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张韶涵37了?居然更年轻漂亮无糖无麸质是她《隐形的翅膀》

what?张韶涵37了?居然更年轻漂亮无糖无麸质是她《隐形的翅膀》

糖分高的食物有害于健康和体型已被大众所熟知。

但是,即使你不喜欢甜食,你仍然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摄入了过量的糖分。

糖不但影响健康,不同的社会阶层也对糖持有不同的态度。

然而,现代人对糖的上瘾程度已经无法想象。

我们的生活已经被糖包围


糖,在化学上指碳水化合物构成的分子团,在生活里是大家所熟知的蔗糖,猿素为大家总结一下它的几宗罪:

吃糖使人变丑。糖类会使胶原蛋白变得脆弱易断,从而导致皮肤松弛下垂;还会刺激胰岛素分泌,导致长痘;

吃糖使人变笨。过多的糖分会使人体血液流动变缓,以致于神经和肌肉活动降低,思维和活动反应变迟钝;

吃糖使人变胖。吃甜食会让血糖上升,同时产生胰岛素来降低血糖,然后你就又想吃甜食了;

吃糖使人变老。糖化现象发生的时候,氧化现象也随之发生,加速衰老。

演员朱雨辰在一档综艺节目里说:

我每天都要被妈妈逼着喝掉熬了一个半小时的梨汁,还有其他各种果汁,一天喝不了几口白水。

很多人误以为这些都是健康食品,多吃没有关系。

但是看看朱雨辰的状态,身材失控、皮肤糟糕,与当年的青春小生已经走远。

what?张韶涵37了?居然更年轻漂亮无糖无麸质是她《隐形的翅膀》

what?张韶涵37了?居然更年轻漂亮无糖无麸质是她《隐形的翅膀》

20世纪,死于糖尿病的人数,超过历史上所有战争死亡人数之和。要知道,此前整个19世纪,糖尿病都是低发疾病。

一段对糖尿病最终阶段的描述:

“……他会迅速消瘦,奔向死亡,活着只剩折磨,无法控制干渴,喝下的全部排出。如果一会儿不喝,嘴里干渴难耐,肠胃里好像火烧一样。不治的糖尿病人,最终都是在焦渴、不安与折磨中死去。”


英国营养学家John Yudkin就指出:糖会让人患上代谢综合症。

并且他指出关于糖危害的因果关系:摄入糖分—引发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发胖—患上糖尿病——最后早早送了命

what?张韶涵37了?居然更年轻漂亮无糖无麸质是她《隐形的翅膀》

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指南建议:“成年人和儿童应将其每天的游离糖摄入量降至其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进一步降低到5%以下或者每天大约25克(6茶匙),会有更多健康益处。”

what?张韶涵37了?居然更年轻漂亮无糖无麸质是她《隐形的翅膀》

但现实是,我们已经缺乏一个无糖的环境了。糖是一切加工食品的原料。

除了那些明显发甜的食物,糖也同样被添加在烧烤酱、午餐肉、火锅料等等不甜的食物里。

what?张韶涵37了?居然更年轻漂亮无糖无麸质是她《隐形的翅膀》

在纪录片《一部关于糖的电影》中,来自澳大利亚的一位导演拿自己做起了实验。

他连续两个月每天只吃相当于40勺糖的食物,这是澳大利亚人每天的平均糖摄入量,并且完全不吃任何碳酸饮料和高热量食物。

实验期间,他的一顿早餐是这样的:谷物麦片(含糖7.5勺),低脂酸奶(含糖4勺),苹果汁(含糖9勺),一顿就吃了20勺糖

what?张韶涵37了?居然更年轻漂亮无糖无麸质是她《隐形的翅膀》

what?张韶涵37了?居然更年轻漂亮无糖无麸质是她《隐形的翅膀》

实验开始之前,他去医院做了体检,各项指标都很正常。

12天后他再去检查,发现足足长了6斤肉。两个月后,他的谷丙转氨酶已超过安全范围,很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

而他执行的食谱,正是所谓的“低脂、低热量、低卡路里”

整个世界已经对糖上瘾


“宁可少加、不能不加。” 这是现今世界范围内食品工业对糖添加的共识。

否则,我们这些已经适应了现代生活的味蕾就无法忍受。

为什么我们的味蕾无法接受无糖呢?

