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应该记住今天,358年前,70万人被屠,凶手却得以善终

几年前我去参观陈家祠,就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陈家祠是合族祠,也就是周边各县的陈姓共建的一个祠堂,而广州有历史的祠堂,大多都是合族祠。

这很奇怪,广州好歹也是千年古城,按理说这里随便拿出一个姓都应该传承几百年,几百年的开枝散叶,怎么还需要其他县来合建祠堂?

我还真为此查了一下,原来,这与一场广州大屠杀有关,那次事件之后,广州几乎全城被屠,人都没了,还有什么宗祠?

广州人应该记住今天,358年前,70万人被屠,凶手却得以善终

(陈家祠)

1649年,为了彻底扫平南明残余势力,清廷封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为王,令三人率旧部南下。其中靖南王耿仲明、平南王尚可喜由江西入粤。途中耿仲明因故畏罪自杀,遂由平南王尚可喜和耿仲明之子耿继茂继续率兵攻粤。

这世上最可恶的往往不是敌人,而是汉奸,他们把枪口对准同胞时,往往比他们的主子更加凶残,更加没有人性。

尚可喜和耿继茂就是如此。

广州人应该记住今天,358年前,70万人被屠,凶手却得以善终

(平南王尚可喜)

刚刚封王的尚可喜和渴望袭父爵的耿继茂为了得到主子的认可,不遗余力地屠杀同胞,在攻占江西之后,尚可喜和耿继茂入粤的第一站,便是南雄,在除夕夜攻破南雄之后,二人残忍地开展屠城,将“城内居民,屠戮殆尽”

广州人应该记住今天,358年前,70万人被屠,凶手却得以善终

当时南明永历帝还在肇庆,不少贪生怕死的大臣主张向广西逃难,但是镇守广州的两广总督杜永和坚决反对,他认为永历帝西逃,会导致广东各地人心瓦解。但是懦弱的永历帝朱由榔最终还是决定逃跑,并一口气逃到了广西梧州。

皇帝带头逃跑,其实已经注定了广东的命运。

广州人应该记住今天,358年前,70万人被屠,凶手却得以善终

1650年二月,尚可喜、耿继茂攻破广州门户清远县。三月初四,进入从化县,初六,便抵达广州郊外。

守城的两广总督杜永和拒绝投降,据城坚守。

初九,清军开始攻城,大败。

尚可喜见广州城固兵强,遂开始围城。并发布公告:

“谕南朝官绅军民人等知道:……如有抗拒不遵,大兵一到,玉石俱焚,尽行屠戮!”

但广州军民仍然拒绝投降。

当时人戴耘野《行在阳秋》记载了广州市全民抵抗的英勇情形:


“城中人亦撄城自守,男子上城,妇女馈饷(送饭)。清兵环围城外……”

广州人应该记住今天,358年前,70万人被屠,凶手却得以善终

但是敌众我寡,广州陷落只是时间问题,一直到当年十一月,尚可喜和耿继茂利用大炮轰开了广州城墙,坚持了九个月的广州城终于被破。

这一天,便是1650年公历的11月24日。

城破之后,清军开展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屠城十日,直到12月5日才下令“封刀”。

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广州大屠杀,又叫“庚寅之劫”、杀人十八甫。

广州人应该记住今天,358年前,70万人被屠,凶手却得以善终

关于此次屠杀的具体死亡人数,不同的口径记载存在出入,真正的确切人数已经无从可考了,根据广州市地方志的记载,死难人数有70万人。

关于这次屠杀,有多个资料的记载,包括旅居广州的外国人。各方记载死亡人数有不同,但是均对当时广州的惨状进行了描述。

目睹了屠杀的王鸣雷后来在《祭共冢文》中写到:

“甲申更姓,七年讨殛。何辜生民,再遭六极。血溅天街,蝼蚁聚食。饥鸟啄肠,飞上城北。北风牛溲,堆积髑髅。或如宝塔,或如山邱。五行共尽,无智无愚,无贵无贱,同为一区。”

或如宝塔、或如山邱,意思是(堆积的人头)有的像宝塔,有的像山丘。也就是人头堆起来有山那么高,可见恐怖。

广州人应该记住今天,358年前,70万人被屠,凶手却得以善终

(图文无关)

番禺县志则记载了更加令人心酸的一幕,

“所弃儿匍匐尸旁,犹吮其(母亲之)乳。"

濒死婴儿出于本能,仍然在吮吸尸体的乳房。

经此一役,广州除了一座城,原住民几乎不再存在,所以之后的广州居民,大部分就是外地迁入了。

古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是历史告诉我们,这话都是骗人的。

广州大屠杀的刽子手尚可喜和耿继茂都获得了善终。

康熙十年(1671年),靖南王耿继茂在福建病逝。


康熙十五年(1676年),平南王尚可喜在广州病逝,享年73岁。

讽刺的是,犯下滔天大罪的尚可喜后来屡屡做噩梦,居然害怕冤魂索命,开始信佛求道,在此期间他碰到了海幢寺的住持天然和尚,在天然和尚的劝说之下,尚可喜居然为了弥补过错,牵头扩建了海幢寺,以超度在十日屠城中屈死的亡魂。

后来天然和尚趁此机会,大肆募捐,本来朴素之极的海幢寺,也变得极尽排场,成为广州"四大丛林"之冠。

广州人应该记住今天,358年前,70万人被屠,凶手却得以善终

(海幢寺)

可悲可叹。

广州是千年名城,历史底蕴深厚。这是广州的光荣和骄傲。

但是358年过去了。这段血泪史,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记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