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豬21日齡斷奶就是豬場最佳經營目標?未必!

​對養豬生產企業來說,最重要的 管理決策之一是平均斷奶日齡或母豬的平均哺乳期。這不僅會決定豬舍的需求,而且還會對斷奶仔豬的飼料投入和健康狀況,甚至斷奶到屠宰時的生長速度產生影響。

世界各地的許多養豬企業把21日齡斷奶作為最佳經營目標,這通常基於3 w的斷奶系統能夠使母豬的生產力最大化。這也基於多年前且在多數在歐洲進行研究的結果。

本文的目的是重新探討這一問題,並探索在當前的經濟條件下最優的管理決策。

1、不同的斷奶日齡

一旦在設定的目標日齡做出斷奶決定,那麼這會自動地決定豬場的豬舍需求。較晚斷奶的豬群理所當然地比超早期斷奶的豬群需要更多的產床,因為在斷奶之前前者在產床中會花費更多的時間。

這也會改變幹奶母豬安置所需的地方,這是一種成本較低的地方,並且或許還有斷奶仔豬和生長/肥育豬飼養的地方。

如,一個1000頭母豬的豬場採用20日齡斷奶,產仔指數為2.3(窩/母豬/年),將需要大約189個產床(1000×2.3×30/365)。

一個1000頭母豬的豬場採取30日齡斷奶,產仔指數為2.1,同樣地將需要224個產床。由於較晚斷奶的豬場處於較低的窩生產性能,因此豬舍成本更昂貴。

因此,在農場規劃階段,這對最後的決定有重大的影響,而且當斷奶日齡發生改變時也將影響正在進行的決策。

斷奶日齡的改變還意味著對母豬飼餵方案的影響。斷奶日齡推遲往往會使更多的母豬出現嚴重的能量負平衡,因此,它們在一個較長的哺乳期內,需要較高的採食量。當然,哺乳期日糧還比較昂貴,因此需要考慮整體的飼料成本。

較低的斷奶日齡會較少地消耗母豬背膘的儲存,並且可以降低每頭母豬每個生產週期的飼料消耗。在仔豬飼料投入方面,也有重要的問題需要考慮。如採取18~22日齡斷奶的豬群可能需要高成本、高質量的保育舍,因加用於熱和通風的能量投入較大,這需要極高水平的管理和飼養環境。

另一個極端是,採用5~6周齡左右斷奶的豬場將僅僅需要極為基礎的半集約型大群飼養生產系統,並且這可能包括廉價的稻草運動場和自然通風的豬舍。

一些國家採用這種方式,如瑞典、瑞士和丹麥,這種極晚的斷奶系統非常普遍。仔豬的飼料投入也將極信賴於斷奶日齡。

18-21日齡斷奶的仔豬需要極高質量的營養方案,如要求添加高水平的奶粉、熟的穀類和特定的飼料原料,以維持腸道健康。在30日齡稍大年齡斷奶的斷奶仔豬可以直接飼餵養分密度較低的開食料。

斷奶仔豬的腸道健康管理經常難以捉摸,這對斷奶日齡較大且免疫和酶系統發育較好能夠應對多變環境的斷奶仔豬或許比較容易些。 世界的一些地區,法律和來自消費者的壓力也會影響斷奶日齡。

在歐盟,最小的法定斷奶日齡為28 d,不過也存在漏洞,在獸醫的指導下允許較早斷奶。

瑞典和瑞士規定最小斷奶日齡為35 d。這些地區的消費者認為,當斷奶較晚時,仔豬會在較高的福利環境中生長,不過還沒有這方面的科學依據。 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企業,斷奶日齡的現狀是大約3 w,不過北美洲仍有一些養豬生產企業進行更早日齡的斷奶。近年來,美國在仔豬斷奶日齡上已大幅上調,因為他們意識到養豬的經濟收益與這相關。亞洲養豬生產企業仍然在21-25 d給仔豬斷奶,不過一些企業已小幅度推遲。 2、母豬的生產力

早在20世紀70年代,養豬生產者將仔豬斷奶提前至3周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為了獲得較高的母豬生產力。其所包括的簡單數學原理表明,一個採用30日齡斷奶的1000頭母豬規模的豬場,產仔指數大約為2.1,如果假設每窩產11頭活仔豬,那麼該豬場每年生產23100頭仔豬。

如果豬場將斷奶日齡提前至20d,那麼產仔指數將提高至2.3,豬場每年將生產25 300頭仔豬,而成本可能是相同的。對早期斷奶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動力。

在所有這一切中,我們確實需要確定的是母豬繁殖能力如何受到不斷變化的斷奶日齡(或哺乳期)的影響。20世紀70年代,這是許多研究和調查的主題,並且它們之間的關聯性已經得到了充分的闡述,但仍值得去重審這一研究。

仔豬21日齡斷奶就是豬場最佳經營目標?未必!

