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的灭亡从何时开始就是注定了?

诸葛淙淙


蜀国的灭亡是有先兆的。首先要从蜀汉的鼎盛时期讲起:赤壁之战后,曹操元气大伤,一直退居北方。正好给刘备拓展地盘,扩充军备提供了良好的时机。随着刘备一步步夺取荆州,有了自己的栖身之地。开始某图益州汉中之地。在此过程中,也收获了一大批贤臣良将。待益州汉中收入囊中。刘备进位汉中王,分封群臣。此时应该是蜀汉是如日中天。

可以依旧逃不过盛极而衰的命运。关羽大意失荆州就是蜀汉开始衰败的转折点。关张二人身死,刘备意气用事,倾国之人力物力,大举征讨东吴,结果遭遇严重的滑铁卢。刘备败退白帝城,病重托孤。此时蜀国前期的能臣贤士,大多病故身死,导致人才凋零。治国兼征讨的重任全部压在诸葛亮肩上。虽然丞相文韬武略,但是终究难以以一己之力拯救大厦于危难之间。蜀汉的衰落灭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楚唯梦


自公元234年诸葛亮死后,蜀汉又延续了近三十年的时光。诸葛亮的后继者蒋琬辅政十二年,之后费祎辅政七年,这段时间的蜀汉内部还算稳定,外部也没有太大的压力。

要说蜀汉从什么时候开始注定要灭亡的话,我认为大概是从公元258年,也就是费祎被刺杀五年后,黄皓开始专政那一年。


费祎死后推荐陈祗,五年后黄皓专政

陈祗成为尚书令,加镇军将军之后,在朝中的势力已经超过了大将军姜维,并和宦官黄皓互为表里。陈祗掌管外朝(朝廷),黄皓掌管内朝(刘禅)。

公元257年,中散大夫谯周与陈祗展开“北伐是否继续”的辩论,谯周落于下风,一气之下回家写了“反动著作”-《仇国论》,并且在蜀汉很有市场。从这时候起,蜀汉各阶层就开始反思是不是应该继续支持这个战斗国家了。

公元258年,陈祗去世,黄皓总管内外两朝,开始大力排除异己。刘禅弟弟刘永一开始就被黄皓谗言所害,竟十几年见不到刘禅;排挤大将军姜维,将他逼到去沓中屯田避祸;扶持党羽阎宇,把持朝纲还不过瘾,连军权也要染指。


魏国司马昭、吴国薛珝、张悌都预言了蜀汉将亡

预言蜀汉将亡的三个人都是外国人,而蜀汉内部却还是载歌载舞,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要不就是党争不断,互相伤害。这就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了。

司马昭在公元262年决定伐蜀,当时朝廷群臣反对,只有钟会一个人鼎立支持,邓艾甚至数次上书不能伐蜀。可司马昭却敢一意孤行,是他胆子比别人大吗?不,是司马昭的见识比他们要远,他早就看出蜀汉亡国是必然的了。“蜀师老民疲,我今伐之,如指掌耳”。

而在更早前,吴国外交官薛珝在公元261年出使蜀汉,回国后就和吴主孙休说起蜀汉必亡的细节。“蜀主昏聩不清,大臣只求自保,入朝不闻忠言,经其野民皆菜色”。所以薛珝断言蜀汉离亡国不远了。

如果说薛珝还能亲眼看到蜀汉朝廷的混乱,那身处朝廷的张悌则是通过言论来断定蜀汉命运了。张悌与人辩论司马昭伐蜀时,对方直言司马昭肯定会失败,而张悌却说:“如今蜀汉宦官专权,国无政令,穷兵黩武且民不聊生,伐蜀肯定会成功的”。

结果也正如司马昭、薛珝、张悌三人的预料,从公元263年八月曹魏正式进军,仅仅两个月后刘禅就投降了邓艾,蜀汉宣告灭亡了。而这三人的预言,大抵都是由黄皓专权,祸乱朝纲开始的。


狐史首丘


阿呆认为:战略支撑点被破坏的那一刻,就注定了蜀国的灭亡。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制定了战略目标和实施方案。正是按照这个战略步骤,刘备才从一个刘表手下寄居新野的丧家之犬,到占荆州、取西川、夺汉中横跨三州的后起之秀。并称汉中王,达到了巅峰。这一切,都是按照战略步骤走的。

整个战略有一个关键的支撑点:外结好孙权。

这是个重要支撑,正是这个联盟的存在,才有了占荆州、取西川、夺汉中的胜利,正是这个支撑,才使刘备能真正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公元219年七月,也就是曹操汉中撤兵的同时,关羽发起樊城之战,主动进攻曹仁。

