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大战已经爆发,斯大林为何还要处决心腹爱将巴甫洛夫?

军武小咖


前苏联的领土范围大,两千多万平方公里,按说这么大的领土面积,多少人羡慕呢,这要是大草原遛起马来,那还不得可劲跑想怎么跑怎么跑。(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于是当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时,德军集结近两百个师五百多万人、五千架飞机、四千辆坦克、五万门大炮、二百艘军舰,气势汹汹扑向前苏联军队的时候,前苏联军队扑街那叫“扑”的一个漂亮啊。

在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如水银泄地一般的往后退,此时前苏联军队的西部方面军司令巴甫洛夫,还蒙在鼓里呢,被人打了还浑然不知,等他反应过来,前苏联军队的五十多万人已经被包围。


好在希特勒的战线拉的够长,包围圈难免有不严实漏风,巴甫洛夫的五十多万人好赖跑出来了二十来万。但不得不说这是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换来的结果,比之英法进行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有过之而无不及,给你那么多人,仗打成这样,巴甫洛夫蒙在鼓里,但斯大林却是个明白人。

这不是不禁打,而是根本就没打,更何况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仗打的它不在于士兵,主要还是在将帅,从斯大林后来下的命令就可以看出来,他对巴甫洛夫不满意的地方――不抵抗就撤退枪毙、没有抵抗意志枪毙。

为什么说这个话,很明显这是巴甫洛夫提供的前车之鉴,而且西线被打的稀里哗啦,巴甫洛夫负有不可退却的责任,枪毙巴甫洛夫是敲山震虎之举,最终定的什么“通敌卖国”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把士气捡回来,这就是处决巴甫洛夫的原因所在!


历史三日谈


因为战争把一切假象都撕裂了,巴甫洛夫正好就是这个假象。

巴甫洛夫是20世纪30年代苏军中屈指可数的几位名将,也是斯大林最欣赏的两位战将之一,另一位是朱可夫,并且是公认的苏联头号坦克战专家,斯大林对他的倚重甚至超过了朱可夫,一直担任苏联战略地位最重要、武器装备最精良的军区。对于军队来说,战争是检验军队的唯一标准,和平往往是最大的腐蚀剂,不幸的是,巴甫洛夫被和平年代给腐蚀了。

和无数被和平生活腐蚀的其他将帅一样,巴甫洛夫也掉进钻营关系、利益输送、曲意逢迎这样的怪圈。他把最高统帅斯大林视为有知遇之恩的人,一切为最高统帅之命是从。1937年3月大清洗运动开始后,苏联“大纵深理论作战理论”的提出者图哈切夫斯基元帅被清洗,作为图帅得意弟子、刚从西班牙战场回来的坦克旅旅长巴甫洛夫秉承最高统帅斯大林与“西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者划清界限”的指示,匪夷所思的抛弃了自己长期研究坦克战和实验新型兵种的成果,并且向斯大林和苏联军事最高当局递交了一份报告,结论是利用大规模坦克集群奔袭不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所以坦克军的存在价值不大。于是,巴甫洛夫又干脆建议取消已经组建的坦克军编制,把坦克作为支援步兵的武器,不再作为独立兵种。

用现在的话说,巴甫洛夫这种做法是典型的“快速领会领导意图”、“与上下级沟通能力强”、“协调能力强”。

但是很快到来的苏德战争,德军用大规模坦克集群作为主要突击力量的闪击战很快让苏联尝到了苦头,让斯大林感受到自己是被巴甫洛夫给骗了。

巴巴罗萨行动开始后,德军两个装甲集群数千辆坦克、装甲车如同两只铁钳,五天之内推进400公里,一下子就把巴甫洛夫指挥下的苏军最强大的一个战略军团—西方方面军几十万大军给围住了。而不知大难临头的巴甫洛夫居然还在“快速领会领导意图”——遵照斯大林的指示命令一线部队全面反击,迎着德军步兵前进的方向冲锋。直到斯大林通过6月30日德国电台中听到西方方面军被包围的消息后这才下令巴甫洛夫后撤。不知道巴甫洛夫是真不知道自己被合围还是得知以后没有接到最高统帅后撤的命令,反正就是原地不动。无论是哪一个,都是作为高级指挥员严重失职的表现。于是,西方方面军30万官兵被德军俘虏,2500辆坦克、1500门火炮成了德军的战利品。

