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逼孩子都當“好孩子”,真的

別逼孩子都當“好孩子”,真的


他們按時做作業。他們寫字很工整。他們保持臥室整潔。他們常常有點害羞。他們想幫助他們的父母。他們騎自行車下山時會用剎車。

正因為他們不會馬上帶來很多問題,我們傾向於認為好孩子一切都好。

他們並不是特別需要擔心的目標:大人的所有的關心都給了那些在地下通道塗鴉的孩子們身上。


人們認為好孩子很好,因為他們做了所有需要他們做的事情。

這就是問題所在: 好男孩/好女孩的深藏在心底的悲傷和悲哀的未來,始於他們內心對過分順從的需要。


別逼孩子都當“好孩子”,真的


好孩子好,並不是天性使然。他們只是沒能成為其他的可能。

他們很好,因為他們別無選擇。

他們的善良是必須做的事,而不是一種主動選擇。

許多好孩子的善良都是出於對抑鬱、苦惱的父母的愛。

這些父母清楚地表明,他們無法再處理更多的複雜問題或困難。又或者這些好孩子們很擅長安撫極度暴躁的父母——一旦有任何不完美的行為出現,這些父母就會變得非常可怕。

但是這種對更有力量的情緒(比如憤怒、哭喊)的壓抑,雖然會產生短暫的令人愉快的服從,在以後的生活中積累了大量的困難。


別逼孩子都當“好孩子”,真的


有經驗的教育者和家長應該注意到過分禮貌的跡象,並把它當作嚴重的危險。

好孩子們保守了太多的秘密,隱忍著不傳播那些不受歡迎但很重要的事情。

他們說討人喜歡的話。他們是滿足聽眾期望的專家,但他們真正的思想和感情卻被埋沒了,然後某一天可能產生心身症狀、抽搐、突然爆發和致命的痛苦。


好孩子的“病”是他們沒有別人能容忍他們的壞的經驗。

他們錯過了那些健康兒童擁有的重要特權:能夠表現出嫉妒、貪婪、自私的一面,同時又能得到寬容和愛。

好孩子長成的好大人通常在性方面有特殊的問題。

因為作為一個孩子,他們可能因為純潔和天真而受到讚揚。

然而,當他們長大成人,就像我們所有人一樣,他們發現了狂喜的性愛裡包括了美麗的“變態”和讓人血脈噴張的“噁心”。

然而這可能與他們所認為的自己應該是什麼樣子完全不一致。

作為回應,他們可能會否認自己的慾望,變得冷漠,不去感受自己的身體,或者也許只是以一種不成比例的方式屈服於自己的渴望。

但這種方式對他們生活的其他方面是有害的,會讓他們感到厭惡和恐懼。


別逼孩子都當“好孩子”,真的


在工作中,好的成年人也有問題。

作為一個孩子,他們遵守規則,從不製造麻煩,小心不惹惱任何人。

但遵循這些規則不會讓你在成年生活中走得太遠。

幾乎所有值得做或重要的事情都會遇到一定程度的反對。

一個絕妙的主意總是會讓某些人失望,但可能非常值得堅持。好孩子註定事業平庸,無意義地取悅他人。


別逼孩子都當“好孩子”,真的


合理的成熟是與自己的黑暗面、複雜性和野心建立一種坦誠、無畏的關係。

它涉及到接受這一事實,即不是所有讓我們開心的事情都能讓別人開心,也不是所有讓我們開心的事情都能被社會認為特別“美好”。

但無論如何,探索並堅持下去是很重要的。

向善的願望是世界上最可愛的事情之一。

但是,為了擁有真正美好的生活,我們有時可能需要(以好孩子的標準來衡量)富有成效地、勇敢地成為“壞孩子”。


別逼孩子都當“好孩子”,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