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錦衣衛到底多牛?大臣睡前寫詩發牢騷,醒來已經在朱元璋手裡

大名鼎鼎的錦衣衛曾是明朝最令文武百官聞風喪膽的特務機構,由明太祖朱元璋親自設立,直到南明永曆帝時才正式結束,其巨大影響力貫穿大明王朝始終,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強權力量。

明朝的錦衣衛不僅是一個享有至高特權的情報機構,而且它沒有上級單位,直接對皇帝本人負責,其首領稱為錦衣衛指揮使,由皇帝的親信武將擔任,權力之大,令人髮指。凡是進了錦衣衛大牢的人,幾乎沒有可能活著出去,有罪該死,無罪冤死,這種事時有發生。


明朝錦衣衛到底多牛?大臣睡前寫詩發牢騷,醒來已經在朱元璋手裡


錦衣衛對皇帝有著絕對的忠誠,而且,錦衣衛的辦事效率極高,普天之下幾乎沒有他們窺視不到的角落,文武百官全都活在錦衣衛的監視下,皇帝對大臣的一舉一動都瞭如指掌,這讓皇帝非常有安全感。這就是錦衣衛得以長期存在的價值和原因。

錦衣衛到底有多無孔不入?有兩個著名的歷史典故可以用來最直觀地回答這個問題。


明朝錦衣衛到底多牛?大臣睡前寫詩發牢騷,醒來已經在朱元璋手裡


關於錦衣衛與朱元璋,有一個故事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話說有一天早朝過後,朱元璋問大臣宋濂:昨夜幹什麼了?都有誰?都說了些什麼?宋濂一一如實回答後,朱元璋很滿意地笑道:“嗯,不錯,你沒有騙我。”說著,朱元璋拿出一張圖給宋濂看,正是宋濂昨夜宴請朝中好友的座次圖,不僅人物一個不差,連誰說了些什麼都一一記錄在案。這就是錦衣衛的“功勞”,連大臣下班後和誰在一起,說了什麼,皇帝都一清二楚。

比起“明朝開國文臣之首”的宋濂,下面這個故事的主人公似乎欠缺點知名度,但是,他的故事卻更加離奇、更加典型。


明朝錦衣衛到底多牛?大臣睡前寫詩發牢騷,醒來已經在朱元璋手裡


元末明初有一位頗有名氣的詩人,名叫錢宰,字子予,又字伯均,會稽人。錢宰出生在元朝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明朝建立的時候他已經是一位70歲的古稀老人了。但是,由於錢宰學富五車、才華橫溢,他還是被朱元璋徵召入朝為官,主要負責的是校書翰林、撰功臣誥命、編書寫書,總之就是一些需要動筆寫字的腦力勞動。

錢宰的工作雖然不算十分辛苦,但他畢竟年紀太大了,而且與其他朝中大臣一樣,錢宰也必須早晨去上朝見皇帝。我們知道,古代早朝那可是非常早的,正式上朝時間是卯時,也就是早上5點到7點,但大臣們一般在寅時就要在午門外等候,也就是凌晨的3點到5點。而且,文武百官的家離皇宮還有一段距離呢,所以,大臣們最晚也是凌晨三四點鐘就得起床。這樣的強度,對於年過七十的錢宰來說實在有點吃不消。


明朝錦衣衛到底多牛?大臣睡前寫詩發牢騷,醒來已經在朱元璋手裡


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此時錢宰已經79歲高齡,他早有隱退之意卻一直得不到批准,而早起上朝又讓他苦不堪言。於是,一天夜裡臨睡前,錢宰有感而發寫了一首詩:四鼓咚咚起著衣,午門朝見尚嫌遲。何時得遂田園樂,睡到人間飯熟時。

這是一首淺顯易懂的打油詩,大意就是:每天天沒亮我就得起來穿衣服,到了午門朝見時還嫌晚了。什麼時候能如願歸隱田園,我一定要一覺睡到飯好了再起床!小老頭這首打油詩寫得還是非常可愛又可憐的,他一把年紀了,別無所求,就是想好好睡個懶覺。


明朝錦衣衛到底多牛?大臣睡前寫詩發牢騷,醒來已經在朱元璋手裡


次日上朝,朱元璋見到錢宰的一句話就是:“昨夜做的好詩!不過有一個字用得不好,我已經幫你改過了。”說完,朱元璋遞過來他幫錢宰改過的詩:四鼓咚咚起著衣,午門朝見尚憂遲。何時得遂田園樂,睡到人間飯熟時。

全詩朱元璋只改了一個字,就是把原來的“尚嫌遲”改成了“尚憂遲”。朱元璋說:“我並沒有嫌你遲了啊,是你擔憂自己遲了!”錢宰聞言嚇了一身冷汗,自己睡前在自己家裡寫了首打油詩,沒想到一覺醒來已經在皇帝手裡了,這個錦衣衛還真是厲害。幸虧自己只是發發牢騷,並沒有什麼大不敬之言,否則真是不堪設想。


明朝錦衣衛到底多牛?大臣睡前寫詩發牢騷,醒來已經在朱元璋手裡


錢宰知道自己的那個“嫌”字用得不太合適,於是趕忙跪地謝罪。朱元璋心知錢宰確實別無他意,只是確實年紀太大,力不從心,於是,朱元璋說道:“朕今放汝去,好好熟睡矣。”就在這一年,年近八十的錢宰被批准告老還鄉,安享晚年,終於可以好好睡個懶覺了。

錢宰的晚年生活過得確實很不錯,直到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84年)才病逝,享年96歲,在當時是絕對的高壽。

注:

1、參考文獻《明史》

2、文中涉及年齡,按照舊時習俗均採用虛歲。

3、文中圖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