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費翁攀親案”全解

某縣有一村民費翁,畢生勤勞,靠雙手掙得大片家業。雖家產殷實,富甲一方,但他總覺沒有達官貴人與自己交往而倍感遺憾。一天大雨,費翁的兒媳在河邊洗菜,遇到有隻小船,因避雨停泊在河邊柳樹下,見舟中一清雅文士,衣服鞋子都已淋溼,兩個隨從僕人更是狼狽不堪。經過詢問,婦人知道那位舉止不凡的的文士,是城裡的費孝廉。

婦人趕忙回到家中,把遇到的同姓文士告知了費翁。費家一直想巴結個門第高貴的同姓,如今有這個巧遇,自然不敢怠慢。費翁親自帶著雨具來到船邊,恭敬地對費孝廉說道:“雨下得太大,何不到我家稍事休息,等雨停之後再走。”費孝廉正是飢累交困,聞言欣然登岸。來到費家,主客一番寒暄,確認是同姓後,費翁心中甚為歡喜,扯上親緣關係,兩人就如一家人一樣,遵照相應的長幼禮數相待。

清代“費翁攀親案”全解

費翁囑咐家人略微備些酒飯,二人攜手走到門外房簷下。費翁對孝廉指點遠處自家田產說道:“我在鄉間,不愁穿衣吃飯,家產比較豐富。你看,那是我的水田,都是上等好地,那是旱田,種糧食甘蔗,年年豐收,此外還有幾畝魚塘,幾畝桑樹,幾畝菜園。”

兩人又攜手進入大堂左側,費孝廉抬頭看到有十幾間房子,費翁抬手解釋道:“那是屯糧倉庫,牛羊欄舍,這房屋兩邊是前來聚居的人家和佃戶住的地方。” 費翁講起來興致勃勃,如數家珍,孝廉心中十分豔羨,稱道費翁善於謀生。此時家人告知酒飯已經備好,費翁即邀孝廉入座,桌上菜餚豐富多樣,非一般農村所能見到,費翁端起酒盅對孝廉說道:“這酒釀藏五年之久,今天特地用來與貴人共享。”

清代“費翁攀親案”全解

孝廉連聲稱謝,趁著酒興也說起自己家世,言稱自家世代官宦,哪個官員是至交,哪個官員是恩師,某某官員是自己的仲表兄弟,城中現任的哪個官員,與自己關係極好,從來都是言聽計從,凡是和自己相交的人,從來不會有禍患臨身……

費翁聞言,默識於心。吃完飯後,雨停陽斜,孝廉起身告別,費翁盛情挽留不住,心裡不免十分悵然。第二天,費翁很早起身,穿著華衣,帶上同樣穿戴闊綽的僕人,乘船前往城裡拜訪孝廉。孝廉同樣以禮盛情款待,彼此感情更為深厚。

從此他們交往親密,凡是費翁田裡畜產所得,逢年過節必然給孝廉送去一些,“秋成貢新,歲除獻臘”。孝廉心中漸漸生出妒意,於是他搜索枯腸,謀劃了一個對付費翁的餿主意,並將之告訴了縣衙裡某個相交不錯的捕快,囑託他利用抓捕的盜寇陷害費翁。

清代“費翁攀親案”全解

不久,費翁果然因被人指控盜竊而下獄,費翁的兒子找到孝廉請求給予幫助。孝廉佯裝悲泣:“你父親待我極為厚道,如今他有牢獄之災,哪怕拋頭顱我也不會袖手旁觀,只是費翁所犯之事不輕,不是逞口舌之利就能翻案的,況且如今官場腐敗,都是些利慾薰心的人當道,光憑我的情面,恐怕作用不大。”

費翁的兒子無奈道:“若果真能救出父親,一切都聽從叔父安排,不會吝嗇銀兩。”孝廉於是細細算言,某官應當賄賂多少,某官應當賄賂多少,某吏捕快應當賄賂多少,就算某個盜賊也應賄賂,使其改變口供,如此上下打通,需要拿出五千兩銀子。

費子不得不趕緊回家籌集銀兩,然而農村耕作人家所能依靠的財產,只有土地。苦於家中沒有多少財富積累,費子竭盡所能籌措,也拿不出五千兩銀子。為救出費翁,費家人只好謀求孝廉幫忙抵押家中房屋田產,孝廉都是假借他人的名義將費家財產據為己有,如此尚嫌不夠,他還不斷行文百般催問費子籌錢行賄。直到費家家產全無,再無油水,費孝廉才將費翁放出。

清代“費翁攀親案”全解

費翁在獄中,常對人講起孝廉的為人,說自己非常感激佩服,以能認識費孝廉作為人生的一大幸事。等到出獄後,他方知自家已是一貧如洗,悲痛不已,眼淚還未擦乾,就有人前來逼他交出房屋。費翁痛定尋思,自忖跟盜匪沒見過更沒仇何至於如此!於是殺雞攜酒去獄中詢問盜犯為何陷害。

盜犯聽聞費翁的遭遇,心中也是後悔:“我害你敗家破產,你反而攜帶酒飯前來探望,你確實是一個君子。我又哪能忍心對你隱瞞不說?這事不是別人所為,正是你那兄弟費孝廉囑咐縣衙捕快借我之口指認你的(乃汝弟孝廉囑捕役為之耳)。”費翁至此才徹底明白,立即趕到費孝廉家理論,奈何前後幾次對方都藉口回絕不見。

清代“費翁攀親案”全解

費翁心中憋屈,回家遷怒兒媳:“若非你一句閒談,如今也不至於淪落到這個地步。”兒媳回道:“我不過覺得他與我們家同姓,才講給您聽,並非是我讓您與他結交的。”

費翁自知理虧,卻仍然大罵兒媳,兒媳忍無可忍,便偷偷懸樑自盡。費翁的兒子心痛妻子死於非命,絕望之下也懸樑自殺。至此費翁傾家蕩產,家破人亡,也尋了短見,上吊而亡。

好端端一戶人家,只因想攀扯個高貴的親戚,結果弄得家破人亡。人心難測,費叟沒有一點對不起那個費孝廉,真是交友不慎。

------------

此案譯自《清稗類鈔》中【費孝廉陷費叟於獄】一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