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不寒而慄的“好孩子”陷阱

每個父母都想培養出好孩子,但到底什麼是好孩子,標準不一,莫衷一是。

其實,只要孩子過了六歲,到了開始上學的年紀,很多家庭的好孩子標準就很單一了:學習好。

過了18歲,標準換成了“上個好大學”,畢業後,“進了大公司或考上公務員”才有資格成為家長們交口稱讚的好孩子。


陷阱一:會讀書就是好孩子?


有對父母,膝下一子,集萬千寵愛於一身。那個男孩幾乎是好孩子的標準模板,打小長得白嫩,說話也甜,在大人面前背唐詩背得賊溜,學習成績不費太大力氣,就名列前茅。

父母認為,會讀書就是好孩子,其他事一律不要他插手。飯遞到嘴邊,恨不得嚼碎了給他,衣服放到床頭,恨不得連內褲也幫他穿上。

可以說,18歲之前,他一直處於生活無法自理的狀態。

大學的時候,他去了鄰省一所985名校,四年本科熬完後,不知道該幹嘛。女友去國外讀研,家人鼓勵他也跟著去。因為終日死宅在家打遊戲,早過了截止日了,他還沒有遞交一份申請。女友一氣之下跟他分了手。

家人這才著急了,託人好說歹說給他找了份國企的工作。可男孩經常遲到早退不說,在一次重要的項目簽約會上,本來負責起草合作文件的他不止沒把合同帶來,甚至連本人都消失了。

當天,所有人把他電話打爆了都沒接通。後來才知道,頭天晚上挑燈奮戰打遊戲的他又睡到昏天暗地,忘了上班。

這下,公司果斷裁掉了他,此時距離他入職還不到3個月。

後來他乾脆心安理得地啃老了,生活費管父母要,房租還是奶奶從牙縫裡省下來給他。除了滿足基本生存所需,他也沒管父母多要錢。他媽媽逢人就誇兒子很懂事,向家裡要的錢不多。

我聽了後何止震撼,簡直不寒而慄。原來這些所謂的“好孩子”更容易變廢柴啊。

細思極恐,事實上,自從孩子有了成績,有了競爭,我們這些家長就很難免俗,或多或少將成績列為衡量孩子能力的一大參考項。

此事對我有莫大警示之效。我家當當如今也有恃寵而驕的苗頭,經常在沙發上學葛大爺,懶洋洋的。老人們視他如心肝,處處順著他。不加以引導的話,後果不堪設想啊啊啊。

讓人不寒而慄的“好孩子”陷阱

從“好孩子”到“巨嬰”,僅有一步遙。這一步就差在,關於“好孩子”的定義,不能一味按父母那一套來。

父母眼中單一標準的“好孩子”,除了讀書以外什麼都不會,根本就是典型的高分低能。

還記得小時候課上說的“德智體美勞”嗎?別說,這五個層面還真是長大後在社會獨立行走的基礎。

拿“體”這一項來說,孩子們雖不是什麼運動健將的料,但我們一直認為,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多運動有助磨練堅強意志。在身邊家長不斷增加孩子學習時間的大趨勢下,我們逆流而上,堅持讓孩子每天騰出時間來運動。

讓人不寒而慄的“好孩子”陷阱

打羽毛球

讓人不寒而慄的“好孩子”陷阱

跑步

日本著名經濟評論家、獲得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的大前研一說,他的兩個兒子都不怎麼愛學習,但他從未命令他們“快去唸書,去寫作業”。原因是他並不認為學校的教育有多大的價值。

他在自己的書中寫道,“不管把他們丟到世界哪一個角落,都活得下去。就算是赤手空拳,也能靠自己掙一口飯吃。我認為培養孩子這樣的生存力,才是教育最大的目的。”

在此也希望那個男孩不要就此駐足不前,家長也別灰心喪氣。人生很長,走些冤枉路又何妨,培養孩子習得大前研一所說的“生存力”,人生漫漫,任他闖蕩。


陷阱二:聽話就是好孩子?


男孩的媽媽至今後悔送孩子去外地上大學,她說孩子從小很聽話,要是一直守在父母身邊,肯定不會落到現在這步田地。

凡事都聽父母的話就是好孩子嗎?

紀伯倫說過,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如果家長不尊重孩子是獨立個體,用孩子的生命來驗證自己過往的經驗,替他包辦一切,為他遮風擋雨,會發生什麼後果?

孩子跳過了踉踉蹌蹌摸索世界的過程,很可能連獨立行走的能力都喪失了。

讓人不寒而慄的“好孩子”陷阱

具備獨立人格,恰恰是成為一個好孩子的首要條件。精神不斷奶,難成大器。

孩子過度聽話的背後,往往是最糟糕的親子關係——上對下的權力關係,一方凌駕於另一方,父母要求孩子絕對服從自己。

鑑於家長在體力和經濟上具備碾壓性優勢,往往最後妥協的是孩子。作為弱勢群體,孩子也容易習得討好父母的方法。聽話是一個最簡單高效的手段,省去思考,不用質疑,照做就是。