愤怒的斯大林直接派飞机到明斯克的西方面军司令部把巴甫洛夫接到莫斯科,送上军事法庭,以“惊慌失措、指挥无方”为由将其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大将军威武K


杀一儆百,以儆效尤。

苏德战争爆发之后,苏军几乎一溃千里,也许这是用人之际,但是斯大林依旧是毙了八个将军,其中就有大将巴甫洛夫。很多人都费解,为什么要杀巴甫洛夫,为巴甫洛夫申冤。其实,斯大林当时完全有理由,而且有必要杀掉巴甫洛夫。

枪决巴甫洛夫是斯大林的决定,那么我们就先看下斯大林这个人。斯大林的名字就是钢铁的意思,而且这个人名字和人一样,都是强硬派,而他的强硬,也救了苏联。斯大林的大儿子雅科夫被德国人抓了,而斯大林几乎就是不为所动,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个人的内心比什么都坚定,动摇?不可能。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赫鲁晓夫的儿子因为犯罪被送上前线,赫鲁晓夫求情,结果被驳回了。开玩笑,老子儿子都在德国人手里呢,你儿子上个前线怎么了?

这就不难理解,斯大林杀掉巴甫洛夫的原因了。我们先看巴甫洛夫究竟都犯了什么事。德军入侵的时候,巴甫洛夫作为西方方面军司令员,他的任务就是迎击来犯的德军,结果呢,三天时间,50万苏军被包围,明斯克被德军轻而易举拿下。

而且,这个时候,巴甫洛夫居然没有执行斯大林下发好几天的命令。斯大林这个时候还找不到巴甫洛夫了,铁木辛哥和朱可夫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巴甫洛夫找到,找到之后,巴甫洛夫居然对前线战况一无所知。这不就找死呢么,本来被寄予厚望,然而这巴甫洛夫简直让斯大林失望到了极点。


巴甫洛夫可能有些冤枉,对于近现代的战争思路不明确,面对德军的装甲部队,完全不知道怎么打。但是,巴甫洛夫的失败,绝对是给火上眉梢的斯大林又浇了一桶油,辛辛苦苦筹建的西方方面军,44个师,直接断送在了巴甫洛夫手里。

斯大林给巴甫洛夫定罪是“通敌叛国”,这就比较过分了。巴甫洛夫并没有通敌,罪名不过是斯大林强加的。也不能说后来给巴甫洛夫平反了,就说巴甫洛夫冤枉,之所以平反,是另一方面原因了。

可以这样说,巴甫洛夫地位非常高,但是,没有使用价值了。他在前线打的一塌糊涂,完全说明了,他根本就打不了这样的战争。这个时候,斯大林毙了巴甫洛夫,也是合情合理,打了败仗,失地千里,断送几十万苏军,这罪名就可以毙了。再者,巴甫洛夫军衔之高,杀了他完全可以震慑苏军其他将领。


巴甫洛夫,说他冤枉,也没什么太大毛病。只不过,苏联当时的形势,就被他赶上了。也正是杀了他,警示其他人,随后斯大林签署的一系列命令,也都是威严震慑,一步也不许后退,极大程度的激励了苏军的士气和欲望。


御史三大人


在二战战场上,苏德之间的较量完全体现出了二战不同于以往的全新局面。在苏联方面,刚经历了一番复杂的内部斗争,很多军队高级指挥官被枪毙和撤职,此时的苏军,名将和有经验的指挥官已经不多了。在留下来的人里,就有当时驰名世界的元帅级将领巴甫洛夫。

