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武士與忍者,有什麼區別?

在日本,有著諸多對外人產生強大吸引力的特殊職業,比如武士和忍者。那麼,兩者有什麼區別呢?實際上,從嚴格意義上講,武士和忍者是不能放在同一地位相提並論的。我們先來看看武士這個職業吧。

約公元九世紀中期,隨著日本莊園經濟的產生,圍繞土地與土地上的利潤,莊園主之間保衛與擴大莊園的矛盾,莊園主與官吏之間的矛盾,莊園主與莊民之間利潤分配的矛盾,方興未艾。尤其是涉及莊園生存利益的,成為不可調和的生死存亡之爭。

日本武士與忍者,有什麼區別?


但是,當時的日本還沒有一個統一而強大的中央政權來解決矛盾。於是,一些地方領主開始建立保衛自己的私人武裝,並利用其擴張勢力。神社和寺院也組建起神人、僧兵等穿袈裟的武裝團體,利用神權和武力爭奪世俗社會的土地財富。這些“私人”武力組織起來後,地方武力衝突事件急速上升,如武力侵佔公領,對抗國司干預和限制的暴力活動。而國司、郡司等朝廷官員為了保護自己的權益與維持地方治安,也組織起自己的私人武裝力量。就這樣,從莊園和公領土地上誕生的武士,逐漸取得合法身份。

可見,武士最初只不過是由血緣關係和地緣關係組織起來的武裝團體,被稱為“執弓矢者”或“兵者”,崇尚武勇,愛名尚義,最高道德標準就是為主君捨生獻身。

“武士”二字最早出現於日本平安時代,據當時的官方史書《續日本紀·養老五年》載:“詔曰:文人武士,國家所重;醫卜方術,古今斯崇,宜擢於百僚之內。”不過還是要特別指出的是,這裡的“武士”還不是稱特定的身份,專指在律令官中與文官相對的武官,且與醫卜方術同列。

直到平安時代中期(約十世紀),“武士”二字才作為特定身份。公元十一世紀,平氏與原氏兩個比較大的武士集團開始崛起。公元1185年,關東源氏滅掉平氏一族,掌控中央政權。公元1192年,源賴朝取得了徵夷大將軍的稱號。在鐮侖設立將軍幕府(公元1192—1333年),武士貴族開始掌控政權。

當時評判一個人是不是武士,主要依靠以下幾點:

首先,擁有很強武裝實力,需要率領“家”參加更高一級領主組成的武裝集團。

其次,經濟相對獨立,一般以家族為單位經營領地(江戶時代脫離土地,從幕藩領取祿)。

再次,在武士集團中,一般以主從關係隸屬,接受主君保護和“恩”,同時也向主君履行“報恩”義務(江戶時代成為幕藩體制的行政官僚)。

日本武士與忍者,有什麼區別?


最後,武必須得到武士集團的認定(江戶時代的認定是終身的,且其他社會階級是無法成為武士的)。不管如何,一個武士必須保持自己的名譽評價能獲得自身或所屬集團的認可。假如其行為被評價為恥辱,那麼他將喪失武士身份的資格。據莧泰彥《中世武士家訓の研究》載,武士大將源義經在征戰途中將弓箭掉進河裡,部下都喊“丟掉吧”,源義經卻冒著危險將弓箭撈上來。部下很不理解為何主君要冒生命危險打撈弓箭,源義經解釋說:“如果敵人得到我的弓箭,就會用嘲笑的口吻說‘看呀,這是源氏大將義經的弓箭’。所以為避免恥辱,難道不該冒險嗎?”眾部下聞之都十分感動。五味文彥的《武士と文士の中世史》也有類似的記載:一名叫景正的武士在戰場上被敵人的弓箭射中,仍然帶傷作戰,同伴想為他取下射進眼睛裡的箭,便用腳踩他的臉要為他拔出箭,他卻大怒拔出刀刺殺同伴。該武士大怒的原因在於,他認為自己的顏面被他人踐踏便損傷了武士的尊嚴,損害了自身的名譽。

到了德川時代,武士達到權力頂峰。不過,此時的武士和大名一樣,一直受到將軍的提防和控制。幕府將軍為控制各路諸侯,採取各項措施:建立幕藩體制、強化身份制度、推行武士城下町制度、確立參覲交代制度等。雖然德川氏獲得了日本自古以來前所未有的權力,但是德川政權不是中央集權政府,沒有真正意義上統一全國。

實際上,武士的範圍得到了擴大:上過戰場的叫武士,受過幕府訓練叫武士,統治階級的私家衛隊叫武士……總之就是某一類似群體總代稱。

1868年明治天皇繼位,開始執行“明治維新”。其中,前十年的目標就是建立中央集權體制並廢除武士階層。因為武士產生的政治原因即為皇權旁落,武力爭奪政治權力的需要。當時各種社會勢力在掠奪國有土地的同時,藉助不斷膨脹的經濟實力搶奪政治權力,把國家的政治統治權佔為己有。反過來,你要加強中央集權體制,就必須消滅武士階層。

於是,明治天皇實施了一系列變革。

日本武士與忍者,有什麼區別?