表現之一是虎爸虎媽式教育,父母對孩子過分嚴厲,要求孩子一切照做、無條件服從,卻從不解釋原因。

另一種是溺愛,對孩子過度保護,將其牢牢綁在身邊,畫地為牢,不敢讓他離開自己的視線半分,從不信任他自主成長的能力。

前者造成孩子怯懦,遇事不敢擔責,抗擊打能力差;後者則直接廢了孩子的武功,讓他養成處處依賴的習慣,對家裡一味索取,不知付出。

廢青就是這樣養成的。溺愛本質上還是家長對孩子高控制慾的一種體現。

一個從小在充足的愛與被愛中長大的孩子,長大後一定壞不到哪裡去。溺愛的問題不在於給予孩子的愛太多,而在於愛放錯了地方。

我見過真正在充足愛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從小她想做什麼,只要列明理由,能夠說服父母,父母都一律支持。她幹過一系列瘋狂的事,比如十歲就離家跟團去旅行、放棄重點高中選擇跟閨蜜去另一所高中等。

父母尊重她的意願,同時提醒她充分考慮後果,確定代價可承受後,就放手讓她去做。

她後來成長為一個勇敢、堅定、樂觀向上的人,內心沒什麼黑洞,也不缺失安全感,沒有什麼能真正將她打倒,她永遠處於向陽的地方。

童話大王鄭淵潔也從不教兒子聽話,反而鼓勵他藐視權威,有獨立的思考。後來兒子鄭亞旗第一個藐視的權威就是鄭淵潔。他打破了鄭淵潔不讓作品走商業化道路的禁忌,拿作品版權進行商業運作,使每年收益漲至上億。

讓人不寒而慄的“好孩子”陷阱

那些一味聽話、絕對服從的孩子,都是過度迎合父母、迎合周遭環境的犧牲品,自我覺醒要比其他同齡人慢,遇事容易受他人影響,沒有主見。

好孩子不能因害怕被人討厭而放棄做自己。你永遠不可能取悅所有人,甚至也不能一直取悅自己的父母,有時候,好孩子就是要適時勇敢地“壞”一點。


陷阱三:不能對自己負責也算好孩子?


巨嬰們精神不斷奶,經濟也鮮少獨立,習慣了伸手向家裡要,把家長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索求無度,不願付出。

最可怕的是,不少家長認為,這都不是事兒,不妨礙他是好孩子。

對孩子無條件的愛不等於無原則的愛。

無條件的愛,即我對你的愛不含任何附加條件,也不指望你能回報。

無原則的愛是氾濫成災的愛,孩子就算做了錯事,家長也是直接遞上一根棒棒糖,不分是非曲直,不問對錯。

父母對孩子無條件的愛是無私的,孩子會因此相信,無論走了多遠,總有一個地方可以回來。而無原則的愛是愚昧的,盲目的,將助長孩子不良習性的產生,如好吃懶做、沒有上進心。

如果孩子特別想要什麼東西,一定要自己努力去爭取。想要有所獲得,就必然要有所付出,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的。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沒有人能為你的人生買單。

“如果你期待命運會為自己解決問題,那等著你的不會是從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而是架上的灰塵。”

我家設立了紅花榜,只要孩子做了好事,就往上加一朵小紅花,做得不好的話,就減去一朵。

讓人不寒而慄的“好孩子”陷阱

紅花榜

讓人不寒而慄的“好孩子”陷阱

叮叮自己洗內衣

讓人不寒而慄的“好孩子”陷阱

姐弟倆幫忙擦地

集滿十朵小紅花,我們可以幫孩子實現一個小心願,比如去別的小朋友家過夜或約好友一起出門買菜。

讓人不寒而慄的“好孩子”陷阱

那些作業沒完成、有家長挑燈幫忙做,午餐盒裡忘放筷子、有家長特意跑到學校送的小孩,久而久之,還是會把作業拖到最後一晚,丟三落四的毛病依舊不改。他以為總有人會為他兜底,犯錯的代價有人會幫忙承擔。

發展到嚴重程度,孩子對未來沒有規劃、任由懶惰滋長、貪圖享樂不思進取,徹底失去對人生的掌控權。一個對自己都沒有交代的人,又如何有力量去愛別人?

好孩子背後,有好父母支持


我不敢給好孩子下確切定義,大人吃的鹽再多,都無法確保自己絕對正確,過往經歷和既有積累都是有限的,每個人的認知都存在侷限性。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好孩子雖然不能套用同一種模板,但確實存在一些共性。在我看來,獨立、自信、勇敢、富有責任感、有愛人和愛己的能力,發自內心地認可自己的價值,就是好孩子。

而每一個這樣的好孩子,背後都有好父母支持。

前幾年在新西蘭旅行時,看到一個走路不太穩當的小孩,在兒童遊樂區肆意爬上爬下,跟一群大孩子玩“危險”遊戲。他的爸爸在一旁神情緊張,卻沒有輕易上前伸出臂膀。

這是我理想中的親子關係,不干涉彼此的生活、不捆綁彼此的人生、充分尊重對方的自由意志、困境時彼此守望相助。親情之愛很深厚,卻不沉重;很自由,但無缺失;很廣博,又充滿細節。

宮崎駿的電影《千與千尋》,有個巨大的嬰兒。他不會走路,終日縮在堆積如山的玩具和零食中,不爽了就哭。有一次陰錯陽差跟千尋外出,第一次接觸到了湯婆婆所說的“充滿病菌”的危險世界。

這一趟旅程回來後,他學會了走路,凡事還懂得自己拿主意。

讓人不寒而慄的“好孩子”陷阱

愛孩子,但不用愛來綁架他;

教孩子,但尊重他看世界的視角;

引導孩子行走,但絕不處處扶著他。



作者:叮噹媽,資深港漂,經濟學博士,叮叮和噹噹的老媽

深耕育兒、香港教育、親子游等領域的原創文章,歡迎隨時提出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