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味《红楼梦》6


窦跃生


玩味《红楼梦》6



你说《红楼梦》到底有多伟大?

说中国第五大发明。你服不服?

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之后《红楼梦》能不能排在第五?

开国领袖毛主席这样排次。

调查问卷:

1。你喜欢的人物是?

2。你印象最深的故事情节?

《红楼梦》 第三回 托内兄如海荐西宾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拜托妻子的哥哥林如海推荐家庭教师,接外孙女贾母惋惜孤独的女子。

实际上,应该从现代语序排列:林如海推荐家庭教师,拜托妻子的哥哥关照;贾母怜惜孤独的女子,接外孙女来家。

章回小说的标题拟题艺术:前三个字动宾结构,接着二字名词,后面三字动宾结构。前后两句对仗讲述两个故事。

贾雨村连忙回头看的时候,不是别人,正是过去的同事一个案子罢官的张如圭。

(承上启下的过度,揭开上回的谜底,展开本回的故事情节。作家、文人,如果能够熟读《红楼梦》各回的标题,写诗词、写对联,就能出口成章。)

他是这个地方的人,罢官后住在家中。如今打听到都城皇帝要恢复罢免的官员重新启用。他就四下寻找说情的门路,忽然遇见贾雨村,因此,连忙道喜。

二人相互施礼,张如圭就把令人兴奋的消息告诉贾雨村。贾雨村十分惊喜,匆匆说了两句话,各自分别回家。

(这里也说明了信息的重要性,社交的重要性,人在江湖,朋友多了路好走。贾雨村的命运跌宕起伏,一波三折。这个人物贯穿了全书前后始终。)

冷子兴听到这话,就连忙出主意,让贾雨村央求林如海,转而向都城去央求贾政。

(贾雨村从小失去父母,背井离乡来到一座城市,举目无亲的他贫困交加,只能栖身破庙。当年,贾雨村受到文友甄士隐这位朋友的资助,才得到了高官厚禄。后来,被告发贬官。如今朋友给他传递信息,朋友帮他出主意。外向型性格的人在那个时代也是适应社会的。贾雨村这个人物值得研究,命运坎坷,但是不停有贵人相助。但是他人品不正,最后恩将仇报,落井下石。把曾经帮助他的小沙弥发配边远,贾宝玉家人帮助他恢复官职,但是贾家落难的时候,他却翻脸不认人。其实,很多读者讨厌贾雨村,这个人物虽然不属于主要人物,但是他却具有典型性。正是读者讨厌他,才体现出人物形象的鲜明性。是封建社会官僚、政客的代表。小人得势便猖狂。他干了不少坏事。最终,还是被削职为民。他研究了一生的官场厚黑学问,还是没有研究透彻护官符的秘诀。)

贾雨村领会了他的意思就告别了,回到林家,连忙找到报纸看印证了(从报纸上寻找信息印证,可见300年来纸质媒体长胜不衰),第二天面见林如海。

(贾雨村是林黛玉的家庭教师。林如海是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家世袭官位,到了他已经是第四代,他在科举考试中考中了探花--第三名。可谓:家庭显赫富贵,个人才华横溢。又有一门好亲戚。只可惜他的命运不好。)

林如海说,天定的缘分凑巧了,因为贱荆(妻子,很不值钱的柴草)去世,都城家岳母怜惜小女儿无人依靠,前些日已经派了男女船只来接,因为小女儿有病没有好利索,因此还没有出发,现在正想送女儿进京。因为你教导的恩情,不曾酬谢报答,遇到这种机会怎能有不尽心报答的道理。


玩味《红楼梦》6



小弟我已经预先筹划好了这件事,不用老兄你操心。

贾雨村一面施礼,感谢的话语不断,一面又问,不知道您的亲戚现在担任哪一级的官职?只怕我粗俗,不敢拜见。

林如海说,如果说我的亲戚,和老兄你好像一家,就是荣国公的孙子:大舅子现在实习一等将军的职务,名字叫贾赦;二舅子名叫贾政,现任工部员外郎,他为人谦虚厚道,大有爷爷遗传的风格,不是饭桶浅薄人。

所以,我写信麻烦托他,不然不但有辱你的斯文,我也懒得管闲事。

贾雨村听了,心里才信了昨天冷子兴的话,于是又谢了林如海。

林如海又说,选择了初二小女儿进京,我兄可一起去,这不是两下都方便吗?

