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的故事--適度降價不賠本但能賺吆呼

兔子的故事--適度降價不賠本但能賺吆呼

1983年,菲弗爾擔任康柏公司副總裁,他上任之後,大刀闊斧地開拓國際業務,終於在歐洲市場的份額大戰中,拿到了第二位,使康柏名聲大震。美國《商業週刊》稱他為“康柏歐洲動力源泉背後的動力”。

1991年,菲弗爾升任康柏公司總裁。與很多傑出的企業家一樣,菲弗爾不是在公司輝煌的時候上任,而是在關鍵時刻臨危受命。

菲弗爾剛剛坐上康柏的頭把交椅,面臨的就是第一季度的虧損。他不得不忍痛解僱了1200名職員,相當於職工總數的14%。但是,裁員並不是擺脫困境的好辦法。

許多人都在等著看他如何實現“一定要重振康柏”的誓言。

菲弗爾為康柏制定了新的發展戰略:堅持發展個人電腦,使個人電腦普及化。

他眼神堅定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康柏特有的業務是發展個人電腦。現在,許多計算機公司對這個市場沒有足夠的重視,現在正是康柏搶佔這個市場的大好時機。”

菲弗爾讓素來以貴族電腦自居的康柏走向平民化。

“個人電腦的價格太高了,恐怕普通人買不起……”

確實,人們的議論沒錯。

“不錯,康柏是個人電腦中的名牌,這是康柏的優勢,但是我們的個人電腦價格太貴,超出了一般消費者的購買能力……”

許多人不敢接著聽下去了,因為他們害怕菲弗爾說出降價的決定,而讓康柏失去“貴族”地位。

但菲弗爾的決定不能更改了,康柏電腦的價格降低三分之一。

按照傳統的銷售模式,康柏通過批發商向大公司推銷產品。但調查結果表明,普通消費者很難買到康柏的產品,於是,菲弗爾又在銷售計劃中增加了大量的零售代理商。

康柏個人電腦首次降價一時間成了新聞,因為價格低的難以置信。

就這樣,以非名牌機子的價格購買名牌電腦的市場被康柏佔領了許多。

為保證贏利並滿足日益增長的銷售量,菲弗爾要求生產的各個環節都降低成本,並要求工廠24小時連續生產。在這時,許多人認同了他的做法,因為他們願意聽他說話:“營銷的關鍵問題在於打開市場,而要打開市場取決於幾個要素:一是品牌形象好,二是價格便宜。康柏在具備了品牌優勢後,要想進一步發展,就要降價。”

許多生產名牌個人電腦的公司以為康柏是暫時實行降價,沒有想到,對手已是穩操勝券。當他們明白到菲弗爾降價之舉的道理後,開始跟風,一時間,名牌個人電腦的售價都降低了。可是,不是所有的公司都經得起降價的考驗。在菲弗爾掀起的價格大戰面前,不少公司因為資金不足而倒閉,而康柏電腦在降價後不但沒賠本,反而從1992年起,康柏成為業界中少有的連年盈利的公司。

菲弗爾曾經這樣回答記者他的經營之道:“對於康柏來說,降價與降低成本和進行規模生產是並行的,只有這樣,才能既減輕消費者的負擔,又使康柏獲得理想的利潤。”

實際上,康柏在轉入批量生產時,把每道工序的成本都儘可能地降低了。在1993年的生產量從150萬臺提高到300萬臺時,全部生產成本差不多下降了1000萬美元。

康柏便攜機在1992年的全年銷售額只名列全球第四位,1993年成為了世界第一,市場佔有率達到了12%。

行動指南

降價對於已經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來說,也不失為一種好的策略。它不僅可以迅速地佔領市場份額,還可以將競爭力小的企業擠出市場,減少競爭對手,實現壟斷,從而擴大企業的知名度,使現金流通快速好轉,補充資金的不足,緩解面臨的競爭壓力。價格戰可以引發新聞戰,在短時間內可以形成吸引廣大消費者注意力,起到好的宣傳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