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泥人刘”,他捏的泥塑栩栩如生

《匠人传承》——传非遗文化 讲中国故事

鲁南“泥人刘”,他捏的泥塑栩栩如生

提起泥塑,可能很多人会想到,南有无锡惠山泥塑,北有泥人张。

鲁南“泥人刘”,他捏的泥塑栩栩如生

枣庄凭借着古运河文化的独特优势,贯通南北,成为南北文化的交融区。

鲁南“泥人刘”,他捏的泥塑栩栩如生

在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住着一位“守艺人”,名叫刘进潮,人们都管他叫“泥人刘”。

鲁南“泥人刘”,他捏的泥塑栩栩如生

刘进潮:“我是枣庄市山亭区薄板村人,我们家祖辈做泥塑,到我这一代,我是刘氏泥塑的第六代传承人。”

鲁南“泥人刘”,他捏的泥塑栩栩如生

年幼时的刘进潮生活经历十分坎坷,生活所迫他不得不早早退学,这门手艺成了他的心结,他常常想,如果自己放下了这门手艺,那刘氏泥塑的传承将何去何从。

鲁南“泥人刘”,他捏的泥塑栩栩如生

刘进潮在泥塑上倾注了自己半生的心血,为了让泥塑看起来更传神,他自学了素描,提高了自身美学基础。

鲁南“泥人刘”,他捏的泥塑栩栩如生

但是随着合金生活运用的普及,泥塑事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鲁南“泥人刘”,他捏的泥塑栩栩如生

刘进潮:“出于生活的所迫,我又卖了几年糖葫芦也搓了几年澡,在打工的同时,我始终没忘家传的技艺和家训,只要有时间,我就锻炼我的绘画技术和书法,对泥塑技艺有所提升和帮助。”

刘家祖传的泥塑手艺,大都是以神话人物为主,后来他慢慢发觉,只是单纯塑造这些传统的东西,有些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泥塑毕竟属于一种文化,来源于生活的文化才是有血有肉的。

鲁南“泥人刘”,他捏的泥塑栩栩如生

刘进潮:“我们家奉圣旨干皇家的泥塑活,当时我们家族很旺盛,后来由于历史的变革,几经衰落兴亡,到了文革前后,我们家的泥塑技术就不再做了,改行做生活用品陶器,那个年代我们家,不光我们家很多人家都用泥盆泥罐,生活用品都是泥瓦罐,所以那个时候,我们把这个手艺转成陶艺制品,从80年代到现在,随着改革开放,我们这个手艺又被民间聘用为泥塑塑像者,从此我又把这个技艺开始拾掇起来了。”

鲁南“泥人刘”,他捏的泥塑栩栩如生

在此之后他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并获得了很多奖项。

在山亭区,有一座汉诺葡萄酒庄园,这个庄园承载着中德友谊的故事。

刘进潮根据这个故事,创作了泥塑作品,《德国专家诺博向山亭农民传授葡萄架接技术》,作品问世后引起了巨大反响,并获得了山东省文化届的最高荣誉“泰山文艺奖”。

鲁南“泥人刘”,他捏的泥塑栩栩如生

在刘进潮心中,泥塑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永远都需要人来呵护它 守护它 发掘它,几十年,

对于整个民族文化的发展来讲,只是沧海一粟,但对于刘进潮来说,却是大半个人生,这个沉默寡言的手艺人,只有在提起泥塑的时候才会侃侃而谈。

他常常告诫自己的儿子和孙子,你们要打心底敬畏这门手艺,一定要把它传承下去,再苦再难也不要放弃。

鲁南“泥人刘”,他捏的泥塑栩栩如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