他之所以出名,主要是它精通苏联的装甲坦克战术体系,提出了苏联陆军的很多作战套路。同时他跟斯大林的关系也很好,斯大林很倚重他,让他担任西线主力苏军的统帅。结果苏德战场一开局,苏军惨败,斯大林盛怒之下,处决了巴甫洛夫。其实苏军开局的惨败,斯大林自己也有很大责任。

巴甫洛夫曾经是一个很有思想的军事将领,提出了不少大胆的陆军作战方案,部分内容吸收了美欧军事理念。但苏联当时对美欧的很多东西持高度排斥态度,谁要是总学习美欧的东西,就可能被认为有叛离苏联的倾向。巴甫洛夫和其他将领一样,都不敢太多借鉴对手的军事思路,最终造成军事思想的落后。

其实德国在欧洲所向无敌的时候,苏联方面就感到了担心,巴甫洛夫也多次给莫斯科提建议,希望加强对德军的监视。斯大林对此保持谨慎,担心引发两国冲突,所以西线的苏军似乎总是给人感觉准备不足。

结果德国人的坦克部队突然就打了进来,让苏联猝不及防。巴甫洛夫在面对势如闪电的德国军团时,一时之间也慌了手脚,缺乏通盘考虑。坚持把主力安插在错误的位置,给了德国两路迂回包抄的战机。同时巴甫洛夫不敢自作主张,也错过了撤退的良机。最终让苏联损失了几十万精兵,斯大林感到非常失望。为了敲山震虎,激励其他苏军将领浴血奋战,下令处决巴甫洛夫。

其实,巴甫洛夫的悲剧,一方面是他自己应变能力不够,另一方面也是形势变化太快,德军的来势如海啸一般凶猛。斯大林也反应不及,于是借用处决打败仗将领这件事,来稳住国内的局势和人心。就跟曹操借用杨修的头一样。


兵说


斯大林处决自己的心腹爱将无非是为了敲山震虎,警告其他苏军将领,而且从斯大林干脆利落的处置中也足以看出他对巴甫洛夫的失望与愤怒!在短短数天之内,西方面军的数十万大军被德军全歼,作为司令的巴甫洛夫确实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苏军的失利也不能全怪他一人,苏军最高统帅斯大林也需要为此负责。



在战争爆发前,德军的异动已经被察觉,但斯大林依然固执己见,拒绝向前线部队发出警报,致使苏军一再错失良机。巴甫洛夫也曾数次向莫斯科汇报德军的异常动向,并请求允许部队进入野战工事,然而他得到的答复依旧是:这可能招致德军寻衅,不能进驻野战工事。在斯大林错误的命令下,苏联边防部队根本没有做好准备,以至于当战争爆发时大部分苏军士兵还都在训练场上。由于斯大林的大清洗运动已经让苏军将领养成了靠指示打仗的习惯,对最高统帅部的命令巴甫洛夫自然会言听计从。

巴甫洛夫虽然被誉为“苏联的古德里安”,但他对坦克战的理解却远不及古德里安,甚至可以说他完全辱没了“坦克战专家”的头衔。在巴甫洛夫的理念中,坦克部队并不能独立作战,只能配属步兵支援作战,而这一观点直接影响了苏联坦克战的发展。对新战法理解不足或许还情有可原,但他在战场的表现则让人根本无法理解!



战争开始前,巴甫洛夫将部队一字排开部署在比利亚斯托克突出部,妄图以深沟高垒阻挡德军的进攻,而这不仅给德军两翼包抄的机会,也让苏军丧失了纵深防御的机会。德军发动突袭后,巴甫洛夫表现得更加差劲,他无法看透德军的意图,更不知道如何组织反击,最后他干脆放弃了对方面军的整体指挥,反而跑去指挥一个军。当最高统帅部向他询问战况时,他对自己的部队竟然一无所知!巴甫洛夫的无能让苏军变得更加混乱,最终也彻底葬送了整个方面军。



对于西方面军的惨败,巴甫洛夫的确需要担负指挥不当的责任,但斯大林也需要对此负责,因为受大清洗运动的影响,巴甫洛夫的升迁过于迅速,以至于他根本不具备足够的能力来适应他的职位。如果再考虑到斯大林所犯的错误,在枪杀巴甫洛夫这件事情上也确实会让人认为他有甩锅的嫌疑。总之,作为西方面军最高统帅因指挥不利而被枪毙,他一点也不冤,但如果把责任都扣在他的头上,巴甫洛夫确实冤!


