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追憶張首晟:那個離諾獎最近的風險投資人

據媒體報道,北京時間12月6日,國內各大科技媒體收到一份丹華資本的郵件,郵件內容顯示,丹華資本創始合夥人張首晟於2018年12月1日去世,隨後該不幸的消息被證實。

記者追憶張首晟:那個離諾獎最近的風險投資人

張首晟是任教於美國斯坦福大學物理系的華裔科學家,是凝聚態理論物理領域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多年來,張首晟積極參與和中國科研院所的合作,使我國相關科學研究與國際最先進思想對接,極大地促進了我國凝聚態物理研究的發展。

今年1月,張首晟被評選為2017年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獲得者。科技日報記者有幸電話採訪了剛剛從美國飛回北京參加頒獎典禮的張首晟。他當時風塵僕僕,人很隨和,對科研和風投等多個領域都比較熟悉,很多面。

“其實做研究是一個非常艱辛的路程,也是一個非常孤獨的路程,但是我們如果有一種像童年時那樣的好奇心來驅動的話,我們一直會有非常大的樂趣。”張首晟當時在電話中說。

曾被稱為離諾獎最近的人

張首晟被稱作華人科學家裡離諾貝爾獎最近的人選之一。

2014年,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丁洪曾在預測諾貝爾獎得主時表示,張首晟很有可能摘得諾獎。

記者追憶張首晟:那個離諾獎最近的風險投資人

1987年張首晟博士畢業時與楊振寧的合影

張首晟領導的團隊2006年提出了“量子自旋霍爾效應”,將其基於芯片業未來提出的新構想——通過控制電子自旋運動來降低能耗——在理論上完成了預言。2007年,張首晟發現的“量子自旋霍爾效應”被《科學》雜誌評為當年的“全球十大重要科學突破”之一。

美國科學家埃德溫·霍爾在19世紀末發現,通電導體在磁場作用下能使電流運動方向改變90°,這被稱作霍爾效應。1980年,科學家又發現在極低溫和強磁場條件下,霍爾效應呈現電子按順時針沿導體邊緣運動的現象,這就是量子霍爾效應。與無序運動導致熱量產生相比,電子保持秩序狀態則幾乎沒有能量損耗,由此引發了科學界研製新的電腦元器件的設想。

記者追憶張首晟:那個離諾獎最近的風險投資人

但是,量子霍爾效應需要苛刻的條件。張首晟設想,能否在正常條件下,讓電子跳舞從雜亂無章的迪斯科到井然有序的集體舞。他研究發現,電子如同地球自轉一樣,有一種叫做自旋的基本特性,自旋向上的沿逆時針運動,自旋向下的沿順時針運動。這種自旋也會產生量子霍爾效應,這就是量子自旋霍爾效應。它不僅沒有能量損耗,並且不需要強磁場,也可在室溫環境下實現。

他摘得了諸多重量級獎,比如歐洲物理獎、美國物理學會巴克萊獎、國際理論物理學中心狄拉克獎、尤里基礎物理學獎,還獲得了富蘭克林獎章。

2017年7月,張首晟與其他幾位華人科學家宣佈發現馬約拉那費米子,並將其命名為“天使粒子”。張首晟今年1月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介紹,“天使粒子”將有助於量子計算機的研發。他當時透露,正在規劃在該領域與國內高校進行更深入合作。

記者追憶張首晟:那個離諾獎最近的風險投資人

張首晟團隊搜尋手性Majorana費米子的實驗平臺

“天使粒子”的發現引發公眾極大關注,但也因為媒體的表述一度引發了爭議。

實際上,這項實驗由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王康隆團隊(UCLA Device Research Lab (Kang Wang Group))主導,上海科技大學合作,並由加州大學歐文分校、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協助、斯坦福大學團隊的參與。實驗中觀測到了馬約拉納費米子模存在的證據,同時又極大程度上排除了其他因素的影響,成為馬約拉納準費米子存在的有力證據。

標準物理理論模型中,12種基本粒子被分成兩大家族:電子、質子等8種粒子組成的費米子家族和光子、介子等4種粒子組成的玻色子家族。一般認為,每一種粒子都有其反粒子,且狀態與粒子本身相反,粒子與反粒子相遇會瞬間湮滅。

