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心報效國家,做官後壯志豪情卻終被磨滅

顏延之《陶微士諒》曰:“春秋六十有三(《文選》作春秋若干),元嘉四年月日,卒於瀉陽縣柴桑裡。”蕭統《陶淵明傳》曰:“會卒,時年六十三。”沈約《宋書·隱逸傳》曰:“潛,元嘉四年卒,時年六十三。”《晉書·隱逸傳》曰:“以宋元嘉中卒,時年六十三。”陶澎在《靖節先生年譜考異》中有一段按語:李公煥陶集總論引祁寬日:“先生以義熙元年秋為彭澤令,其冬解授去職,時四十一歲矣。後十六年,晉禪宋,又七年卒,是為宋文帝元嘉四年。

他一心報效國家,做官後壯志豪情卻終被磨滅

《南史》及梁昭明《傳》,不再壽年。《晉書·隱逸傳》及顏延之《誅》,皆雲年六十三年,以歷推之,生於晉哀帝興寧三年乙丑歲。”今考先生年六十二,始見於沈約《宋書》,昭明《傳》因之,晉書亦因之。惟《文選》載顏延之《誅》,作春秋若干。此雲昭明不載壽年、顏《誅》年六十二,當是誤記顏《誅》為蕭《傳》也。

他一心報效國家,做官後壯志豪情卻終被磨滅

眾多研究者普遍認同沈約《宋書·隱逸傳》的說法,即認為陶淵明享年六十三歲,也有不少學者提出質疑,如張旗的七十六歲說,吳汝綸的五十一歲說,梁啟超的五十六歲說,古直的五十二歲說,然而他們所提供的論據都存在很大的漏洞,論證也不夠嚴謹,因此不能採信。袁行需先生力作《陶淵明研究》則見解獨到,他認為《文選》和顏延之的《諒》只是說明了陶淵明的卒年,但沒有說明他的生年,因此還不能確定陶淵明活了多少歲,而且《宋書》“乃齊永明五年(487)春被教撰,永明六年(488)二月畢功,此時距陶淵明去世己六十一年,其可信性當然在顏《諒》之下,兩相比較,我們寧可相信顏《諫》而懷疑沈《傳》。”

他一心報效國家,做官後壯志豪情卻終被磨滅

在陶淵明研究資料的可信度上,袁行需也有獨到研究方法,他認為“對有關資料依據其可信程度加以分級,儘量使用第一級資料,以其他三級資料為佐證;不以次→級之資料輕易否定前一級之資料。陶淵明之資料,依其可信度分為四級:第一級,陶淵明本人之作品,但大兒涉及其生平出處者,多有異文頗費斟酌。第二級,陶淵明友人所留有關文字資料料,僅顏延之《陶微士誅並序》一篇。第三級,後人所撰陶淵明之傳記材料,梁沈約《宋書·隱逸傳》、梁蕭統《陶淵明傳》、唐李延壽《南史·陶潛傳》、唐房玄齡等《晉書·陶潛傳》、快名《蓮社高賢傳》等。第四級,後人評陶、詠陶而有助於其生平考證的文字材料:如梁蕭統《陶淵明集序》、唐白居易《訪陶公舊宅並序》等。”

他一心報效國家,做官後壯志豪情卻終被磨滅

最後,袁行需先生從現有文獻出發,結合版本校勘,進行通盤的考查論證,認為:“陶淵明享年七十六歲,生於晉穆帝永和八年圭子(352),卒於宋文帝元嘉四年丁卵(427)。”因此,對於陶淵明的卒年,有一個統一的說法,即都認為卒於公元427年。至於生年問題,若依學界普遍說法,陶淵明應生於公元365年,若按袁行需先生說法,陶淵明生於352年。由於本文論述的重點在於陶淵明人生經歷對其精神氣質的影響,因此為方便論述,採用學界普遍說法,即陶淵明生於公元365年,卒於公元427年。

他一心報效國家,做官後壯志豪情卻終被磨滅

他的少年生活過得很貧苦。在《命子》詩中他說:“肅矣我祖,慎終如始。直方二臺,惠和千里”,這說明他的祖父當過太守,又說:“於皇仁考,淡焉虛止。寄跡風雲,冥茲惺喜”,這裡雖然沒有提到他父親做過什麼宮,但從“冥茲惺喜”可以看出他父親身上頗有些魏晉之風,而“仁考”的稱謂說明他父親在他少年時期已經去世。另外,他在《祭程氏妹文》中還提到:“慈女比早逝,時尚需嬰,我年二六,爾才九齡。”“慈批”指他父親的妾,他祖父做過太守,父親有妾,說明他早年家境並不算貧寒,但後來因父親去世,家道中落。他後來的詩文也常提到“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長飢”、(《有會而作》)“餘年過五十,少而貧苦”(《與子儼等疏》);顏延之也在《陶徽士諒》中說陶淵明“少而貧病”。

他一心報效國家,做官後壯志豪情卻終被磨滅

雖然陶淵明少年時期家境貧困,自己身體又不好,然而他所受的封建教養是不能忽視的。由於家庭的影響,陶淵明很早就接受到了《詩》、《書》之類的教育,並且用來規範自己的生活。關於這一點陶淵明在後來的詩文中常常提及,例如:“先師遺訓,餘豈之瞠”(《榮木》)、“師聖人之遺書”(《感士不遇賦》)等等。除了繼承家學淵源,陶淵明白身也很喜歡讀書,他在詩文中這樣描述道:“詩書敦宿好”(《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少年罕人事,遊好在六經”(《飲酒》)、“弱齡寄事外,委懷在琴書。被褐欣白得,屢空常晏如”(《始作鎮軍參軍經由阿作》)、“少學琴書,偶愛閒靜,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見樹木交蔭,時鳥變聲,亦復歡然有喜。”(《與子儼等疏》)由此可見,少年時期的陶淵明雖然貧苦,卻仍能閒靜於讀書的快樂與享受自然的快樂之中,其灑脫的性格己然可見,而正是這種心性對於他後來的人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他一心報效國家,做官後壯志豪情卻終被磨滅

另外,作為詩人的陶淵明,他的幼年和少年,也恰是生長在一個藝術的時代。在那個時代,有書法大家王革之(卒於379年,淵明時15歲)、雕塑家戴遙(卒於396年,淵明時22歲〉、著名玄言詩人孫綽、許詢以及詠史詩人袁宏等等:同輩中有後來成為一代山水畫家的宗炳(生於375年,淵明時11歲),還有謝靈運、顏延之、鮑照等眾多年輕詩人。可以說,時代濃郁的藝術氣息時刻感染著陶淵明,為他一生的藝術創作培育了情感的種子。

他一心報效國家,做官後壯志豪情卻終被磨滅

從小所受的儒家正統教育使陶淵明心中洋溢著治國安邦的理想和豪情,他在詩中寫道:“少時壯且厲,抗劍獨行遊,誰言行遊近,張掖至幽州。飢食首陽薇,洲飲易水流。”《擬古》然而,這種熱情和豪氣卻在他十二年的出仕生涯中逐漸被消磨吞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