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46年坚守 成都金牛区作协走过最美芳华

2018年“天府文化与金牛”主题巡讲活动日前在成都启动,回忆那段时光,是最为幸福的日子,那是刻在一本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手刻刊物《革命文艺》上的诗意岁月。金牛区作家协会举行了第508次文学创作活动,46年峥嵘岁月,记录的是金牛文学创作者陪伴金牛地方文学走过的最美芳华。

这是风雨无阻的46年,一所流动的文学院。1972年的秋天,一群从成都平原的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走来的文学爱好者聚集在金牛区文化馆,“革命文艺创作组”就此诞生。他们商定每月中旬的第一个星期天为活动日,地点在成都平原的乡村茶馆田舍,从此九里堤、沙河源、黄忠村、金牛坝、天回镇、浣花溪、茶店子……一群文学的走读生,在没有围墙的大学里茁壮成长。

成都:46年坚守 成都金牛区作协走过最美芳华

金牛区作家协会第508次文学创作活动

如今,回忆那一段时光,他们中的每一位都感到那是一段最为幸福的日子,那是刻在一本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手刻刊物《革命文艺》上的诗意岁月。油印刊本是一个时代的文化和文明的缩影,《革命文艺》期刊则是一代金牛文学人经历过的青涩时代。

1976年10月,“革命文艺创作组”更名为“金牛文学创作组”,成员扩大到了五十余人,既有土生土长的本地作者,也有来自驻区部队、省、市报刊出版行业的作者及编辑。

成都:46年坚守 成都金牛区作协走过最美芳华

2018年“天府文化与金牛”主题巡讲活动启动仪式

原成都晚报副刊的高级编辑、现金牛作协会员张大生回忆说:“1978年末,我以《成都日报》文化记者和副刊编辑的身份,应邀第一次参加金牛的创作活动,得以结识了当时最早的一批成员,他们大多是基层的中青年文学爱好者,有生活,有才华,干劲大,创作热情高。从那天起,我逐渐从报道者和组稿者转变成参与者、铁杆会员和勤奋作者,坚持参加每月一次的活动。从上班到退休至今,一晃40年了,从青丝到白头,完成了从报社‘要我来’到自己主动‘我要来’,从客人到主人的角色转变。”

因这样的组织形式独具特色,在上个世纪80年代,先后吸引了流沙河、马识途、周克芹、王尔碑、魏明伦、陈之光、木斧、陈若曦、尤金等国内外知名作家、诗人到金牛文学创作中心指导创作。

成都:46年坚守 成都金牛区作协走过最美芳华

1987年王尔碑、流沙河等与中心作者杨学用辅导交流后合影

1988年,“金牛文学创作组”更名为“金牛文学创作中心”,在新时期改革大潮中走向了成熟期。进入90年代后,除了继续坚持原先的活动形式,活动更加丰富,或以节庆活动为主题,或由创作中心老成员主讲,每期一个话题,长期坚持创作技艺和创作感悟的近距离交流,还经常组织外出采风。他们的足迹走遍大成都的山山水水,记录下锦西大地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沧桑巨变。

成都:46年坚守 成都金牛区作协走过最美芳华

张爱萍将军欣然为金牛文学创作活动题词:文采风流

从80年代开始,会员们就每年在各大报刊、杂志上发表300余篇,这个记录一直保持到现在。1993年-1994年,金牛区文化馆组织“创作中心”成员编辑“苦旅文丛”,汇集了中心作者16部作品集达320万字,公开出版发行。

2000年,“创作中心”更名“金牛区作家协会”。2000年至2001年,又组织编辑出版了第二套《金牛文丛》,收录作品20部,合计约600万字左右,公开出版发行。

从1972年到2018年,团队从10余人的小分队已扩大到如今130余名会员的庞大队伍,四十余年间,会员们用对文学最赤诚的热情创造了中国地方文坛上奇特的聚落景观。从青春热血的稚嫩到年逾花甲的安稳,他们在这四十六年里一起接力完成了一所流动文学文学院的成长图景:“轧马路”、啃馒头,坐公交、嚼面包,骑“洋马”、餐盒饭,开汽车、吃午饭,生活发生着无尽的变幻,但这群铁杆文学迷的心却不曾改变,那些曾经热血沸腾的韶华依然在内心燃烧,依然追逐他们心中的文学梦。如今,他们肩负着传承、发扬的使命,让“天府文化与金牛”走进街道、社区、校园,他们既是创作者,又是宣讲者,一个地方的人文历史在他们的讲述中鲜活起来……

(成都市金牛区作家协会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