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流年的风景,消失在岁月深处

走过流年的风景,消失在岁月深处

一日,淼表哥赐个我一个雅号——水竹居里夫人。他说,“水竹居”、“居里夫人”,都赫赫威灵,又学贯中西,因此这个名字于你比较恰情。当时诧异了一秒钟,心便柔软下来。

我不晓得淼表哥为何要莫名送我一个名字,觉着这个名字不令人反感,也就没多问。

“水竹居”,这三个字,好似一个被我淡忘多时的朋友或者亲人,突然间有人提起,自然是格外的亲切和温暖。水竹居巷,我曾经在那里住过十几年,我的青春年华都是在那里度过的,后来出嫁离开几年,再后来,有了儿子,又在那里住了三年。

这些年,我一直居住在这个古老而小巧的城里,不曾迁徙,不曾有过长时间的远离,对于别人的城市别人的风景或许心生过涟漪,短暂之后又恢复了平静。我喜欢我的城,喜欢这日久生情的城,喜欢居住的巷子,喜欢诗意的活着。

我住的地名,都带有“巷”字,现在住的地方叫“金民巷”,不晓得来源。而从前的“水竹居”,我是晓得一些的故事的。

这里,我不细说,是不想借着那些美丽添彩。我的欢喜,源于“水”,源于“竹”,源“巷”。

走过流年的风景,消失在岁月深处

于我,对水的欢喜和恐惧是对等的。小的时候偷学游泳差点没被淹死,前几年带儿子学游泳也险些上不了岸。但我对水的依恋,并没有因为水带给我的恐惧而削弱。这大概源于“女人是水做的”这句话,水的多情,水的温柔,水的深度,水的宽度,太多太多的地方都与诗意相关。感情,我喜欢水,最终还是落在“诗意”这个词上,总之,喜欢就是喜欢,若说出太多的缘由,反而又矫情了。

“竹露滴清响,荷风送清香。”这里的竹,还是与“水”相关,水与竹,想一对相依为命的恋人,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真好。清晨的露水是情人含情的双眸,无需言语,只是眨巴眨巴眼睛,眼中的那汪泉便“叮咚”滴落下来,愁也好,兴也好,动容才是真的好,因为动容而落泪,因为美到极致而落泪,又谁说,那不是命里的传奇?竹,是用来形容君子的性情的,高风来了,青叶摩挲成响,雨落了,露落了,都走了,如情人挥一挥衣袖,不曾带走一片云彩。

而我更喜欢板桥的墨竹,喜欢他水墨走湿的情怀里蕴涵的诗意,喜欢上天赋予他的才情。我愿意把他的才情视作是上天赐给的,所谓“才”,没了天生的灵性和禄运,即使再勤奋,即使贵人再多再高,所沉淀的成就只能算作“匠”,不过,匠人可以换来钱财,而才子,多半落魄,因为他清高,因为他不屑红尘世俗。所谓“高处不胜寒”,我觉着古人在杜撰这话的时候一定想到了竹高之处的风,一定瞧过他袖底的清风。

戴望舒的“丁香雨巷”道出了好多情侣的清愁与爱恋。年轻的时候依恋“油纸伞”下的爱情,中年的时候,记住的却是巷子里的风,巷子里的墙恒,巷子里奔跑的孩子。群居的日子因为巷子的蜿蜒使琐碎变得柔情,因为巷子的幽长心怀诗意。大好的清晨,起早绝对可以收获到小巷派遣的礼物,礼物是限量的,后来之人不得。清晨的巷子像安祥的母亲,安静、慈祥,你出门,递给你暖意的眼神,虽然不曾言语,你却懂得早出早回的叮咛。深夜的巷子像仁厚的父亲,路灯便是他投射过来的眼神,为你壮胆,给你安慰,一步一步渐渐接近,到家了,关门了,而巷子依然在门外忠诚地为你守家看园。

走过流年的风景,消失在岁月深处

少年时代的清晨和夜晚,我都要从巷子里出入,上学,放学,骑着紫色的安琪儿自行车,飞得老快。我的车技就是在巷子里练就出来的,一只手掌着龙头,一只手伸向空中。我的手时而做抓握状,一张一缩,再放又捉,我给那个系列动作取了个好听的名字——捕风;时而像在水中穿行,轻轻柔柔,生怕弄疼空中的风。风是有形状的,也是懂人情的,你黏她,她就依恋着你。我喜欢穿巷而来的风,巷子里的风是自由的,这个时候的我也是自由的,我的紫色安琪儿最知情。

巷子的出口就是仙眠居委会,守传递的是一个姓“欧阳”的龅牙老人,每年的假期,每每经过居委会,我都要习惯性地停下来,讨好地喊一声“欧伯伯,有没有我的信?”后来,欧伯老远见了我,就说:“丫头,没有你的信呢,说不定明天就来了。”不过,我最喜欢他说那句“丫头,那个字写得好漂亮的‘尘’给你写信了呢,瞧……”往往没等他说完,我顾不得少女的矜持就从他手中抽走了信,欧伯这个时候的龅牙十分可爱。后年我不再和尘书信来往,后来,我谈了新的恋爱,后来,我离开了水竹居巷,偶尔在街上遇见欧伯,他还是会老远朝我笑,只是不向从前般大声喊我“丫头”,我也会真心的问候他老人家好不好。

一晃又是八年,我离开水竹居巷八年,这八年的时光,水竹居巷都发生了哪些故事?居住在那里的人们有多少像我一样去了又回,回了又再次离开?我若回访,那里,还有没有我曾经熟识的人?那个叫李群玉的诗人,他的灵魂有没有在水竹居巷的清晨或者黄昏出现过?

许多的怀念无需大张旗鼓地举行仪式,她不一定时刻随性,却可以不经意地闪现出来。就是这一闪,从前的韶华又好似回到了眼前。一如当年水竹居巷上空的那轮满月,这么些年,她一直倾泻在我的脑海,一直安抚着我那青春年少时因为爱情惹下的寂寞与忧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