看更多军事资讯,请关注战情解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战情解码


苏德战争前期,德军装甲部队长驱直入,几乎是出入无人之境。因苏军西部集团军战略位置重要,其规模和装备在苏军中都属偏上的,但战争开始后,一触即溃,竞成了毫无战斗力的乌合之众,德军大踏步向苏联国土纵深挺进,在较短的时间内占领苏联西部首府明斯克,苏军损失22个步兵师,7个坦克师,6个机械化旅。如果说德军创造了战争史上"闪击战"的奇迹,不知苏军西部集团军算不算的上战争史上溃败之最?因双方交手只用了一个星期。而这一败绩的直接责任人就是苏军西方面军司令员一巴甫洛夫大将。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斯大林和最高统帅部是通过收听德国电台广播,得知西方面军被全歼的消息的,斯大林打电话给朱克夫询问情况,朱克夫费了很大的劲才联系上巴甫洛夫,问德国的广播是不是真的?但作为西方面军司令员的巴甫洛夫,对自已部队的位置和战场情况一无所知,称早己失去联系。鉴于当时的严峻情况,朱可夫只能如实地向斯大林进行了汇报。震怒之下的斯大林,下令召回巴甫洛夫后,枪决了包括巴甫洛夫在内的四名将军。

虽然此举虽没有明显止往苏军的败势,但战场有效的阻击战越来组织的越多,撒退己不在是高级将领的选项。如同斯大林以国防委员名义下达的命令中指出的:"……。我警告,无论是谁,如果违背军人誓言,忘记祖国的责任,玷污战士的崇高称号,表现懦弱和惊慌失措,擅离战斗岗位及未经战斗即向敌人投降,都将受到军法最严厉无情的惩罚。此命令向团级以上指挥员传达。"

有人说这件事和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拿山东军阀韩复渠开刀差不多,也许斯大林和蒋介石都有震摄高级将领方面的考虑,但并不能相提并论,巴甫洛夫在战争之前一直深受斯大林赏识,这一点我们从他的履历中能看的出来;而韩复渠在国民党军队中属地方派系,西安事变斯间,又做过对蒋介石不利的事情,当时的情形,后退跑的比韩快的国军将领大有人在,无论如何蒋介石也难撇清消除异已的嫌疑。





王洪涛6807


巴甫洛夫是当时苏军西方面军的司令员,他的方面军在德军一开始的突袭下就陷入了混乱,巴甫洛夫就失去了对部队的控制,他的司令部甚至需要从德军的广播中来获取前线的战况,最终西方面军的主力在明斯克的合围圈中被歼灭,超过30万人被俘,这是东线第一场大规模的合围战,作为司令员的巴甫洛夫显然难辞其咎,最终以叛国罪被执行枪决。


巴甫洛夫当时能担任西部特别军区的司令员显然是深受斯大林重视的,因为巴甫洛夫参加过西班牙内战,被认为是拥有现代化战争经验的将领,在实战经验严重不足的红军军官团中,有实战经验的将领是非常重视的。而且当时巴甫洛夫还是坦克兵将领,曾任红军装甲坦克局局长,在西班牙内战中也是负责的坦克部队的实战试验和研究,这在苏军将领中更是不可多得。巴甫洛夫该获得过一个言过其实的绰号“苏联的古德里安。”

凭心而论,战争初期西方面军的惨败不能归咎于巴甫洛夫身上,他的方面军的防御地域本身就是一个向前伸入的突出部,很容易遭受合围,加上德军在中央方向上的兵力又是最强大的,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战神”朱可夫也难以控制局面。所以以巴甫洛夫所犯的错误来说,罪并不致死。