但1937年,埃託雷·馬約拉納預言,有一類特殊的費米子,像光子等玻色子一樣,它們的反粒子就是自身,這種費米子被稱為“馬約拉納費米子”。

記者追憶張首晟:那個離諾獎最近的風險投資人

研究論文共同一作、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潘磊指出,所謂的發現天使粒子,並不是真正發現了馬約拉納費米子,而是發現了符合馬約拉納費米子性質的激發態。

馬約拉納費米子被認為是製造量子計算機的完美選擇。只要符合馬拉約那費米子的性質,就可以用來實現拓撲量子計算。拓撲量子計算機對外在噪聲的抵抗力比普通量子計算機更強,更具魯棒性。研究人員也表示,探測到這種粒子後,他們可以製備出電子芯片,實現基於這一粒子為基礎的拓撲量子計算機電腦芯片。

與國內高校合作非常成功

張首晟當時告訴記者,他在2009年作為“千人計劃”人才回到中國。這些年與國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十分成功,比如發現了三維拓撲絕緣體和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中國已經可以把從1到10,從10到100這種放大性的工作做好,需要更多從0到1的原創。”張首晟說,他的總體感受是,中國的科研越來越走向國際前沿。

記者追憶張首晟:那個離諾獎最近的風險投資人

張首晟還對國內年輕一代科學家在原創性研究方面寄予厚望。

“希望他們不要只是跟風,什麼熱門就做什麼,而是學會獨立判斷,真正用好奇心來驅動科學研究。”張首晟認為,好奇心驅動是做原創性工作最重要的素質之一。

張首晟說,要想催生出原創性研究,需要從教育模式和科研機制等方面營造更為有利的環境。

他發現,很多中國人把科研理解為“攻關”。但“攻關”是有目標的,真正原創性的工作,很多時候沒有目標。

“應該允許科研計劃根據進展進行調整,甚至跟原來的想法完全不一樣。”張首晟介紹,美國有不同科研經費支持機構,包括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美國能源部(DOE)和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等。其中前兩者都允許對科研計劃進行修改,有時甚至允許科研人員重新調整研究方向。

既是科學家,又是風險投資人

除了凝聚態物理學家,張首晟另一個廣為人知的身份是風險投資人。

記者追憶張首晟:那個離諾獎最近的風險投資人

2013年張首晟與學生聯合創立丹華資本,他去世之前曾擔任丹華資本的創始董事長。

丹華資本主要關注的是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兩者兼備的公司。已經佈局的領域包括人工智能、大數據、網絡技術、AR、VR、互聯網金融和金融醫療等。

“丹華資本的初衷是打通兩個橋樑。一是把前沿科技和投資結合在一起,二是把中國和美國結合在一起。”張首晟在1月份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說。

張首晟當時表示,對前沿科技的投資非常重要,但是社會上懂前沿科技和懂投資的人往往是分開的:做科研的大多沉浸在象牙塔中,不瞭解投資;做投資的大多是商科背景,對前沿科技不瞭解。

“科學家的身份對做風險投資非常有幫助。”張首晟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物理學的思維模式是把任何事物都解剖到原子層次,認識事物的本質。而且做科研需要在非常雜亂的情況下,看到清晰的研究路徑。他認為,做風險投資也需要藉助科學家的思維模式,用獨特的眼光看清未來前景。

記者追憶張首晟:那個離諾獎最近的風險投資人

在張首晟看來,無論是做科學家,還是做風險投資人,其共性是做一個好老師,因為兩者都需要帶團隊。

“我經常說,CEO的全稱應該是Chief Education Officer(首席教育官)。也就是把原創性的思維模式和方法論教給團隊成員,這樣工作會具有很好的可拓展性。”張首晟說。

張首晟告訴記者,在美國高校,既做教授又做投資的人並不多,但是既做教授又創業的人很多。“斯坦福大學允許高校教授創業,提供了非常寬鬆的氛圍。”

張首晟曾說過,這個真正完美的世界是一個量子的世界,就是量子的一個粒子,它的確是可以百分百可以平行做兩件事情,量子的世界是平行的,他想他的人生也可以達到這種境界。

來源:科技日報,記者:劉園園、張蓋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