贾雨村心中十分高兴。林如海就收拾礼物准备饯行的事情,贾雨村一件件办着。

那女学生原本不忍心离开亲人而去,没有办法他外婆一定想让她去,并且父亲说,你爸爸已经50多岁了,再也没有找小老婆的意思,并且你年纪很小,上无母亲教养,下无姐妹帮助。今去外婆和舅舅家的姐妹做伴,正好叫我少操心,为什么不去?

林黛玉听了,才哭着拜别,跟着奶娘和荣国府里几个老妇上船去了。

(林黛玉本是三生石边的一棵仙草奇葩。她前世借了不知多少眼泪,如今来到滚滚红尘是来”还“眼泪的。她是该书的第一女主角,值得研究。)

贾雨村另有船只,带了两个小童,陪着林黛玉进京。

一天到了京都,贾雨村先整理了衣服帽子,带着书童,拿了宗亲侄子的名片到荣国府递了。那时,贾政已经看了妹夫的书信,立即连忙请进来相见。

贾雨村相貌魁伟,言谈不俗,并且这贾政最喜欢的是读书人,礼贤下士,帮助穷人,大有爷爷的风范,况且又是妹夫的情谊,因此对贾雨村很好。于是极力帮助,上朝帮恢复了一个职务。不到两个月,贾雨村去金陵应天府,辞别了贾政,选择了日子上任(当上了市长)了,不说。

就说林黛玉自从那天离开船只上岸时,就有荣国府打发轿子和拉行李车辆伺候。这林黛玉曾经听母亲说,她外婆家与别人家不同。她这些天见到的这个机三等女仆,吃穿用度不一般,况且今天到了外婆家,都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走一步路,恐怕被人笑话。自从上了轿,进了城,从纱窗中看了看,那大街上的繁华,人头攒动,商埠林立,别的地方不能比。走了半天,忽然见到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坐着一排十来个衣帽华丽的人,正门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

正门上方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林黛玉想:这是外婆家的长门了。又往西不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就是“荣国府”,却不进正门,只从西角门进去。

(我小时候住在一个大资本家的宅院,也是这样的气派。林黛玉走进贾府,与贾宝玉上演了一段生死恋。也成为爱情故事的经典。这块墨绿色的玉,可以为中国四大名玉排名第二位的南阳独山玉代言吗?南阳独山玉最最珍贵的就是”黛玉“天蓝色。)

轿子抬着走了一段路,快要转弯时就停了轿,后面老女佣也都下来了,另换了四个眉目清秀的十七八岁的仆人上来,抬着轿子,那些老女佣步行跟着。

到一个垂花门前停下,那年轻仆人都有礼貌地退出,那些女仆上前掀起轿子的帘子,扶着林黛玉下了轿。

(豪门的礼仪。林黛玉进入贾府是书中最关键的一回。在写作手法上,借助林黛玉的眼光,展示贾宝玉家的气魄。当代的女孩子想嫁入豪门,那时的女孩子依然想嫁入豪门,以及女孩子的家人都想疯了希望自己家里的女儿嫁入豪门。所以,豪门到底是什么样子,自然是读者、听众所特别关注的焦点。这就是《红楼梦》长胜不衰的原因。其实,豪门并非天堂,有很多的礼教,扼杀了人的天性,扭曲人性。也许,如人间地狱。这也是囚禁于豪门牢笼的痛苦原因。)

