是做了謝煙客的囚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