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校感悟:編校工作樂趣多

編校工作很寂寞?我倒覺得“樂趣”很多

編校感悟:編校工作樂趣多

記得剛入職時常被告誡:做編校的要耐得住寂寞。因為工作是枯燥乏味的,因而少有激情。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對此深信不疑,但隨著工作經歷的增長,漸漸開始對此說法有些懷疑,以至不以為然了,而現在基本就不認同了。

為什麼呢?

第一,苦和樂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二者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況且是苦是樂有可能還只是一種感覺而已,未必是真實情況。

第二,也是很重要的,給書稿挑出錯來,尤其是份量很重的差錯,你還寂寞乏味嗎?難道你不高興嗎?不覺得很有成就感嗎?

第三,更重要的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每天看稿,就是與知識打交道,增長見聞,其樂無窮啊!

第四,事在人為,自己完全可以驅使自己以此為樂,進而就可以變枯燥乏味為苦中有樂了。當然,要想得此效果,就得有個前提條件,就像電影《董存瑞》中所說,以苦為樂必須是“情心樂意的”,也就是心甘情願啦!

編校感悟:編校工作樂趣多

除了以上四點原因,書稿中也不乏很另類的笑料,它們足夠你開懷一陣子的了。如果不信的話,我們不妨一起“領略”一下——

① 在前言中作者先提到:“我們組織部分高校教師編寫了此書”,之後列出了參編教師的分工:“張x(xxx師範學院)編寫了...,史x(xxx市奮鬥小學)編寫了...”。

感覺這樂子真是大了去了!說好了參編的都是高校老師,怎又冒出個“低校”(小學)的呢?這不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嗎?

② 先提到“她結過婚,但沒有生育兒女”,可隔了若干頁,又說“作為一位母親,她...”

這可真逗啊!很想對作者說:你還能行不?

③“採用防寫技術,確保原文被簒改”

很想問作者,你到底是哪夥兒的?防寫為了被篡改?

④前面說“黃蓋點燃了船上的乾草後和土兵一起跳入江中游走了”,可之後再提此事時就變成了“黃蓋叫兵士點燃了大船上的蘆葦後一起上了小船逃走了”

前後沒有一處不自相矛盾的(誰點燃的,點著的什麼,如何逃走的),不覺得有趣兒嗎?

⑤”楊時拜於洛陽著名學者程顥門下。程顥死後,又將楊時推薦到自己的弟弟程頤門下。”

作者在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人死了與生前並沒有什麼兩樣!這不,程顥雖然死了,不照樣為楊時安排導師嘛,因而也就不可怕。真是夠冷幽默的了!

⑥“就近五年來司法考試的試題而言,考點基本相似,但是每年都有相當大的變化。所以,如何瞭解每年試卷考點的細微變化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基本相似”“相當大的變化”“細微變化”,到底變了沒變,作者已經說不清了。無語,只能苦笑了!

⑦“吳王夫差盲目力圖爭霸,絲毫不考慮民生疾苦。他還聽信奷臣的讒言,殺了忠臣伍子胥。最終夫差因此爭霸成功,稱霸於諸侯。”

吳王的種種惡行導致了最後的成功?既是極其荒謬、卻又是非常搞笑的結論。

⑧“林沖的娘子為給丈夫平反,來到冤鼓樓前,擊鼓鳴冤後欲自盡,卻被錦衣衛救下。”

明朝的“錦衣衛”救了宋朝的人?哈哈!聽過相聲“關公戰秦瓊”,想不到在書稿中又見到了其翻版。基本歷史知識欠缺,使得學術著作也敢玩兒穿越,真有意思。好玩兒!

⑨先說“包括四書五經在內的歷史文化,雖也流行時,但轉眼即逝、不留蹤影”,可在論證學習傳統文化的重要性時又用其作為依據:“《大學》一書開宗明義地指出...”

既然已經“不留蹤影”了,怎麼又能引用呢?這《大學》可是被作者自己貶的一文不值的“四書”中的第一部啊!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挖坑嗎?就怨不得別人嘲笑了。

⑩“中國古代歷史文獻記載了從公元前240年到1910年的29次彗星”

看到這兒不禁啞然失笑:這不扯嘛,1910年是古代嗎?

⑪他說完後,各國法官忍俊不禁地笑了。

筆者竊喜:作者真是多此一舉,都忍俊不禁了,還能哭嗎?

⑫作者先是對這位父親“很少鼓勵孩子,即使兒子做得非常好,也只是輕描淡寫地說:‘啊,不錯!’”的做法大加讚賞,可在另處又把另一孩子因壓力大而最終崩潰的責任完全歸於家長從來沒用“你真棒”的話語加以鼓勵。

作者前面支持“很少鼓勵孩子”,後面批評家長不鼓勵孩子。自己跟自己掐,這真夠 funny的,算得上相聲裡的“包袱”了!

⑬“學習了《為人民服務》這篇光輝著作,我深深地被鄧小平同志的家國情懷和赤子之心所感動”,而且“這種感動是發自肺腑、觸動靈魂的感動”。

真是“妙不可言”啊!我真想對作者說:請先別感動,《為人民服務》明明是毛主席寫的!待把文中的人物關係都搞清楚以後再發自肺腑、再觸動靈魂地感動也不遲!

⑭“魯迅有句非常著名的詩: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這種說法真是讓人都笑不出來了。還是一位同人的評價妙不可言:我懷疑莫非克家兄偷了魯迅先生的遺稿?

⑮“雷鋒最喜歡聽的歌曲是《唱支山歌給黨聽》”

這種說法與“雷鋒最喜歡的人物是郭明義”有異曲同工之妙了,真是多麼的荒唐可笑啊!

……

看看,我看稿時,時不時有這些笑料陪伴著,哪能感到寂寞呢?也就談不上什麼枯燥和乏味了,反倒是一種工作的動力了!

編校感悟:編校工作樂趣多

看得出,這些作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不知道自己寫了什麼。可我們做編輯的就不可以不知道了。如果我們也同樣不知道的話,到時候樂的就是讀者,苦的就是編輯了。

有鑑於此,對書稿中的這些笑料,我“受用”完了之後肯定要把它們咔嚓掉,使其不留痕跡,這就令讀者們失去了欣賞的機會,也勢必“剝奪”了讀者們笑的權利。這說起來還真有些自私呢,可我決計要執迷不悟的。

原因嘛,你懂的!

編校感悟:編校工作樂趣多
編校感悟:編校工作樂趣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