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若是不早死,必是和房玄齡杜如晦齊名的宰相!

提起唐初的宰相,應該說沒有人能媲美房玄齡杜如晦,即使是著名的魏徵在房謀杜斷面前也要差一點,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人物,若是他不早死,必然能和房玄齡杜如晦齊名,即使不如,也不會比魏徵差。

此人若是不早死,必是和房玄齡杜如晦齊名的宰相!

薛收

此人就是薛收。

我相信大多數人都對這個名字沒有多少印象,但是這個薛收確實是個不可多見的奇才,其能力定位頗似漢初的張良。

薛收,字伯褒,蒲州汾陰(今山西萬榮縣)人,其父親薛道衡是隋朝著名的學者,號稱隋朝詩文第一,才華絕世。

有這樣的父親,薛收從小受到的家教和薰陶自然不必多說,因此,薛收十二歲便能寫出不錯的詩文,在當時頗有聲譽,與族兄薛德音、侄子薛元敬齊名,世稱河東三鳳,其中薛收為長雛、薛德音為鶩鷟,薛元敬為鵷雛。

可以說,如果不出意外,以薛收的才華將來必會在隋朝大放光彩,然而事情總是不如人願的,其父薛道衡因為得罪隋煬帝,在大業五年(609年)被隋煬帝賜死,作為薛道衡的兒子,薛收自然也受到了牽連,因此年紀輕輕便經歷喪父之痛的薛收,發下誓言終生不仕隋。

對隋朝恨之入骨的薛收,一直在等待著一個機會,一個推翻隋朝,為父報仇的機會,在八年後(617),他終於等到了這個機會,因為隋朝的晉陽留守李淵在晉陽起兵了。

在聽到李淵晉陽起兵的時候,薛收立刻進入首陽山,聚集人馬,準備響應,但事情被蒲州通守堯君素知曉。堯君素知道薛收是個大孝子,就將薛收生母囚禁起來招安他,薛收不得已被迫回城。不久,堯君素想投靠王世充,薛收不願隨從,就潛逃出來,投奔李淵。

在李淵那裡,薛收遇到了自己在隋朝的故友房玄齡。房玄齡的父親房彥謙跟薛收的父親薛道衡是世交,故兩人認識已久。

房玄齡自然知道薛收的才華,當即便把他引進給當時的秦王李世民,李世民召見薛收後,與其談論天下大事,對薛收的回答非常滿意,於是授他為秦王府主簿兼陝東道大行臺金部郎中,當時李世民南征北戰有關軍事民政的檄文佈告,大多出自薛收的手筆,薛收為文敏速,胸有成竹,所寫的文章毫無改動之處。

此人若是不早死,必是和房玄齡杜如晦齊名的宰相!

薛收

薛收在唐朝立的最大功勞當屬武德四年的洛陽虎牢關之戰,當時李世民率軍討伐佔據洛陽的王世充,活動於河北的竇建德率軍前夾救援,一時形勢緊張,李世民的部將紛紛勸其退軍。

只有薛收獨排眾議,建議李世民一鼓作氣,消滅王、竇兩軍。李世民當機立斷採納了他的建議,順利擊敗了竇建德和王世充,一戰滅兩國,擒兩王,中原一統,天下再也沒有能阻擋李唐統一的勢力存在,薛收可謂功不可沒。

薛收不僅善於出謀劃策,而且天性敢諫,李世民虎牢關之戰後進入洛陽,看到隋朝的宮室非常奢華,不禁感嘆。薛收乘機援引前朝奢敗儉興的事例,勸諫李世民,深為李世民所讚賞。

回師長安後,李世民受封天策上將,開天策府,拜封薛收為天策府記室參軍;設文學館,聘薛收為十八學士之一,受到李世民重用。

據《新唐書》記載:“與房玄齡、杜如晦特蒙殊禮,受心腹之寄。”

也就是說,薛收跟房玄齡、杜如晦一起成為了李世民真正的心腹,是十八學士中最核心的三人,在秦王府的地位尤其重要。

在這之後,薛收又跟從李世民平劉黑闥,以功封汾陰縣男,並且多次進諫李世民,被李世民視為知己。

就在薛收平步青雲,前途一片光明的時候,不幸發生了。

武德七年(624年),薛收得重病,李世民遣使問候,不絕於道,還命人用轎把他抬來,親自為他披衣,與他敘談往事。

然而,天妒英才,薛收不治身亡,年僅三十三歲。李世民為之痛哭,遣使弔祭,贈帛300段。

薛收的早亡稱得上是一大遺憾,使李世民久久不能忘懷,後來,李世民為其府屬十八學士圖像時,曾感嘆薛收早死,不得列於其間。

這種遺憾即使在李世民當上皇帝后依然存在,他曾對房玄齡說:“薛收若在,朕當以中書令處之。

確實,如果薛收能夠活到貞觀年間,以他的才華,必定能成為如房玄齡杜如晦一般的名臣,實在是可惜可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