不過問題在於,激烈地社會變革必然會激起社會各階層既得利益的強烈反抗。為穩定社會、緩和社會矛盾,明治政府對武士階層採取循序漸進的贖買政策。武士權力可以分為兩種:特殊權力與合理權力。對於特權,國家頒佈如《華族令》、《平民稱姓令》、《散發脫刀令》、《徵兵令》、《廢刀令》等,條條都指向武士特權。

到1877年,存在了上千年的武士階層徹底退出歷史舞臺,無論作為階層還是作為身份,乃至實體組織都整體消亡了。

我們再來看看“忍者”這個職業。一提起忍者,很容易使人聯想到黑暗中奔跑的身影以及光影中閃現的精湛忍術。這些人飛簷走壁,呼風喚雨,幾乎每次都能逢凶化吉。

當然,這只是表面的印象。那麼,什麼是“忍者”呢?

就是日本古代的間諜(特工)、特種兵(戰術兼技術)。具體來說,即被地主豪強僱傭,專職從事偵探、追蹤、破壞、暗殺等活動的不逞之徒。

如果讀者還是聯繫不起來,那麼,“忍者”的另一個稱呼“隱者”就貼切多了。從這個稱呼裡,可知這是一群不見天日存在,只能像影子一樣暗中活動的群體,其真實身份密而不宣,因此無名留青史的機會。

“忍者”作為一種職業,最早出現在十四至十五世紀末的日本戰國時代。當時諸侯爭霸,軍閥割據,戰亂連年,逐漸誕生了“忍者”。不過,那時不叫“忍者”,而叫“志能便”,聖德太子手下一神秘的幕僚大伴細人便是這類角色 。

和“武士”一樣,直到江戶時代,才出現“忍者”二字,並正式確立。但正是從這一時代開始,日本進入德川家族長期統治的和平時期,忍者失去了活動舞臺上,並逐漸淡出歷史。關於忍者活動的最後記載,是在1637年“島原之亂”裡,幕府部署了忍者進行作戰。

在忍者世界裡,必須遵守四項基本戒律:不準濫用忍術(只能用在公事上)、捨棄一切自尊(逃命要緊)、必須守口如瓶(即便為此失去性命)、絕對不能洩露身份(這條最為根本)。

忍者又分為上忍、中忍、下忍。“上忍”,又稱“智囊忍”,專門策劃整體的作戰步驟。“中忍”,是實際作戰的指揮官,當然忍術務必出眾。“下忍”,又稱“體忍”,相當於特戰部隊,最前線作戰者。三者之間有等級關係,且涇渭分明。

要成為一個合格的忍者,須具有一下特徵:

首先,必須學會偽裝,這是忍者思想之首。由於忍者如同間諜,不能隨便暴露自己的身份,否則任務沒完成不說,連自家性命可能都難保。要想不被人認出來,偽裝務必過關。當然,這裡所說的偽裝,不僅包括表面上的化裝,也包括心理偽裝,如必要時必須假裝與以往的朋友、家人做對。

其次,必須學會隱忍。“隱忍”即隱藏與忍耐。這也是由忍者的特性所決定的,他們的行動很隱秘,少集體行動,通過隱藏自身氣息以及行跡避開人群,和環境融為一體。因此,忍者務必會處理自身與環境的關係,要具有巨大的忍耐力,這樣一來才能每分每秒保持冷靜的判斷。

這與重視名譽的武士十分不一樣。假如遇到有損名譽的事,拔劍而起的一定是武士,而為了大局隱忍不出的則是忍者。

再次,必須學會忠誠。一般來說,忍者猶如特種兵,其活動是建立於契約的忠義行為,被契約所束縛,個人精神常常被抹殺,生活狀態基本都是:苦練身心,磨礪隱忍,雪藏個人的感情,絕對服從,在完成任務的瞬間,體驗成功的快感。

雖然忍者很早就退出日本的歷史舞臺,但其“精髓”卻演化為日本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化--忍者精神。

這麼說吧,日本人民的性格特性與價值取向都受到忍者文化的影響。

日本武士與忍者,有什麼區別?


那麼,何為“忍者精神”?

第一,堅毅剛韌。要想成為忍者,一般從娃娃抓起。自幼就要進行殘酷的體能、精神訓練。不過,忍術除了強調體能訓練,更注重精神上的修煉。

第二,忠心虔誠。忍者的四項基本戒律裡,有兩條與忠誠有關:必須守口如瓶;絕對不能洩露身份。忍者自幼即被灌輸對主君絕對忠誠的思想:除了自己的主君,誰的命令也不能聽,就是天皇也不行。

第三,持之以恆。無論主君發出的命令有多麼困難,忍者都會克服一切困難去完成。由於忍者的工作性質,他們必須時時刻刻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小心翼翼,直到完成任務為止。

第四,勤勞負責。據史料記載:名叫堀川的日本忍者奉令前去竊取熊野寺主持的一本中國武術秘籍,由於寺廟戒備森嚴,無法進入,他便用七個月的時間挖了一條地道直通寺廟。 雖然最後行動失敗,但體現了其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