这个战争也无可厚非,曹操汉中兵败,士气低落,蜀军刚好士气大振,打一仗也是对曹操的打击。

但是,关羽在这场战争中,犯了个致命的错误。在关羽看来,这是件小事,正是这件小事,注定了成了蜀国的灭亡。

关羽打了个大胜仗,水淹七军,斩庞德,降于禁,威震华夏,风光无限。

关羽太骄傲了,居然派手下士兵去取了“湘关米”。

什么意思呢?关羽以围困樊城缺粮为由,去把孙权的湘关地区的谷子给割了。

说白了。关羽抢了孙权的军粮。

打人不打脸。原本是兄弟,尽管有矛盾,但由于要共同对抗曹操,孙权一直忍着关羽。不还荆州三郡,孙权忍了。不结儿女亲家,骂“虎女焉能嫁犬女”的侮辱,孙权也忍了。但是,抢人家的军粮,这是大忌,是军事挑衅,是用鞋底子扇孙权的脸。

孙权再也忍不下去了。孙刘联盟破裂了。

这个战略的支撑点没了,引起了一系列的后果:荆州被偷袭、败走麦城关羽身亡、张飞为报仇身亡、刘备发起夷陵战争大败、身亡白帝城……

从此蜀国从巅峰,走向苟延残喘的艰难求生的境地。

所以说:关羽夺“湘关米”的那一刻,就注定了蜀国的灭亡。


阿呆梦话


任何政权的存在,都是经历如抛物线一般的由弱到强,由强到顶,由顶转弱,直至灭亡的完整过程。

三国之前的东汉,由光武帝刘秀开创,到明章二帝达到顶峰,汉和帝后开始走下坡路,直到汉献帝时代,天下大乱,开启了汉末三国时期长达近百年的乱世。



同样,刘备建立的蜀汉也不例外,刘备自赤壁之战后,逐渐开始崛起,先是占据荆州四郡之地,后借来南郡,西征益州,北取汉中,势力达到顶峰,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逐渐衰弱,直到灭亡。

而造成蜀汉开始走向衰弱的标志事件就是:关羽失荆州被杀,导致蜀汉势力退出荆州,蜗居益州之地,并导致两年之后的夷陵之战,由于刘备大败,蜀汉精锐覆没,蜀汉国力一落千仗,再也无力对外发动战争,从此以后,蜀汉就注定了要被灭亡。



关羽失荆州,导致蒸蒸日上的蜀汉势力发展止步于荆州,失去与魏国对抗的实力,沦为三国中实力最弱小的政权。

关羽失荆州,如蝴蝶效应般导致蜀国的一步一步的衰弱,首先引发了夷陵之战,接着导致南中叛乱,被诸葛亮平定,到诸葛亮北伐时,弱小的蜀国由于接连失去荆州力量和益州精锐,在北伐中诸葛亮没有占到太大的便宜,诸葛亮凭个人能力,勉强维持蜀汉的鼎立,到诸葛亮去世后,蜀汉继续走下坡路。



诸葛亮去世后,魏国忙于内部一系列的的权力争斗,无瑕顾及蜀汉,等到魏国政权被司马氏父子稳定下来后,就发生了魏灭蜀之战,蜀汉的灭亡虽说是后主刘禅的投降,倒不如说是实力的不济、人才的萎缩、政治的腐败,而这一切都是从关羽失荆州开始的。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那肯定是从建立之日起,便已经注定这个政权早晚灭亡了。

什么原因,也很简单呀,历史的必然呗。不要说蜀汉这么一个小小的偏安一隅的割据势力了,就算是它一直想要复兴的大汉(无论东西汉),或者说后来的大唐,不管建立之时或者建立之后多么繁荣,多么强大,从它们被建立之日起,就已经注定它们衰亡的命运了。

原因也很简单,有兴必有衰,每一种事物都是有它的生命期的。小到只有一天生命的蜉蝣,大到似乎无穷无尽的宇宙,都有自己开始的时间,也有自己结束的那一天。

古代的王朝也是如此,大凡创世之君,都是在军事和政治上有很高的能力,这是不用怀疑的。王朝在此人的带领下被创立起来,又在此人的带领下走向基本的稳固,之后,皇帝的尊号和至高无上的权力被他们当做私产,传给了和他又直接血缘关系的后代。然而,我们知道,虽然王朝的创立者我们大多可以冠以“英雄”或者“天才”之名,但是,英雄的后代很可能是狗熊,而天才的后代也可能是什么都不会笨蛋。当最高权力沦落到这些人的手中之时,他们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兴趣去更好的掌握和利用这个权力,从而让他手底下的一些人享受到了这个权力,最终导致权力的滥用。

