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谓的经济独立,以牺牲老人孩子为前提

1

昨晚刷到一篇以“当妈了,是自己赚钱?还是自己带娃?”为题的帖子。虽然是老掉牙的话题了,但依然看得我热血沸腾。

“女人经济要独立,这样在家里才有话语权。说话才有底气,腰板才挺得直。我是一个喜欢掌控生活的人。”

“对啊,孩子不是女人的全部,工作是自我价值的实现。那些在家带孩子的,最没出息了。

“带孩子是老人和保姆的活。”

“不工作,等着跟社会脱节吗?女人要多爱自己一点,不要把自己活成黄脸婆。”

“你们家没有老人吗?为什么你要自己看?你赚钱给他们就好了啊”

“你竟然会考虑自己看孩子?你疯了吗?”

“女人在家带孩子,就等着别人嘲笑你吧!”

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她们敲击键盘时满满地傲娇和理所当然。

我不禁要吐槽了,你所谓的经济独立,以牺牲老人孩子为前提,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2

我们先来看两个网络上的小故事:

一对山东籍夫妻,在北京工作。因为孩子上学需要接送,照顾,便把母亲从山东接来,扔下患有糖尿病的老父亲独自一人在家。

奶奶很想帮儿子照顾孙子,可实在不放心自己的老伴没人照顾,没人做饭。糖尿病怕的就是生活不规律,吃饭凑活。一个老头,必然是能凑活就凑活,病必然是越来越严重。

奶奶思前想后,觉得老伴更需要自己,可儿子不肯放她回去。最终的解决办法是,奶奶每周末坐飞机回山东,给爷爷准备好一周的饭菜,再坐飞机回来带孙子。

一把年纪了,被迫两地分居不说,还要化作空中飞人,每周飞来飞去。

他们本来可以每天一起逛逛公园,买买菜,喝喝茶,安安静静却相互扶持的过着后半辈子。他们的牺牲,换来的只是孩子的心安理得。

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诺大的操场上,近千名家长和孩子站在一起,参加“家长开放日”活动。学校希望所有的家长能亲自为孩子系上红领巾,作为孩子的 “升学仪式”。

一位妈妈说,这是一个重要的时刻,她要陪女儿一起见证。

一个家长,一个孩子,一条红领巾。与这画面格格不入的是一个小女孩,孤单地站在操场上,自己给自己系红领巾。

别的孩子脸上洋溢的是骄傲和开心,她的脸上只有悲伤和落寞。

突然,小女孩的肩膀颤抖了一下,她哭了。

有位网友说,自己就是那个独自系红领巾的孩子。

从小到大,父母几乎从未陪过她过生日。她觉得自己就像被抛弃了一样,伤心透了。

3

住在我家楼下的阿姨独自带着一岁半的外孙,她的女儿一周才回家一次。有次邻居逗孩子说,宝宝看谁来了?是不是妈妈?阿姨连忙阻止并絮叨起来,以后可别这样逗我们孩子,上次我逗他,孩子看到从车上下来的不是妈妈,笑着的小脸儿立马垮了下来,看着很是可怜。

我告诉老公,听到这个我好想哭啊。他问为什么,我仔细想了想说,一辈子那么长,悲伤那么多,我们的孩子,小小的,不该在被爱拥抱的年纪里习惯悲伤。

是工作还是带孩子,本没有对错,全在个人衡量选择。我只是希望,那些职场妈妈不要傲娇地俯视全职妈妈。

当我们叱咤职场,举杯小酌的时候,想想家中孩子可爱的笑脸,想想家中老人疲惫的眼神。

现在的我们,有一定的经济能力,我们为什么不尽量让老人有个安稳的晚年,为什么不尽量让孩子有个父母陪伴的童年。

养育孩子是一场修行,路长且艰。我们想要的是什么?我想应该是,陪伴之于孩子,孝顺之于老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