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打不過,法國還向德國宣戰,希特勒的“求和”為何被無視

有網友問:蘇德在瓜分波蘭後,軍事實力處於劣勢的英法為何還要向德國宣戰?

首先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搞清楚英法到底有沒有在1939年對德處於劣勢。我們先來說說英國,英國是個海權大國,本土偏離歐洲大陸,往前數3個世紀,英國靠著強大的海軍殖民地遍佈全球,而靠著殖民地的輸血,日不落帝國輝煌無比,哪怕在一戰之後英國走向衰落,但依舊擁有霸主風采。德國在歐洲大陸攪動起戰爭,實際上侵犯的只是英國未來的本土安全,英國是一個目光極其長遠的國家,德國暴露出來的野心和實力讓英國為自己本土未來的安全感到擔憂,從而在德國暴露出這個野心後,英國抱有的目的就是將這個未來可能威脅到自己的敵人扼殺於搖籃。因為事實上,憑當時德國的海軍實力,過不了英吉利海峽,能夠對英國本土呈現的威脅十分微小。


明知打不過,法國還向德國宣戰,希特勒的“求和”為何被無視


但是如果光憑英國自己,也無法將1939年的德國扼殺於搖籃,和一戰一樣,英國需要法國這個“最佳盟友”,需要法國貢獻主戰場,也需要法國貢獻出又一代青年。再說到法國,法國在數十個世紀裡雄踞西歐,國家建立在無數輝煌的勝利之上,對於戰爭法國人有自己的一套理論,哪怕此前在普法戰爭、一戰中遭遇了恥辱和災難,但它依舊是歐洲各國心中不可輕視的敵人。但同樣的,由於一戰中遭受了太深刻的苦難以及戰後對英美製裁的失望,法國人幾乎呈現出了一種厭戰的情緒。這點我們可以從德國入侵波蘭時可以看出來,原本根據法波之間的協約,在波蘭遭受武力入侵時,法國必須立馬採取軍事行動。但在波蘭處於德軍的炮火中時,法國並沒有武力干涉的舉動,並且連向德國宣戰,也一度眼睛盯著英國,英國下議院通過了對德宣戰的議案後,法國參謀部這才擬定了對德宣戰的方案。


明知打不過,法國還向德國宣戰,希特勒的“求和”為何被無視


我們都知道,當法國進入戰爭總動員,瞬間拉起了約500萬兵力,但這已經覆蓋了當時法國20歲至45歲男性三分之一的人口,也就是說,按照這個比例,800萬軍力已經是法國的上限,並且支撐這500萬大軍,法國的財政會變得極其艱難,此時的法國已經不再像一戰一樣,擁有龐大的後勤體量去支持一場持久性戰爭,一旦陷入僵持戰,倒黴的又會是法國自己。反觀當時的德國 ,在1939年德國動員的軍力為420萬陸軍、100萬空軍、18萬海軍和10萬黨衛軍,這還只是波德戰役爆發時德軍的常備軍力,其中45%的士兵年齡在40歲以上,也就是說當時德國黃金年齡的一代和青年一代,在1939年至1940年還沒有被號召入伍,這件事兩個國家在人口體量級上呈現出來的巨大差距,特別是此時的德國已經融合了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大量的德裔區。


明知打不過,法國還向德國宣戰,希特勒的“求和”為何被無視


從法國當時慢吞吞的對德國宣戰,實際上已經能夠看出,在面對德國時法國從戰鬥信念上已經膽怯了,一方面英國無法在短時間內進入歐洲大陸給予法國支持,英國宣戰後遠征軍陸續抵達法國,但也僅僅只動員了約90萬部隊,也就是說前期的正面戰場,只能依靠法國自己去和德國抗衡,然而這是法國最不願面對的,於是才會有8個月的靜坐戰。

那麼慫了法國此後為何還要堅持自己的宣戰決心呢?實際上在蘇德瓜分波蘭後,希特勒當時對外宣傳並沒有我們所知的那般囂張瘋狂,乃至於當他得知英法對德宣戰後,他的第一句話就是問德國外長裡賓特洛甫怎麼辦,希特勒如此囂張跋扈的人面對英法宣戰時也難免擔心。所以後來希特勒才會宣稱英法沒有必要對德國宣戰,因為波蘭被蠶食已經成為了現實,並且自己和德國對歐洲的要求也到此為止了。當然,為了左右英法的態度,希特勒還不忘打起蘇聯這張好牌,他在輿論中製造了一種假如英法對德國發動戰爭,那麼英法面對的不僅僅是德國,還有蘇聯。從當時的局面來看,蘇德剛剛瓜分波蘭,兩者之間再度合作也並非不可能。


明知打不過,法國還向德國宣戰,希特勒的“求和”為何被無視


但英法在面對希特勒這樣的“求和”與“威脅”時,依舊堅持此前的宣戰口吻,實際上當時的英法想法非常簡單,一旦停止了對德國的宣戰,意味著默認了蘇德對波蘭的瓜分並且不接受懲罰,兩國威信力將會喪失,並且隨著德國和蘇聯在沒有軍事摩擦下經濟的合作,兩個超級強國將在未來兩三年內變得更為強大,那麼未來這兩個國家依舊會對中歐以及波羅的海地區實施擴張。也就是說,在未來英法將面臨更為嚴重的危險。想通了這一點後,法國就必須當先鋒,如阻擋德國的腳步,因為如果時間點在未來,法國沒有任何機會,而在1940年法國至少還有拖住德軍腳步的機會,但讓法國沒有想到的是,在一戰中尚能和德國殺得難解難分的自己,會在二戰中如此快速便被擊敗,當依賴的超級防線被瞬間撕裂的時候,法國明白了一件事,此時的自己和德國差距太大了,這個差距大到連抵抗都沒有了必要。


明知打不過,法國還向德國宣戰,希特勒的“求和”為何被無視


而當時的英國堅持抗擊德國,一方面是維護自己大國統治地位,一方面是保證自己的本土在未來不受威脅。然而英國也沒有想到,法國會如此快速被擊敗,失去了法國這個屏障,英國沒有跳板,實際上它對德國也無可奈何,當然憑藉著天然的地緣優勢與強大的海軍,至少它能不像法國一樣輕易被德國攻佔,如果沒有這些暫時的保障,英國會號稱抗德到底嗎?丘吉爾敢說他們不會像法國政府一樣懦弱嗎?哪怕德國擁有一半的英國海軍實力,英國也不敢說什麼抗德到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