我们知道,在古代的社会里最高权力根本无法得到制衡,因而当权力被滥用时造成的危害也最大。在权力逐渐丢失的过程中,或者因为权力滥用而导致的社会矛盾加剧的过程中,这个王朝也便走到了尽头。

蜀汉当然也逃脱不了这个命运。它自身本来就是三国时期割据势力中的一个,而且还是实力比较弱小的一个。本来刘备夺得汉中之后他的阵营也逐渐强盛起来,但之后先是关羽大意失荆州,之后他自己倾全国之兵讨伐吴国,又在夷陵吃了败战,把自己大半辈子辛辛苦苦积累下来的家底都几乎败干净了。从这时期,蜀国便已经加快了自己衰亡的速度,而即便如天才人物般的诸葛亮,在几乎全盘掌握了蜀国的政权之后,费尽全力,也仅仅为它延续了近四十年的时间,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绩了。至于刘备的继承人刘禅,我们更熟悉的是他的小名——阿斗,当然,随之也会想起“扶不起的阿斗”这句俗语。刘禅资质平庸,也无法做到全盘掌握朝局,他一生中做的做好的,莫过于遵循他老爹刘备的遗嘱:百分之百地信任诸葛亮,并且心甘情愿做一个傀儡皇帝,享清福。

所以我们说,不仅是蜀汉,任何王朝从建立之日起,就注定他们必然灭亡。不用怀疑,这肯定是对的,要不然或许现在我们还在汉朝或者说秦朝的统治之下呢。

(全文完)


小文章大视野


刘备取汉中,自立汉中王

刘备击败了曹操,取得了汉中,自立为汉中王,这件事情标志着刘备集团正式拉起了大旗!蜀国正式登上了三国的舞台!二爷作为刘备集团的二把手,镇守着蜀国的起家之地——荆州!但是荆州是东吴的眼中钉肉中刺,关于荆州的事项,我在前面文章里面已经写过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一下。蜀国成立后,司马懿开始出计谋,让吴蜀相争。孙权一面约曹操夹攻关羽,一面派人去探二爷的口风,使用的方法就是——联姻!二爷没有答应,这就让孙权没有了退路,决定攻击关羽!

关羽大意失荆州

其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先是攻樊城,然后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可惜被吕蒙抄了后路,直接丢了荆州,败走麦城被杀。二爷被杀后,刘备起兵报仇,没想到张飞又被杀,自己带兵也被陆逊烧光,多亏了诸葛的八阵图救了一命。桃园结义三兄弟归西,蜀国战斗力锐减!自此开始衰败,直至灭亡!

我们假设关羽不是那么的决绝的拒绝联姻,不要骂孙权,那么孙吴未必会杀了关羽,关羽不死的话蜀国战斗力是绝对强劲的,所以我认为关羽拒绝孙权的联姻导致了后面事情发生的必然性,破坏了诸葛的规划,后果极其的严重!

以上是我的个人看法,大家看的出来图片里面是哪两件事情吗?


Hardy


蜀国其立国之方略可见诸葛亮隆中对,虽《三国演义》是小说体裁,但隆中对亦见于正史《三国志·诸葛亮传》,确是事实,于后事也多有印证。



其核心内容如下: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若跨有 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文字流畅大气,为古来名章,但仔细分析,其中多有可商榷的地方,如下:

1、高祖非因益州而成帝业,公元前206年,刘邦封汉中王领巴蜀和汉中,但其实他在四川待了不到两个月就复进入汉中,并没有在蜀地经营。且益州进汉中要过剑阁,运输极不方便,纵有资材也难运输。


2、秦川之百姓恐难以迎将军,此时,中原丰庶之地皆为曹魏所占,且曹操北拒匈奴,统一北方,给饱经战乱的北方人民休生养息的机会,自董卓入洛阳后,东汉做为政权己灭亡了,天下不值久矣,更遑论刘皇叔之名号自说可以,难以号令天下。

