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内心宽裕,财务自由只是副产品

现代社会中,人们从每日的忙碌和压力中抽身出来,总会想去望到忙碌和压力的尽头,什么时候可以获得真正的“自由”和“解脱”?于是各种或轻松,或调侃,或鸡血,或励志的故事和情节,开始不断撞击人们的心灵。“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有些鸟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笼子里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如果内心宽裕,财务自由只是副产品

人们梦想着,每天仅从“葛优躺”中就可以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每天想去哪就去哪,想不去哪就不去哪;想见谁就见谁,想不见谁就不见谁;想放飞自我,就左脚蹬右脚,去享受蔚蓝的天空和柔软的白云;想畅游世界,下一秒就收拾行囊,乘兴而去;累了,去爱琴海边晒晒太阳翘翘脚;烦了,就去巴黎的广场上散散步喂喂鸽子。有时候会感觉这些只是美梦罢了,转身继续每天挤地铁打卡上班的生活;有时候又觉得这些离自己又是那么的近,因为它们每天都在朋友圈和短视频不断上演。于是,每个人暗下决心,一定要实现“财务自由”!

如果内心宽裕,财务自由只是副产品

可如何实现财务自由呢?对于人们朝圣般的愿望,各路大神开始显露神通,各种大仙纷纷指点迷津。于是投资理财,变成显学;努力奋斗,开启条条成功之路。一旦静下心来,如果有人说,财务自由毕竟只是少数人能企及的境地,你会认为“他是既得利益者”;如果有人说,财务自由只是普通人的痴人梦呓,你会认为他心怀鬼胎,不可理喻。可当我们真正凝视“财务自由”时,会发现可能会堕入一个轮回的“怪圈”:你得到的越多,“自由”反而越来越远离你;你追得越紧,“自由“却总是跟你保持同等的距离。我们当然不会放弃,但如果要选择,其实可以放手,让”财务自由“自然地,”不带一片云彩“地悄悄靠近你。

如果内心宽裕,财务自由只是副产品

发现一个兴趣

从小到大,我们往往跟随社会潮流,周围眼光不断调整自己,把自己不断切削,伸缩,最终变成一块方砖,砌在社会的墙上,毫无违和感。当然,由于努力,有时候会搏得几下掌声,几朵鲜花,但在这些背后,总会有一个声音问自己,我是这样的人吗?我会过得开心吗?你最终会发现,自己的灵魂不能切削,不能伸缩,他一直就在那里,等待着你的回答。闲暇之余,不妨跟他对话,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而当你真正开始重视自己的原初趣味,把他充分释放出来,会体会到自己内心涌动的力量。这种原始的力量,可以为你遮风挡雨,逢山开路,最终,你不再怯懦,不再畏惧,不再动摇,充满勇气,无比坚定地走向自由之路。那时候,即使作为一块方砖,也会散发出夺目的光芒。

如果内心宽裕,财务自由只是副产品

培养一个习惯

孔夫子说,“性相近,习相远也”。有时候,你也会察觉到自己不够完美,也想变得更加强大。可总是因为种种缘由和借口,放弃了一个个改变自己的闪念。其实那不叫“放手”,那只是“放松”。强大如王阳明,也会感叹“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但如果你能真正凝视自己,而不是逃避或纵容,你会发现没什么大不了。当你要养成某个习惯时,不妨认真凝视自己的“心中贼”,看看他到底是何方神圣,有何神通,真正了解他,学会跟他共处和对话,才发现并不冲突。当你一有念头去做时,就去做了,没有谁能够阻拦。

如果内心宽裕,财务自由只是副产品

爱上一次自己

我们往往对整个世界,这个社会,周边的人群或事物,充满了美好的想象和善意的期待。而忙忙碌碌之余,才发现最欠缺的是与自己本身的对话。在碰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常常懊恼于自己的不完美。在跟别人有意无意的攀比中,不断迷失自己,陷入自我的漩涡。这样下去,只能在虚荣和伪装中跟外界周旋,最终发现自己才是羁绊本身,自己变得伤痕累累,却一无所获。其实,完全可以尝试接纳自己,甚至爱上不完美的自己,从这里出发,才会更有勇气向更好的自己起航。如果自己不能爱惜自己,珍视自己,何谈让这个世界,茫茫路人爱惜你,珍重你?

如果内心宽裕,财务自由只是副产品

当我们在人生路上向前奔跑时,不要忘记出发时的风景。也许发现一个兴趣,培养一个习惯,爱上一次自己,就能找到那个充满童真,雀跃而行的自己。那时候,也许你不再局促,不再犹豫,不再迷失,可以清晰地看见自己向往的道路。如果做到内心宽裕,也许财务自由只是个无心插柳之作,只是个副产品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