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梁巘书法欣赏

梁巘(1710年—1788年后),字闻山、文山,号松斋,又号断砚斋主人;祖居亳州十九里镇,后居住在亳州城里夏候巷街(现夏候小学西跨院),殁后埋葬在十九里集南一里半杜庄村后。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敕授文林郎壬午科举人,由咸安宫教习转任湖北巴东县知县.其在书法上的成就远大于政治,他与乾隆年间五位(张照、王澍、刘墉、王文治、梁同书)重要书家齐名,为清代著名书法家之一。

清代梁巘书法欣赏

梁巘行书书札

据《亳州志》记载,梁巘四岁能诵《毛诗》,十二岁读完经、史,弱冠时随兄梁峰就读于金陵(南京)“钟山书院”,业师陈师古。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名落孙山”。

五十多岁时再赴京师赶考,仍不第。遂寄寓京城以卖字为生,偶遇精于书法的成亲王永王皇(乾隆皇帝第十一子),赞其:“执笔好,入门正”。后被永王皇 举荐给乾隆。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已经53岁的梁巘被乾隆,敕授为文林郎壬午科举人,同进士出身,在卤咸 安宫任教习,不久即放任湖北巴东县知县。

清代梁巘书法欣赏

梁巘楷书临《千福碑》

梁巘生长于碑帖代谢之际,是最早提倡取法周秦汉魏的书家之一,他对周代的金文、汉魏的碑刻都给予极高的评价。

梁巘的书法审美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即劲、苍、清、瘦、骨。在《评书帖》中,有关“劲”的论述最多。“劲”即“劲健”,本是一种强劲有力、壮健宏伟的风格。“劲”既要求书法刚劲挺拔,又要注重筋骨。如:“欧书劲健,其势紧。柳书劲健,其势松。”“颜不及欧,欧以劲胜,颜以圆胜。”“张瑞图书得执笔法,用笔劲健。”

清代梁巘书法欣赏

梁巘《行书东坡语》

清代梁巘书法欣赏

梁巘行书《房元龄》

清代梁巘书法欣赏

梁巘《洛神赋》

清代梁巘书法欣赏

梁巘《麻姑仙坛记》部分

清代梁巘书法欣赏

梁巘草书中堂

清代梁巘书法欣赏

梁巘草书扇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