中國農牧行情網

3、斷奶到發情的間隔

斷奶到動情期的間隔通常預期為4-6d,但實際變化極大。在這一點上,較晚斷奶的豬場差異較小,且較高比例的母豬在斷奶後在第4-5天出現第1次發情。

當將斷奶日齡提早至21 d時則會出現較大的變動,大部分母豬在斷奶後第7天出現第1次發情;而採取極早期斷奶時,第1次發情時間會再次出現更大的變動性。

如果我們對這方面的研究進行歸納一下,斷奶日齡與第1次發情時間之間的關係可以描述為IWO=EXP(2.16-0.0079×WA),式中:WA表示斷奶日齡(d),IWO表示斷奶到發情的間隔。

4、受胎率 首次配種即能懷孕的能力也是母豬管理的一個重要指標。證據也表明斷奶日齡對這方面的影響。能夠對每頭母豬每年最終的仔豬產量有重要影響的較早斷奶,明顯還存在繁殖成本的原因。 這可以通過以下公式計算: CR %=62.7+8.87×LN(WA)。 式中:CR %:首次配種的情期受胎率。 WA:斷奶日齡(d)。

5、窩產仔數 對任何一家豬育種公司來說,窩產活仔豬數是其效益的最大決定因素之一,並且這也受斷奶日齡的深遠影響。來自20世紀70年代的所有研究表明,在21-25d到35 d及更大年齡的範圍內,斷奶日齡對窩產仔數幾乎沒有影響;斷奶日齡低於21-25d,窩產仔數急劇下降,並且這種影響的程度相當大。因此,根據筆者的經驗,早期採用14-18d斷奶的北美企業由於這種效應可能註定會失敗。他們建立了高成本的生產系統,但生產性能證明並不值得。因此,至於特定斷奶日齡的產出,最終受到許多平衡因子的影響,養豬生產者真正需要了解的是他每頭母豬每年能產多少仔豬。我們通常稱這為母豬的年生產力(Annual Sow Productivity,ASP)。

如果仔豬斷奶晚於3w,我們將看到ASP會逐步減少;而如果仔豬斷奶較早,我們不會看到ASP會進一步的提高,但實際上ASP會再次下降。

這是因為,在較晚進行斷奶時,主因是產仔指數,因此ASP會下降。對超早期斷奶的豬場來說,窩產仔數效應是主要的因素,因此ASP會再次下降。正是這種極為密切的關係誘使世界各地的許多企業採用基於3 w斷奶的管理系統,假定如果企業使ASP最大化了,那麼他們的總效益也將最大化。然而,這種論證很可能有嚴重的缺陷!每一個此類生產系統(超早期、早期或較晚的斷奶)與不同的成本和收入有關,這一點需要加以考慮。

6、金融生產力 在每頭母豬的毛利或每頭母豬的淨利潤或豬場的總淨利潤方面,金融生產力是豬場成功的決定因素。希望本文能夠表明,最終幫助我們優化哺乳期/斷奶日齡所涉及的關聯性是複雜的,並且通常是非線性的。

因此,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研究人員構建了一模擬模型,模型中包括所有涉及到的這些因素,以利用不同斷奶日齡和利用不同財務狀況計算可能的財務結果。利用這一模型,變得越發清晰的是母豬的最大生產力不等同於最大的金融生產力,並且事實上,在成本和價格變化的合理時間範圍,最佳的斷奶日齡實際上變化較大。這一分析的證據表明,根據2007年英國的情況——非常高的穀物和其它飼料價格以及較低的豬價,在3周齡斷奶遠非最理想,而最佳的斷奶日齡可能在30-35d。 非常有趣的是,在斷奶日齡方面,無論生產者怎麼計算,在2007年他們可能無法取得盈利。然而,由於額外的成本,斷奶越早,情況變得越糟,且沒有較高的收入來補償。從這一試驗得出的教訓是我們決不應該將斷奶日齡看作是一個固定的參數。很明顯在短期的豬場生產計劃中它不能改變,但在中期和長期的生產計劃中,它可以設法改變。 主要的驅動力是豬價和普通飼料成本之間的比例。

早在20世紀70年代,歐洲的狀況是按實際價值計算飼料成本非常低,並且生豬價格良好。事實可能是最大的生產力曲線與金融生產力曲線精確一致,因此,3周齡斷奶可能是正確的。在當今的經濟環境下,我們已到斷奶日齡需要提高以使盈利最大化(或損失最小化)的狀況。從這一分析中我們還學到,世界各地的每一個行業,以及每一個不同的養豬生產企業都有一個不同的成本/價格結構。

7、小結 從這一分析可以看出,在這些不同的行業中,財政支出水平存在很大的不同。2007年,巴西的養豬行業具有相當低的飼料和其它成本,根據這一情況至少是盈利的,然而美國和英國的養豬企業面臨較高的生產成本,甚至無法實現盈虧平衡。

同樣明顯的是,對所有3個相當獨立的養豬行業來說,在這種經濟環境下大家可能支持採用較晚的斷奶系統。在另一種環境下,結論可能不同於此。該分析也非常肯定地表明,母豬的最大生產力與最大的財政利潤並不一致,而且如果大型豬場想要實現利潤最大化,需要非常精確地計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