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金桂无理取闹,宝钗为何只能隐忍?原因全在夏金桂的这一段话里

因为探春赠送的一个玉佩,宝钗便对着邢岫烟说教一番:

​“他见人人皆有,独你一个没有,怕人笑话,故此送你一个。这是他聪明细致之处。但还有一句话你也要知道,这些妆饰原出于大官富贵之家的小姐,你看我从头至脚可有这些富丽闲妆?然七八年之先,我也是这样来的,如今一时比不得一时了,所以我都自己该省的就省了。将来你这一到了我们家,这些没有用的东西,只怕还有一箱子。咱们如今比不得他们了,总要一色从实守分为主,不比他们才是。

都说宝钗罕言寡语、人谓藏愚,一般事上难得开口,凤姐就曾道:一问摇头三不知。这么个宝钗为何看到邢岫烟带个别人送的玉佩就如此长篇大论起来?

夏金桂无理取闹,宝钗为何只能隐忍?原因全在夏金桂的这一段话里


宝钗这一段话,除了肯定探春的细致之处让人信服,其他说辞不过是为了给自己的“不细致”找借口罢了。芦雪庵联句那日,大雪下十几位姑娘不是大红尚毡就是大红羽纱,十来件大红衣裳映着大雪好不齐整,独独邢岫烟一件旧斗篷,越发显得拱肩缩背,这场面难道除了善良细心的平儿看见,别人都没看到吗?其他人不敢保证,但一向会做人的宝钗总该会留意吧?毕竟怡红院丫头的声音一听就辨得清楚的人。

而宝钗看到了却无动于衷,想来相较于金钏儿、袭人这些贾府有面儿的大丫头,邢岫烟这个穷女孩也无甚可趋奉之处。谁料今朝邢岫烟成了自己堂弟妹,此情此景,宝钗不仅未自愧不如探春的体贴细致,反而更多在于说教,大多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吧。

夏金桂无理取闹,宝钗为何只能隐忍?原因全在夏金桂的这一段话里


对于这个未过门的弟妹,宝钗说教起来毫无压力,但到了面对嫂子夏金桂时,是什么表现呢?

说来也是讽刺,夏家与薛家同在户部挂名行商,走到最后仅剩一对母女的夏家混得风生水起,连宫里一应陈设盆景都是夏家供奉,而薛家却生意凋敝,只能借助贾家势力维持一个名声,夏家母女才干可见一斑。

夏金桂是有才的,心中丘壑经纬颇步凤姐后尘,却养成了盗拓的性气,嫁进薛家不久,便将薛家闹得人仰马翻、鸡飞狗跳。而宝钗却如何对待这位妄自尊大、胡作非为的夏金桂的?书中称:

宝钗久察其不轨之心,每随机应变,暗以言语弹压其志。金桂知其不可犯,每欲寻隙,又无隙可乘,只得曲意附就。


夏金桂无理取闹,宝钗为何只能隐忍?原因全在夏金桂的这一段话里


宝钗聪敏机智、城府颇深,为何面对夏金桂屡次不轨只能暗以言语弹压?而且毫无效果,事态发展愈发恶劣。一个“暗”字勾勒出宝钗对夏金桂的迁就和求全。

很多人会说,宝钗作为一个未出嫁的姑子,无权干涉嫂子的行为,可面对邢岫烟时,又当如何解释呢?

其实,宝钗迁就求全夏金桂是有缘故的,这在夏金桂骂薛蟠的一段话中就能看出端倪:

"谁还不知道你薛家有钱,行动拿钱垫人,又有好亲戚挟制着别人。你不趁早施为,还等什么?嫌我不好,谁叫你们瞎了眼,三求四告的跑了我们家作什么去了!这会子人也来了,金的银的也赔了,略有个眼睛鼻子的也霸占去了,该挤发我了!"

据夏金桂所言,薛家是三求四告要攀上夏家这门亲事,仅仅是因为薛蟠喜欢吗?我想这不过一部分原因罢了,薛家看上的是夏家那巨额财产。薛家的情况我们之前分析过,在薛父作古后薛家各处生意已被下人们算计了去,加上薛蟠年纪尚小,能力有限,家业早凋敝不堪,进京是为了借助贾家之势图求东山再起。而只有一对母女的皇商大鳄夏家,对薛家实在是一块肥肉,但凡娶到夏金桂,夏家财产一半都不菲了。

夏金桂无理取闹,宝钗为何只能隐忍?原因全在夏金桂的这一段话里


所以,薛家在与夏家联姻一事上用尽了人脉,香菱就曾跟宝玉说过,薛姨妈此前求过王夫人凤姐去给薛蟠提亲,这除了壮大薛家声势,不是想借助公府给夏家施压吗?而夏金桂嫁入薛家,是“金的银的也赔了”,夏金桂说的陪仅仅指嫁妆吗?料是不可能,古代婚娶聘礼嫁妆原就天经地义,并不值得如此说道,只能说明夏家在与薛家联姻,额外赔了不少财产过来。夏家如此举止当然是有原因的,只因夏家只有一女,日后夏母作古,只能选族中其他男子继嗣,这位男子就有了继承夏家财产的权利,夏家母女这是在未雨绸缪。

如此,薛家在与夏家联姻一事上原就不太光彩,所以一家子面对个泼妇夏金桂只能顺从的顺从、迁就的迁就,不过为了遮丑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