给婴儿喂糖水,他们不仅嘬着手中的,还紧盯着下一瓶。牛奶是不肯喝的,除非加糖达到母乳的甜度。而给新生儿喂苦水,他们会直接吐出来。


嗜糖,似乎是一出生就跟随着我们的本能。

what?张韶涵37了?居然更年轻漂亮无糖无麸质是她《隐形的翅膀》

19世纪70年代经济困难时期,英国医生的调研发现,英国的穷人宁愿少买食物,也要省钱去买糖。

据1884年《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报道:只要用糖调味,再难消化的垃圾也能变成美食。

2015年,全球糖消费总量达到1.72亿吨,推出德芙、士力架的玛氏糖果零食企业2017年销售额达到了1236亿元人民币。

大众对糖的消费,使我们对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已经达到无法想象的程度。

营养学机构表明,这种对糖需求造成的消费量增长,正是一种上瘾的反应。

what?张韶涵37了?居然更年轻漂亮无糖无麸质是她《隐形的翅膀》

what?张韶涵37了?居然更年轻漂亮无糖无麸质是她《隐形的翅膀》

我们的思维已经被糖驯化


我们为何会对糖上瘾?因为我们的思维已经被糖驯化。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心情不好,觉得需要吃一大块巧克力才能治愈?

你听没听过家长这样对孩子说“表现好的话,就奖励你一颗糖”?

what?张韶涵37了?居然更年轻漂亮无糖无麸质是她《隐形的翅膀》

假设有一种药,不用注射、无须吸入、口服即可,既能补充能量,又可镇静安神,还口感甜蜜。

混入食物中,婴儿吃了不亦乐乎,从此终生不弃。

没有药有像它一样的奇效,让发脾气的孩子吃后一秒镇定。

为了缓解疼痛、奖励成绩、庆祝胜利、传递爱和幸福,这种药更是多多益善。

这种药物虽然长期服用有副作用,但是短期不彰显。

你会阻止这种“药”的摄入吗?

糖就这么一直被纵容。

what?张韶涵37了?居然更年轻漂亮无糖无麸质是她《隐形的翅膀》

吃糖不但没有被克制,反而从思维里被人们视为一种奖励机制,当我们“不好”的时候,需要一个“好”的糖来拯救。

事实就是如此,并不是我们在消费糖,而是糖已经驯化我们。

“那些无须努力就能获得的快乐,都来自毒品。”这也是糖成为“毒品”的原因。

法国科学家塞尔日·艾哈迈德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先给小老鼠持续喂食可卡因药丸一个月左右,使其上瘾,再提供糖丸让小老鼠选择。

结果,小老鼠在两天内就投向了糖丸的怀抱。

what?张韶涵37了?居然更年轻漂亮无糖无麸质是她《隐形的翅膀》

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名为伏隔核的区域,也被称为“奖励中心”,“奖励中心”的功能就是让生物在进食和性行为中获得快乐。

糖和可卡因一样,都能引起“奖励中心”的反应。

但为何糖能战胜可卡因呢?

艾哈迈德在老鼠实验的报告中总结说:可能是因为大脑负责感受糖的神经受体是可卡因的 14倍 。

但和药物上瘾、毒品上瘾的感觉不一样,糖上瘾往往需要几年、几十年,才在身体走样、血压血糖上升中看到影响。

《一部关于糖的电影》中还提到,导演吃糖的两个月,就常常陷入喜怒无常的情绪:吃完甜食就开心,不吃就抑郁

what?张韶涵37了?居然更年轻漂亮无糖无麸质是她《隐形的翅膀》

我们总以为,吃糖使我们变得快乐,但事实是,吃糖后的快乐不会持续太久,需要一次又一次吃糖维持,逐渐离不开它。

糖从心理和生理层面打败了我们。

当我们讨论糖脱瘾的时候,我们在讨论什么?


戒糖,几乎是与我们的本能在抗争。

甚至有时候,明知道坚持下去就可以的,为什么就是控制不了?

