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真實存在的中國功夫究竟可以厲害到什麼地步?

我們普通人對於中國功夫的認識,大部分來自於影視作品和傳奇小說,真實的武功對抗和表演,許多都是程式化的套路,與我們想像的功夫水平差距極大。

現實如此,古代功夫的真實水平又如何?我們當然無法看到,傳說中的寶典、秘籍我們更無緣一覽,惟一的辦法就是從文本當中探究一二。

在古代真實存在的中國功夫究竟可以厲害到什麼地步?

這裡我們就以唐朝為例,看一看當時的武功水平。

先看看唐代傳奇中的幾則記載。

《太平廣記》中,崑崙奴磨勒有一身輕功,可以穿牆越戶,把一對青年男女從深宅大院中背出來,如履平地。磨勒使用的武器是一種鍊椎,用它殺死一條巨大的猛犬。

磨勒暴露之後,五十名甲士把他團團包圍,他“遂持匕首,飛出高垣,瞥若翅翕,疾同鷹隼。攢矢如雨,莫能中之。頃刻之間,不知所向。”

另一位韋生,擅長使用彈弓發射銅丸,極為精準。他要幫助一位神僧除去一位年輕的徒弟,二人在堂中交手,徒弟手持一支短鞭,在梁間、壁上騰挪飛躍,把韋生射出的銅丸全部敲落,十分厲害。

在古代真實存在的中國功夫究竟可以厲害到什麼地步?

第三例就是神乎其神的聶隱娘,跟一位神尼學習異術,使用一把三寸長的羊角匕首,能在鬧市當中輕鬆取人首級,來去無蹤,玄而又玄。

那麼,現實中的唐代武功又是什麼水平呢?

我們以隋末唐初為例,當時天下大亂,豪傑蜂起,大家都看到了機會,不管有沒有武功、有沒有資本,都想成就一番大業。

翻看《舊唐書》中的記載,關於豪傑們的武藝,很少有細緻的描述。比如說到薛舉的武功,“容貌瑰偉,兇悍善射,驍武絕倫”。他的大兒子薛仁杲,“多力,善騎射,軍中號為萬人敵”。

羅藝的武藝是“勇於攻戰,善射,能弄槊”。

另一位高開道,最大的特點是跑得快,“走及奔馬”。還有一位山東人闞稜,擅長使用陌刃,“善用大刀,長一丈,施兩刃,名為陌刃,每一舉,輒斃數人,前無當者”。

唐太宗李世民帳前的幾位大將,尉遲敬德最擅長避槊和奪槊,“每單騎入賊陣,賊槊攢刺,終不能傷,又能奪取賊槊,還以刺之”。

程咬金非常勇武,但只說他“善用馬槊”。

秦叔寶使一杆長槍,“躍馬負槍而進,必刺之萬眾之中,人馬辟易”。

在古代真實存在的中國功夫究竟可以厲害到什麼地步?

歸納一下,這些人的武藝主要集中在這幾方面:一是力量和勇氣出眾,二是騎術,三是射術,四是擅長使用長兵器,比如槊、槍和大刀。

所有這些都有相同的一點,就是非常實用,兵器的體量比較大,重量大、速度快,殺傷力強大,適合在千軍萬馬當中發揮威力。所以這些人最終成為唐初的名將。

初唐時最高級的功夫,就是這樣簡單粗暴。那些輕靈、神奇、玄而又玄的匕首、彈弓、輕功即使都是真實的,也是太平年代慢慢磨練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