当时的西部苏军可以说是完全被德军的闪电突袭打蒙了,从上到下一片混乱,许多军官甚至是高级军官出现擅离职守,抛弃部队逃跑的现象,斯大林必须采取强硬的措施来杜绝这种混乱,重振苏军的士气。对于这次严重的失败只能是归咎到部队的指挥员身上,而不是苏军本身的战斗力上,斯大林要让苏军士兵明白,德军是可以战胜的,失败只是由于指挥员的无能而造成的,而不是苏军士兵的原因。同时也是为了震慑苏军各级指挥人员,连巴甫洛夫这样的高级指挥员都会因作战不力而遭到处决,这会让苏军指战员明白除了全力抵抗毫无其他出路!


战略论


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斯大林枪毙了几百个作战不力的少将以上军衔的指挥官,巴普洛夫只是其中一个。

苏联西方面军的覆灭要追究于斯大林,因为他的专职独断,自以为是,不听取下属的正确意见,给了德国的装甲兵团可乘之机。巴普洛夫说到底还是斯大林的替罪羊,巴普洛夫虽然是个司令,但是要受最高统帅部的指挥,苏联西方面军的兵力部署几乎都是最高统帅部决定的,巴普洛夫不敢随意改变最高统帅部的部署。最高统帅部的负责人就是斯大林。

其实在战争期间,巴普洛夫也数次向斯大林提议撤退,避免被德军包围。但是斯大林就是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就是让他与德国的装甲部队硬碰硬。没有最高统帅部的命令,巴普洛夫不敢让军队撤退,最后,苏联三个集团军都被德国的装甲部队吃掉。

三个集团军,几十万人,说没就没了,斯大林必须杀掉巴普洛夫,才能给群众,给奋勇作战的官兵,给那几十万冤死的生灵一个交代。


陪伴Loveflower


说到巴甫洛夫大将,可以称得上”火箭式”的明星将军。苏联最早的两个坦克团长之一(朱可夫是另一个),参加过西班牙内战,坦克指挥优秀。参加过苏芬战争,40年6月起任白俄罗斯特别军区(同年7月易名西部特别军区)司令。1941年获大将衔。

这样一位明星将军,在即将爆发的苏德战争中做了哪些事让统帅部感到无比的愤怒?

1.战线问题。由于参与肢解波兰,苏联的国土线向西延伸出去,原有的斯大林防线就不在一线上,造成了前线与原防线间有很大的区域无稳固支撑堡垒。而出于对德军不过度刺激上的考虑,统帅部不允许在国境线上构筑永备工事堡垒,这就造成了各级指挥员的麻痹大意。

2.人员调配问题。边境应以有有效防御、防守待援为主要思想,而红军的战斗模式是”进攻、进攻、再进攻”,没有采取防御措施(事实证明防守大师不太多,朱可夫算一个,莫德尔算一个,其他的都成色不太足)。”韬光养晦”已做足了,但却忘记了后面还有一句:”有所做为”。前线无支撑点,却把空军战机集中在前线几个机场(苏联军事理论还是靠前的,空军单独成军了),战前被敌人侦察的一清二楚,造成战后几小时就被完全消灭了。失去了空军,弹药补给不足,进攻还是防御,完全乱成了一锅粥。

3.指挥问题。明明就在41年上进行的红军演习中,朱可夫的蓝军用几乎后面德军相同的战法分隔并合围了巴甫洛夫的红军,给他的教训却是:朱可夫不遵守演习预案,胡乱更改演习方式。就是朱可夫个人主义的表现,没有达到原来的演习效果。战争爆发后,西方面军(西部特别军区改编〕的空军在第一天就被基本消灭。一星期后德军攻占明斯克,西方面军大部被合围。而在这一星期中,作为方面军司令员的巴甫洛夫始终没能有效的指挥下属部队。以致要了解情况不得不去收听德国广播。巴甫洛夫完全慌了神。竟跑到一个集团军里去,等于放弃了对方面军整体的指挥。加剧了混乱。