3、稳东吴而攻秦川,战略上也有问题,虽然蜀国弱小,好像只有联吴攻曹一条路,亦或诸葛亮视曹操为汉贼,欲除之后快。但实际上,从益州攻秦川,基本没有胜算,线路长,路途险峻,人心不属蜀,后勤难以战地供应,全靠益州提供。而且魏国以逸待劳,从后面六出祁山来看,每一次,都受后勤制约,一旦粮草出点问题,必须马上班师。



虽然益州肥沃,但人口众多,难以再供养更多战备,所以自古蜀地最多只能自安,无法形成大跳板。且蜀国将相为外来势力,必然与本地人有冲突,刘备死后,以李严为代表的原蜀地官员和本地士绅对诸葛北伐多有掣肘。

如要扩大领土,壮大实力,其实只有向长江流域发展,顺江而下,经营好荆楚之地,战线前移,北可入襄阳,东可出吴楚,南可至百越。这样才能真正形成三国牵制局面,否则,以益州之有限力量,攻则国穷民蔽,难以持久,守州安以现状,守以待毙。



而且就从刘备看来,并不赞同或未遵守这个方略,否则不会因关羽之死而进攻孙吴,其实关羽只是一个幌子,取吴地是真,刘备是政治家不会这么冲动,只不过因为能力有限,给陆逊钻了空子,使这一战略意图没有实现。


综合看来,诸葛亮采取的战略客观上把荆州削弱了,益州之力,要么以荆州为跳板取吴楚,要么以秦川为跳板取中原,难以两者为之,如取秦川,荆州必然削弱,吴也视之眼中钉,必夺之,关羽就是因之而死,而且从中国长期发展态势来看,北方的经济中心南移的态势当时已然清晰,诸葛死后不到30年,随着东西晋、南北朝,长江己然成为真正的国境线了,长江,成为多少王朝可以凭据的天堑。

所以,蜀的灭亡,起于隆中对。如能以诸葛亮之才,经营益州和荆州,互为倚仗,待东吴有变,顺江而下,纵不能恢复中原,划江而治却有可能。当然,我也只是做事后诸葛亮,理不当足论。


正其居


这个问题其实早见端倪,得到西川的时候就已经有苗头了,最后刘备兵败猇亭,正式奠定了以后蜀汉的灭亡。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知道,诸葛亮是以法为核心,依法治军,依法治蜀,这是他的主导思想。我们也知道当时西川的政权实际上是有三股势力,实际掌权的是刘备带来的荆州势力,第二种势力是刘璋到西川所带来的一批人,最后才是当地士族。

士族是什么?就是本地土著势力世代为官,不管你有没有能力,只要是士族的人就能做官。

那么现在我们再把西川比做一块蛋糕,一切就明白了。本来是士族所有,刘璋来了,分了一半,刘备来了,只剩一点。所以他们一定不高兴,一定有意见。影响他们的利益。另外诸葛亮北伐,钱粮哪里出?士族土豪,你说他们意见大不大?

这样就导致了蜀汉政权内部不稳,不团结,而诸葛亮为了团结内部,实行了攘内先攘外的方针,以北伐来团结内部。一致对外。

另外包括最后曹魏打到家门口,蜀国一片投降声,要么投降曹魏要么投降吴国。为什么都要投降呢?因为曹魏的政策对士族友好啊,蜀国投降以后也是一直蜀人治蜀。

当然了,蜀国灭亡也有很多原因,比如后主昏庸,宦官弄权,等等。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刘备建立蜀国的根基不稳,内部矛盾较大。这是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


中外历史名人馆


三分天下己是刘备上限。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表明:占领荆州与蜀国,待天下有变,两路出兵北伐,可成大业。核心是等天下出现重大变化,才有机会,否则能守住三分天下就不错了。

后面大变的是蜀国,庞统,法正早亡,关羽失荆州,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成就自己千古名声,不负刘备重托,六出祁山,孤军北伐,不注重休养生息,更是消耗国力。若非早死,蜀国亡国恐怕还会提前。



蜀中快客


谢谢!关羽失去荆州后,使诸葛亮当时在出山时,隆中对的战略失去主要的支撑。当初曹操征汉中,大军早到了前线,却没有开战。原来南阳这边出现的反叛,据说是关羽策划的。曹操正是担心襄阳这边有战事!从而看的出荆州的战略地位对蜀国是多么重要。如果荆州不丢,关羽在守。那么诸葛亮出祁山,两面同时出击,或许可图!可惜的是荆州已失去,加上刘备急着报仇,夷陵之战失去了不少兵马,加上刘备为去世!蜀国全靠诸葛亮的智慧,已经无力回天了!所以说荆州的失去注定了蜀国的灭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