林黛玉扶着女仆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正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屏风。

(建筑美学,园林美学,装饰美学,细致的描写。垂花门,抄手游廊,穿堂,紫檀架子,大理石屏风。这些都是豪门的一种排场。)

转过屏风,小小三间厅房,厅后面就是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北屋),都是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

(注意,抄手游廊和穿山游廊的区别。想看实物标本,可以去”龙泉阁“。那个时代大户人家养鸟的一种雅致和吉祥。南阳石桥附近有一个彭家大院,是我外婆的亲戚,门口挂着双千顷牌子,彭家大院养鸟、养戏班。这跟贾宝玉家里极其相似。如果,能够恢复彭家大院,可以与大观园并肩。)

台阶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都笑迎上来说,刚才老太太还念诵(南阳方言,非常想念相见的话语。二月河先生说,《红楼梦》中有100多个词语与南阳方言同出一辙。这一语言现象值得深究)呢!可巧(刚好,说曹操,曹操到)就来了。于是,三四人争着掀起帘子,一面听见人说,林姑娘来了!

林黛玉进屋,只见两个人扶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

(注意四个字:鬓发如银。是对岁数的描写。有说贾母五六十岁,有说八九十岁。银与雪的区别。按笔者理解,只是鬓角有些灰白,该是五六十岁。苏轼的诗句,老夫撩发少年狂,其:鬓微霜,是对才四十岁模样的描写。而鬓发如银应该是五六十岁的样子。贾母,娘家也是豪门。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她是荣国公的妻子,是贾的功臣。子孙都叫她老祖宗。她是这个家的保护神。)

林黛玉知道是外婆了,正想下拜,早被外婆抱住,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

(11岁的外孙女和外婆见面还是有生以来第一次。显得非常隆重和亲切。情到深处才能有“心肝儿肉”这个词出现。)

当时在场的人没有不落泪的,林黛玉也哭个不停。大家慢慢解劝,那林黛玉才拜见了外婆。


玩味《红楼梦》6



贾母一个一个指着跟林黛玉介绍,这是你大舅妈。这是二舅妈。这是你先前贾珠大哥的媳妇珠大嫂。

林黛玉一个一个地拜见。贾母又叫请姑娘们。今天远客来了,可以不上学。

(贾宝玉家里有私立学校。女孩子都去上学。可见,书香门第,重视教育。林黛玉家有私人教师,贾宝玉家有学校。两家既门当户对,又有差别。)

众人答应了一声,就去了两个。不一会,只见三个女佣和五六个丫环,拥着三位姑娘来了。

第一个稍微胖一些,中等个头,红白,温柔,亲切(贾赦和姨娘的女儿)。

第二个窄肩膀细腰,高挑个,鸭蛋脸,眉目清秀,神采飞扬(贾政和赵姨娘的女儿)。

第三个个子不高,小巧玲珑(贾敬的女儿)。

她们三人的金钗耳环、棉袄裙子都是一样的。

林黛玉连忙起身迎上来施礼,相互认识后,坐下。

丫环送上茶来。聊天,说些黛玉母亲如何得病,如何请医生服药,如何送死发丧。

贾母又伤心起来,说,我这些女孩儿,最疼爱你妈妈。现在比我死得早,怎不伤心。

说着拉着黛玉的手又哭起来。众人都连忙相劝安慰,这才稍稍不哭。

众人见黛玉年纪虽小,她的举止言谈不俗,身体柔弱,却有神采,就知道身体虚弱。就问,经常吃什么药?为什么治不好?

