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经常见到晶体,但什么是晶体呢?

生活中经常见到晶体,但什么是晶体呢?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相同的物质,其所有性质都相同,但外形不同,如晶体味精与粉状味精,粗盐与细盐,前者具有几何多面体,后者则不具备。除此而外,其它性质均相同,我们就不能把前者称为晶体而将后者视为非晶体。由此说明,仅仅利用有无规则的几何多面体外形来定义晶体是不恰当的。

生活中经常见到晶体,但什么是晶体呢?

那么,什么是晶体?

 在远古年代,人们在矿业活动中发现了具有规则几何多面体形态的水晶,于是,晶体的远古定义(从现象):能自发生长成规则几何多面体外形的固体称为晶体。

 这种定义显然是不够严谨的,有些晶体并不发育成几何多面体外形,例如岩石中的晶体小颗粒。晶体能够发育成几何多面体外形仅仅是晶体内部本质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那么,晶体的内部本质又是什么呢?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C.Rentgen)发现X射线后。1912年德国物理学家劳埃(M.Von Laue)第一次用X射线在实验上证明了晶体的根本特性——晶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周期性地排列。

所以,晶体的现代定义(从本质):晶体(crystal)是内部质点(原子、离子或分子)在三维空间周期性地重复排列构成的固体物质。这种质点在三维空间周期性地重复排列也称格子构造,所以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

生活中经常见到晶体,但什么是晶体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