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幕後大佬”吐真言:直逼星巴克後,他又要顛覆汽車零售


瑞幸咖啡“幕後大佬”吐真言:直逼星巴克後,他又要顛覆汽車零售


瑞幸咖啡是2018年很火的一家明星公司,擴張瘋狂,一年時間開了2000多家店,並計劃2019年達到4500家店,全面超越星巴克。

行業內的人都知道瑞幸咖啡的創始人叫錢治亞。但實際上,錢治亞只是站在前臺,站在後臺全面指揮的大佬卻另有其人。

他的名字叫陸正耀,他是神州租車、神州優車的董事長,同時也是瑞幸咖啡董事長,他很少以瑞幸的身份參加活動,卻對瑞幸的創立與崛起發揮了最關鍵的作用。

1月初,陸正耀首次吐露了他參與創立瑞幸咖啡的初衷,以及瑞幸咖啡之後,他要做的另外一件大事——顛覆汽車零售。

以下是《獨角獸內參》獲得的陸正耀現場演講,以饗讀者:

全面超越星巴克

除了神州租車和神州優車董事長,我還是瑞幸咖啡的董事長和天使投資人,深度參與了瑞幸咖啡在戰略方面的制訂。

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瑞幸咖啡的心得。瑞幸咖啡在2018年正式推向市場開始試營業,之前團隊花了將近一年多的時間在搭整個結構,搭數據結構、後臺的系統。

截至2018年底,瑞幸咖啡門店數量已經超過2000家,前不久宣佈了2019年戰略,要建2500家新店,今年底的時候要在門店數量和杯量上全面超越星巴克成為中國最大的咖啡品牌。

大家注意,不僅僅是門店,如果只是門店超過他很簡單,你有錢建就好了。最重要的是要在門店和數量上,在杯量上,在整個銷售上要超過星巴克。星巴克原來高高在上,還是一個很大的,大家不敢去企及的目標。

為什麼能做到?我總結下來應該來講最成功的還是兩點。第一,大量利用互聯網、大數據這種科技手段,既提高了客戶的體驗,又提高了運營的效率。

舉個例子,瑞幸咖啡在整個門店裡頭是沒有收銀臺的,所有的訂單要在APP裡面完成。這對客戶體驗有什麼好呢?第一,你就不用排隊了。你到星巴克一排隊一看,前面十幾二十個人,馬上沒興趣了,你可以提前預定,提前規劃你的時間去取。

第二,APP支付以後,線下現金管理減少了,這樣門店就可以快速擴大。前段時間媒體說這個瑞幸咖啡在野蠻擴大,我說擴大是對,但是並不野蠻,或者野蠻下還有很多精細在裡面。從2家門店到2073家門店,意味著2家門店的時候20個員工,平均一個店10個員工,2073家門店將近21000名員工,大家可以看運營的水平越來越高,外送的時間越來越短,等待的時間越來越短,產品標準化高度統一。

這裡面用到大量的數據,以及整個大數據運算。這個是一個大的根本性創新。

第二個根本性的創新是結構性的改變了門店模式。去咖啡店點咖啡,除了一部分是為了談事喝咖啡,還有很多人買了一杯咖啡就走,走的那波人為什麼要付那麼高的房租。瑞幸咖啡除了有一部分是大店,還有很多小店,小店方便客戶拿了就走。小店好處第一成本下降了,每杯成本大店差不多一杯成本要10塊,到了小店就會低很多,成本發生了結構性的變化。

通過這兩個變化,使得整個單杯的成本和大店比,和星巴克比都降低了,瑞幸咖啡不管從咖啡都還是咖啡機器上用的都是比它更好的材料和設備。

星巴克的咖啡成本要二十幾塊錢,瑞幸咖啡需要十幾塊錢的成本,價格就下來了。下來以後真正就可以滿足客戶咖啡的痛點是什麼,第一東西得好,高品質,第二高性價比,東西要便宜,第三高便利性。因為店小就可以無限貼近客戶。

其實這個例子大家一聽就明白了,還是很清晰能看到的。所以,我們覺得瑞幸咖啡為什麼說它是咖啡新零售的代表。最重要的就是,瑞幸咖啡通過大量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的技術,以及門店模式的創新,從根本上改變了咖啡交易的基本結構,同時提高了效能,降低了成本,改善了客戶體驗。

盯上汽車新零售

神州是中國最大的汽車共享網絡,通過過去近十年的努力,我們的直營城市在全國已覆蓋200多個城市,今年我們直營城市將會在300個城市以上,全國基本上所有的地級城市以上會開展我們自己直營的租車服務和共享服務。

神州的出行產品包括了自駕和帶司機的服務,另外包括分時租賃到日租到月租、年租等等,現在神州管理整個車隊規模是亞洲最大,大家到外地去再也不用找朋友借車,不管是自駕還是帶司機,大家可以非常方便,非常自由去出行。神州還構建了另外一個全國性的汽車銷售網絡,我們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打造汽車新零售平臺,也就是神州寶沃要做的事情。

什麼是真正的汽車“新零售”?過去幾年我們也一直在想,所謂新零售的定義:即企業以互聯網為依託,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的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並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模式。

汽車新零售它的關鍵點是什麼?我們覺得必須對整個產業鏈交易的鏈條進行結構性的調整,從而改變它的結構弊端,鏈條太長,結構太重,改造完了之後,創造一個全新的效率和全新的客戶體驗。

第一,無限貼近客戶的網點。首先,原有4S店模式我們要拋棄,在城區裡頭開小店,每隔三五公里就可以看到網點。

第二個賣車的模式更輕,讓你深度試駕,隨便開,零首付,90天之內無理由退車,讓客戶決策的心理門檻、資金門檻變輕。

第三零庫存模式,經銷商無需壓貨,經銷商的店很輕很小,不用壓庫存,賣車就好了。這三個變革之後,我們重新定義了主機廠和經銷商的關係,重新定義了渠道,重新定義了汽車消費,把汽車從奢侈品打回到消費品。

你覺得陸正耀說的靠譜嗎?他是大忽悠,還是變革者?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