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臨床醫案練習【210期】傷寒論經方學堂

經方臨床醫案練習【210期】

傷寒論經方學堂

今日練習

呂x x,男,54歲。與妻子爭吵之後,火氣上攻,牙痛腮腫,吟痛之聲聞於房外。視其牙齦紅腫,舌質紅而苔黃,脈弦大有力。詢知大便己二天未解。

處方:——。

答案下期公佈

上期答案:桃花湯

上期原醫案

程某某,男,56歲。患腸傷寒住院治療40餘日,基本已愈。惟大便瀉下膿血,血多而膿少,日行三四次,腹中時痛,屢治不效。其人面色素來不澤,手腳發涼,體疲食減,六脈弦緩,舌淡而胖大。

此證為脾腎陽虛,寒傷血絡,下焦失約,屬少陰下利便膿血無疑,且因久利之後,不但大腸滑脫,而氣血虛衰亦在所難免。治當溫澀固脫保元。

擬方:赤石脂30克(一半煎湯、一半研末沖服),炮姜9克,粳米9克,人參9克,黃芪9克。

服3劑而血止,再服3劑大便不瀉而體力轉佳。轉方用歸脾湯加減,鞏固療效而收功。

按語

本案特徵:①大便稀溏,濃血雜下;②腹痛陣發,手足發涼;⑧舌胖脈弦。符合桃花湯證特點,投之果效。

學習經典

《傷寒論》第306條: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傷寒論》第307條: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各家論述

《註解傷寒論》:澀可去脫,赤石脂之澀以固腸胃;辛以散之,乾薑之辛以散裡寒;粳米之甘以補正氣。

《醫方考》:此方用赤石脂,以其性寒而澀,寒可以濟熱,澀可以固脫;用乾薑者,假其熱以從治,猶之白通湯加人尿、豬膽,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用芩、連,彼假其寒,此假其熱,均之假以從治耳;用粳米者,恐石脂性寒損胃,故用粳米以和之。向使少陰有寒,則乾薑1兩,豈足以溫?而石脂1斤之多,適足以濟寒而殺人矣!豈仲景之方乎?

《古方選注》:桃花湯,非名其色也,腎臟陽虛用之,一若寒谷有陽和之致,故名。石脂入手陽明經,乾薑、粳米入足陽明經,不及於少陰者,少陰下利便血,是感君火熱化太過,閉藏失職,關閘盡撤,緩則亡陰矣。故取石脂一半,同乾薑、粳米留戀中宮,載住陽明經氣,不使其陷下;再納石脂末方寸匕,留藥以沾大腸,截其道路,庶幾利血無源而自止,其腎臟亦安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