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涉世家》已確認從語文教材中刪除,通過郵票追憶那曾經的少年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苟富貴,無相忘”、“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隨著這些沉積在記憶深處的“高頻考點”,是否回那些年的背誦過的《陳涉世家》呢?

近日,有網友發現,最新版初中語文教科書刪除了幾代人耳熟能詳的經典文言文《陳涉世家》,“整個初中語文課本都沒有《陳涉世家》了” 。

從1960年開始選入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開始,揭竿而起的陳勝吳廣,在長達近六十年的光陰,真正的伴隨幾代人的成長。


《陳涉世家》已確認從語文教材中刪除,通過郵票追憶那曾經的少年


因為那一場不期而遇的大雨,在“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的召喚下,“天下苦秦久矣”的百姓紛紛揭竿而起,“一夫作難而七廟隳”本想傳之萬世的帝國,二世而亡。正應如此“大澤鄉起義”在很長時間作為中國農民運動的開端,被後世紀念。


《陳涉世家》已確認從語文教材中刪除,通過郵票追憶那曾經的少年


人教版回應說將由《周亞夫軍細柳》代替《陳涉世家》,展現《史記》的文言之美;並且在初中歷史教材中,因為陳勝吳廣的大澤鄉起義是必須講述內容,其中會引用“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等內容。

都是念過書的,應該都知道,歷史教材的材料與語文教材的課文,根本不可同日而語。並且換上來這片《周亞夫軍細柳》的文學地位,與《陳涉世家》也不是一個“段位”的(一個講治軍嚴謹,一個講反抗命運)。

更主要的是“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等這種“超燃”的名言,是在初中生的社會觀、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重要階段,發揮過重要引導作用。曾經激勵過多少學子,不屈服於命運,通過知識改變人生軌跡的?

《陳涉世家》可能是繼魯迅、霍去病後,又一個“告別”初中語文教材的。

隨著時間的流逝,可能我們記憶中教材上的文章會越來越少,但不要忘了那個曾經胸懷“鴻鵠之志”的少年。

<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