黛玉说,我生来就是这样,从会吃饭时就吃药,到现在经过多少名医,总不见效。

那一年我才三岁,记得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带我出家。(娇贵的女孩子命运多舛,或者对父母有碍的,总是被送到寺庙里避灾的。东南亚泰国,每个男子都要去寺庙里修行的。)我父母不叫。他又说,既然舍不得她,只怕她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如果治好病,除非从此以后不许听见哭声。除了父母之外,凡有外亲一律不见,这样才可以一生平安。

这个和尚疯疯颠颠说了这些怪话,也没人理他。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作者对医药、美食等也有研究,比如林黛玉吃的人参养荣丸,薛宝钗吃的冷香丸之类。)

贾母说,这正好,我这里正配丸药呢,叫他们多配一料就好了。

一句话没说完,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晚了,没来得及迎接远客!

(这是小说艺术手法: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也是中国戏剧的一个艺术特色。演员往往先在后台喊唱一声,才闪亮登场)。

黛玉想着,这些人一个个都是不敢大声说话,这来的人是谁,这样胆大没有礼貌?

心里想着,只见一群媳妇丫环拥着一个丽人从后房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彩绣辉煌,好像神妃仙女。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脖子上戴着红金盘龙穗子圈儿,身上穿着镂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子,下穿翡翠撒花洋百褶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掉梢眉,身材苗条,体态风骚,粉白的脸庞含着春色威风不外露出,红唇还没有张开笑声先听到了。

(这一段特别精彩,特别经典。是一幅美人肖像画图。在整个《红楼梦》中,作者对王熙凤音容笑貌、衣着打扮,描写得万分鲜明。第一次出场就光彩照人,风情万种。怪不得很多人说最喜欢的人物是王熙凤。衣服光彩亮丽,要么大红,要么金红、猩红、橘红等等,耀眼的色彩系列亮丽、吉祥,充满了珠光宝气的风采。这也是曹雪芹对色彩系列的敏感,表达精细。我们发现,王熙凤的服饰色彩张扬,薛宝钗服饰以含蓄为主,林黛玉服饰几乎没有描述。人物性格与色彩相得益彰。王熙凤娘家的背景,看出她性格形成的摇篮。在以后的章回依然要注意她的穿戴、心计。王熙凤在贾宝玉家里的位置为什么这么显赫?原因有三:一是,她是贾宝玉舅舅家的女儿,亲亲的姑舅表姐。和林黛玉一样的亲近。姑姑家表姐是贵妃。二是,他娘家爹官位宰相,她的陪嫁丰厚,娘家曾经接待过皇帝,曾经跟他丈夫扬言,我娘家的财富扫扫地缝,等比你家的钱多。三是,仗着老太太和太太--姑姑对她的信任。在林黛玉进入的这一年,黛玉11岁,王熙凤17岁。只可惜,她的命运有过大红大紫,也有过凄惨悲凉。)

黛玉连忙站起来接见。贾母笑着说,你不认得她,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辣货(南阳方言,这货),南京所谓“辣子”,你只叫她“凤辣子”就是了。

黛玉正不知咋称呼,众姊妹都忙告诉黛玉,这是琏二嫂子(琏二爷和琏二嫂子有许多秘密,争议颇多。琏二爷到底和谁排?有说贾珍,有说贾珠,有说过继,有说庶出,不一而足。这里有个琏二爷,还有个宝二爷。其实,邢夫人没儿没女,贾琏和迎春都是姨太太所生而收在邢夫人房中的。《红楼梦》之所以有味儿、有趣儿,就是人物关系之间的微妙)。

长篇小说写作技巧:

一、人物背景交代

林黛玉的家庭背景:母亲是贵妃的姑姑,父亲是科举探花。

二、故事情节曲折

贾雨村命运的跌宕起伏。

三、人物肖像描写

1。林黛玉的眉目,病态美。

2。王熙凤的长相、服饰。

3。外人对贾宝玉性格的评价,他两次出场的服饰。

四、细节决定成败

1。建筑美学:抄手游廊、穿山游廊。

2。色彩美学:服装的颜色、被褥的颜色。

3。装饰美学:房间的摆设,红木家具,时髦进口的奢侈品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