第一步当然是戒口,第一口就特别甜的食物尤其不吃,然后是揪出那些隐藏起来的糖,将它们隔离。

英国有一部纪录片《人生七年》,采访了14个来自不同阶层的7岁小孩,之后每隔7年回访一次,直到他们56岁。

what?张韶涵37了?居然更年轻漂亮无糖无麸质是她《隐形的翅膀》

片中的精英阶层,到了老年依然保持着相对不错的身材;

what?张韶涵37了?居然更年轻漂亮无糖无麸质是她《隐形的翅膀》

而底层阶层,年轻时英俊帅气的也几乎都成了胖子、秃子,他们妻子的体型甚至走形得更为厉害。

有个结论说,一个人的体重与他的社会阶层是对应的,因为体型反映的是人们的自律自控精神。

精英阶层抛开资源、环境优势,在自控方面的修行,严格得超出想象,他们宁可牺牲一些口感也要吃得健康。

而中下阶层的人在饮食和生活习惯上就放纵得多,冰淇淋、碳酸饮料、点心、加工肉制品、方便食品是他们逛超市时的主要采购对象,而这些食物里糖的含量都不少。

如果说,吃糖的本能是一种“立刻就想得到”的“即刻满足”,那么戒糖需要长时间才能见效,就是一种“未来奖励”。

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在《自控力》一书中总结说:


当“即刻满足”和“未来奖励”需要人们选择时,即使我们很想要“未来奖励”,也会因为诱惑选择“即刻满足”。


针对“即刻满足”,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米歇尔设计过一个著名的“延迟满足”实验:

把数十名儿童单独关在房间里,房间里有棉花糖。

研究员告诉他们,可以马上吃掉,但是等他们回来再吃的小朋友可以再得到一颗。他们也可以按桌子上的铃,等研究员听到铃声后返回。

最后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的孩子等到研究员回来兑现了奖励。

多年后,米歇尔联系已是高中生的参加者发现,当年马上吃掉或者按铃的孩子无论在家里还是学校,都更容易出现行为上的问题。

而这些人35岁以后,有更高的体重指数并更容易有吸毒方面的问题。

what?张韶涵37了?居然更年轻漂亮无糖无麸质是她《隐形的翅膀》

米歇尔说:

“我们通过棉花糖实验测试的实际是自控能力……人的命运轨迹高低,很大程度上与你在‘即刻满足’下能否延迟有关。”


与演员朱雨辰相反的例子是歌手张韶涵。

她当年也是大红大紫,沉寂许多年后回归,虽然名气不复当年,但大家发现她的体型、身材几乎完全没有变。

她在微博中说过:

我的办法就是戒掉所有人工糖,并长久地戒掉人工糖。
what?张韶涵37了?居然更年轻漂亮无糖无麸质是她《隐形的翅膀》

荷兰两个青年Boris Lange和Sacha Harland,曾进行过一个“30天戒糖戒酒精”挑战(酒精与糖也有“甜蜜的联系”)。

最初,他们因为无法坚持也产生过暴躁、焦虑情绪,甚至想直接冲进汉堡店。

但最终坚持下来后,他们的体重减掉了7斤。

起床不困难了,而且更有精力了,他们说:

“真是个美好的惊喜。”


这是将自己的生活控制权夺回后的喜悦。

如果我们能夺回无糖生活,我们也就夺回了身体健康的控制权。

这何尝不是一种自由幸福。

what?张韶涵37了?居然更年轻漂亮无糖无麸质是她《隐形的翅膀》

糖尿病与米、面的关系?

“有时候不是饿了,就是感觉得吃点什么才能缓解焦虑。”而压力和负面情绪往往最容易触发情绪化进食。

没错,有些人确实长期吃米饭,也不会发胖,不会得糖尿病,因为他们天生代谢碳水能力较强,这个和身体的酶,基因,肠道等都有关系。

但是,我们亚洲,有很多人看着很瘦,却有糖尿病,有心脏病,也就说,虽然长期吃米饭不让他们发胖,却仍然会导致胰岛素抵抗,最后会导致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很多人不敢不吃米饭,面,也是因为骨子里认为,米饭面是最重要的食物,有一些类似中东的信仰。

如果你想吃健康一点,一定要尽量稳定血糖,降低胰岛素敏感度,一定要多吃蔬菜,好的脂肪,肉类等蛋白质也可以吃的,这些食物,对胰岛素的影响没有那么大,又有丰富的营养,是

最健康的饮食行为,特别是如果你有糖尿病,肥胖问题,一定要少吃主食。

what?张韶涵37了?居然更年轻漂亮无糖无麸质是她《隐形的翅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