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意欲挥师南洋,解救菲律宾华侨

菲律宾人Pinoy,菲律宾华人Tsinoy

菲律宾是中国的亲戚和近邻,与台湾、福建、广东、海南隔海相望,菲律宾民族和中国的百越有血缘关系。早在北宋年间,中国人已大量漂洋来到吕宋通商定居,福建泉州当年是中国的通商大埠,因此,出海的主要是从泉州出发的闽南人。元末明初,沈万山因国际贸易致富,富可敌国;1406年,郑和率领当时世界最强大的舰队开始七下西洋的时候,中国人对吕宋(菲律宾)已经十分熟悉。吕宋岛南部Pasig河入海口,是历代吕宋酋长所住的首城,多个世纪以来,中国的帆船每年御风而来,在台风来临之前回国,与本地人和平相处,各得其利。

郑成功意欲挥师南洋,解救菲律宾华侨

菲律宾人自称Pinoy,称华人为Tsinoy,菲律宾华人九成来自福建,其余来自广东。西班牙殖民时期,称本地人为indio土著,称华人为Sangley,源于闽南语中的“生意”一词,因为他们大多是小商小贩。

郑成功意欲挥师南洋,解救菲律宾华侨

西班牙人的统治

1565年西班牙人在宿雾建立了殖民政府,1671年迁至马尼拉。其他欧洲强国也沓至纷来东方,葡萄牙人从印度果亚(Goa)、马剌加(Melacca),来到了广东,并租借了澳门。荷兰人臣服了南洋群岛,又占领了台湾。而英国和法国占领马来亚和越南,那已经是两三个世纪以后的事了。西方列强步步进逼,满清政府却下禁海令,错失了历史机遇,令人扼腕!

郑成功意欲挥师南洋,解救菲律宾华侨

西班牙人为了便于其统治,挑拨华人和土人的关系,又屠杀华人。1571年,西班牙人在马尼拉建城,即如今的Intramuros,不让华人住在城内,1582年起,限制和集中不信天主教的华人居住在隔河相望的北岸,称为“八连parian”,至今北岸还是华人聚居地。

郑成功意欲挥师南洋,解救菲律宾华侨

郑成功意欲挥师南洋

西班牙人将华人分为教徒和异教徒,对华人异教徒征以苛捐杂税,迫使华人不得不反抗,而反抗就遭到屠杀,1603年起义后,整个八连的二万华人被杀绝,1639年,八连的三万居民中又有二万五千人被杀。在得知菲律宾华侨的处境后,反清复明的英雄郑成功曾经多次对菲律宾华侨表示关切,并提出要率兵攻取菲律宾,以惩罚西班牙人。

郑成功意欲挥师南洋,解救菲律宾华侨

1662年(康熙元年),郑成功攻下台湾后,四月遣使天主教意大利籍神父李科罗到菲律宾向西班牙总督递交国书,谴责其杀戮掠夺华侨的罪行,严令其改邪归正,但西班牙人反而因此在马尼拉进行了第三次对华侨的屠杀。

郑成功意欲挥师南洋,解救菲律宾华侨

郑成功闻讯大怒,决定挥师征讨,为华侨报仇。他一面抚恤安置从菲律宾逃到台湾的华侨,一方面组织筹备军队,派人暗中与在菲律宾的华侨联络,以便到时可里应外合,但尚未出兵即病逝。后来,郑经也于1670年和1671年两次准备派舰队征讨马尼拉,又因为三藩之乱郑经率军西渡福建支援耿精忠而没有出兵菲律宾。

郑成功意欲挥师南洋,解救菲律宾华侨

1686年,一次计划中的华人起义流产,有六千人被逐出马尼拉。由于屠杀和火灾,八连的地点改变了九次,直到1790年,最后一个八连被毁。

菲律宾华人博物馆

随着西班牙的统治日益稳固,殖民政府无需采用屠杀之极端手段,而华人的经济贡献提高,社会地位也渐渐以改善,从1875年开始,殖民政府任命第一任的华人甲必丹(Capitan Chino),以处理华人社区事务,包括收税、断案,并对外代表华人,直到西班牙人统治结束为止。

郑成功意欲挥师南洋,解救菲律宾华侨

​现在马尼拉古城内,有菲律宾华人博物馆,承载了华人和华侨在菲律宾几百年的历史和对本地贡献的故事,包括积极投入到菲律宾的独立运动。本文许多资料,都出自该博物馆的陈列,不少故事笔者过去都闻所未闻,有心者值得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