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紙廠產能踩剎車,行情要變天!

大紙廠產能踩剎車,行情要變天!

包裝造紙龍頭企業預計新增300萬噸產能的投產日期均已推遲6個月以上,雖然說只是項目推遲,但是在現在這個行業僵持階段的踩剎車,還是會產生深遠的行業影響。

一般來說項目推遲的原因無外乎三種可能:資金短缺、施工延期、項目前景變化,很顯然資金不可能是問題,作為一個大型造紙廠施工單位也不會有問題,那就剩下項目前景問題。所謂項目前景問題,就是原來作為立項的市場因素髮生了變化,通常這種變化是沒有原來預期的理想才會延期,如果變化比原來預期更好則是加快進度迅速投產。

現在看到的延期,那就確定是市場因素變化。市場因素有兩個客觀要素“原材料就是廢紙來源問題”“銷售問題就是需求問題”,這兩個因素現實就是外廢減少國廢價高對生產成本影響很大,同時由於需求減少導致銷售不旺,這樣一高一減造就產能擴張顯得風險增加,不得不踩剎車以延緩新增產能對市場的負面衝擊效應。

春江水暖鴨先知,大企業對行業未來發展的感知度會更加精準!

雖然說這是一個非常正常的商業行為,但是我們還是能夠感受到市場變化,會不會以此為轉折點,紙箱行業行情就要變天?

變,看來是不可避免,但是我們更關心的是如何變?

1、【需求】產能需求的增長已經到了現階段的天花板,也就是紙箱需求的增加後勁乏力。大概率是需求穩中有降,只會發生區域之間和季節之間的高低起伏,年度總體需求不會大的增加。

2、【產能】3年內難以有新的產能擴張空間,這個期間需要調整的是如何將效率不高、質量不高的產能淘汰出局。

3、【經營】因為需求減少、供給過剩,紙箱行業從粗放式經營轉入精細化、規模化經營,尤其是紙板廠和三級廠,以前那種只要有規模就能賺錢的紙板廠在這種低加工費的環境下,只有在優化訂單結構、紙種結構、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綜合損耗、賬款結構資金來源等財務優化、提高服務穩訂單的綜合手段下提高盈利能力,三級廠在沒有大的行情刺激下也從人脈經濟轉向專業服務經濟。

4、【設備】新增投資萎縮,無論是造紙、紙板、紙箱來說,不會再有大規模的新增投資機會,意味著相關設備廠家也要從規模性擴張轉向技術性突破,這種突破也不是原來意義上的單機突破,而是轉向智能型、整廠型的新制造研發和輸出。

5、【整合】行情的變化也會導致行業之間的整合變化,造紙與造紙、紙板與紙板、紙箱與紙箱之間的的橫向兼併整合以及造紙、紙板、紙箱上下游的縱向整合,形成縱橫交錯的整體聯合模式,單一工廠在將來的資源型、資本型的經營中愈加孤立無援。

大紙廠產能踩剎車,行情要變天!

變,就意味著行業的重新洗牌,那這個牌到底如何洗?

洗牌會按照行業自有的規律進行,人為因素只是會加快或延緩洗牌的速度。

1、【造紙】造紙將是洗牌的第一順位,在這個階層中的大、中、小型紙廠,小廠將會直接被淘汰(關閉或者轉型離場),中型紙廠被大型紙廠兼併,大型紙廠格局定型最終形成相對壟斷,這個時間也就在2-3年就會完成,小紙廠也就1年離場。

2、【紙板】作為洗牌第二順位的紙板廠(包含既做紙板也做紙箱的二級廠),其中會有部分產能過剩的純紙板廠因為售價提不上、原紙成本降不下、效率提不高、資金成本高而離場。留下的二級廠就會以有意識的主動增加紙箱訂單而不是擴充紙板訂單的方式實現轉型,改變單一依賴三級廠的格局而把對市場的掌控力抓在自己手上,這個時間大約需要1-2年來完成。

3、【三級廠】作為紙箱行業的第三順位,也不可避免的加入洗牌行列。因為紙箱客戶對供應商的穩定性、可靠性的權衡會逐步轉向大型紙箱企業,再加上紙板廠後期對紙箱客戶的直接搶奪,勢必會造成三級廠階層的洗牌速度加快,這種洗牌就是分三個方向:退出、合併、個性化服務。這個過程一般會在紙板廠洗牌結束後半年後效果顯現。

無論如何洗牌,總是會朝著行業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只是作為個體的企業需要未雨綢繆早做準備,以利於搶佔到新的制高點。

行情的變天是緊迫還是漫長,全憑經營者自己心中的判斷。不過不管如何判斷,規律終究是規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