4.坦克应用问题。参加过西班牙内战,回国后担任红军汽车坦克装甲兵总监。他错误的接受了西班牙内战的经验,认为坦克部队无力单独进行战斗,只能支援步兵。(其实这只是T26那样的轻型坦克防护力太差的结果,他却以此否定了所有坦克〕导致苏联将早已组建的机械化军解散。T34已于1940年9月开始在哈尔科夫坦克厂生产,但没能有效装备部队,没能集中形成战斗力。

5.应变能力。不可否认,只要有明确的命令、明确的目标、足够的时间,巴甫洛夫大将是能称职完成任务的。战略要地即使不派虎将把守,也该派犬将,竟然派一头猪来把守。那么应变不足就会惊慌失措,造成整个方面军的恐慌。就拿他不在方面军指挥部待着,跑到集团军去,就令人气愤。无论是想投降还是消极应对,都是不可原谅的。

巴甫洛夫大将是和平时期的明星,但一遇到突如其来的大规模战争,心里准备不足。一味靠上级来获得目标,缺乏对战争总结及再认识。这种居高位而行低能的三好学生,必被历史打回原形。








maxskill


1941年6月22日,“巴巴罗萨计划”启动,德军出动数百万大军,从南至黑海、北起波罗的海的2880多公里战线上,发起对苏联全境的进攻。

其中,中央集团军群冯·博克元帅手下大将古德里安所部第2装甲集群,仅数天时间,就快速突破苏军3个集团军的防线,挺进纵深达数百公里,西方面军司令巴甫洛夫惊惶失措,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很快陷落敌手,导致苏联西部国门处于崩溃状态。

总参谋部朱可夫大将,好不容易在第13集团军司令部找到巴甫洛夫,从双方电话交流中,巴甫洛夫对西方面军现状稀里糊涂,且指挥极其不力,在极危险的局势下,朱可夫感到巴甫洛夫已不能胜任方面军司令职务。

鉴于原西方面军司令员巴甫洛夫指挥不力、擅离岗位、全军群龙无首、土崩瓦解、大量武器和仓库落入德军之手、丢掉了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给西方面军造成巨大损失等,斯大林决定将巴甫洛夫等西方面军高级军官逮捕,并交军事法庭审判。


巴甫洛夫,陆军大将军衔,身为西方面军司令,临战却惊慌失措,无心恋战,没有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和撤退,必须替明斯克城丢失,以及西方面军的巨大损失承担战场责任。

1941年7月22日,德军发起巴巴罗萨行动一个月的日子,担任西方面军司令员仅8天的甫洛夫以“胆怯动摇、渎职、指挥无方“的罪名被军事法庭终审宣判剥夺军衔、立即执行枪决。

苏德战争暴发不久,就枪决陆军大将,一时震动了整个苏联军队,巴甫洛夫是卫国战争前为数不多的五名大将之一,生前曾任骑兵团长、机械化团长和旅长,苏联装甲坦克部部长,是和朱可夫齐名的苏军高级将领。

其麾下的白俄罗斯特别军区,后易名西部特别军区,有第3、第4、第10三个集团军,含24个步兵师、12个坦克师、6个摩托化师、2个骑兵师。

但即便如此强大的军队,却被德中央集团军群切割成各自为战的三部份并予合围,关健时刻,巴甫洛夫在第13集团军,而不在总指挥部,一星期中,作为方面军司令始终没能有效指挥下属部队,以致要了解军情不得不去收听德国广播,导致西方面军65万大军陷入绝境,确实是极大的讽刺。

研究了十几年坦克的巴甫洛夫,竟然不相信坦克兵团的威力、特点和精髓,这真是苏联西方面军的悲哀,而巴甫洛夫本人也承受了轻视坦克部队的后果,不是死在战场,是以一个军人最为屈辱的方式被枪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