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韩美林重访博山美陶厂、美硫厂

“只识玻璃,不识琉璃”,拿什么来拯救你

多年前韩美林重访博山美陶厂、美硫厂


韩美林忧思:博山琉璃的未来在哪里?

2014年11月10日,“韩美林艺术大篷车”来到山东博山的第四天。

之前在博山琉璃工厂闷头苦干了四天的韩美林,此刻把脚步迈向三十年前曾经工作过的博山美术陶瓷厂和美术琉璃厂。

多年前韩美林重访博山美陶厂、美硫厂


重访博山美陶厂、美琉厂

故地重访,却已物是昨非。曾有员工两千多人的美术琉璃厂早已破产倒闭,连厂址都已不复存在。韩美林从这家厂的旧址经过时,情不自禁地留下了热泪。

多年前韩美林重访博山美陶厂、美硫厂


看到博山美硫厂已不复存在,韩美林先生情不自禁地流下热泪

蒙尘的珍珠

山东博山,中国的琉璃之乡。

“珍珠玛瑙翠,琥珀琉璃街”,博山琉璃的特色和历史上的盛况尽皆于此。

据明代《青州府志》记载,博山最迟从元代开始就有了琉璃制造业,明清以来更是烟火不断。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1年),设立内务府养心殿造办处琉璃厂,主要的工匠和宫中采用的琉璃制品的各种配方主要来自博山。

多年前韩美林重访博山美陶厂、美硫厂


内画鼻烟壶《二龙》

随着海外贸易的不断扩大,琉璃成为当时中国手工工艺品出口的一项重要产品,博山生产的琉璃制品,以其高超的琉璃制造技术,和以鼻烟壶为代表的琉璃制品更是驰名中外。

至清末,随着国门洞开和古法琉璃制作技术的失传,西方玻璃大量涌入,中国的琉璃业几乎荡然无存,这也是当今国人“只识玻璃,不识琉璃”的重要原因。

坚守与挣扎

自1979年以来,韩美林的“艺术大篷车”曾经多次来过博山,在此研究博山琉璃工艺流程,改善琉璃加工工艺,为琉璃制作设计新产品和新样式,与当地工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多年前韩美林重访博山美陶厂、美硫厂


韩美林与博山美琉厂老友重聚

然而,当此次的“艺术大篷车”再次来到博山时,当地的琉璃产业形势已经不容乐观。

琉璃制造是一个“不养老也不养小“的行业。意思是说,没有几年的功夫,很难掌握琉璃热成型的全部工序,所以能够独立上手操作的工人,基本上都不会特别年轻;不养老是因为琉璃制造环境艰苦,又是重体力劳动,上了年纪的人是无法适应的。

1997年,规模最大的博山美术琉璃厂在一夜之间倒闭,这对于低迷的博山琉璃行业来说无疑雪上加霜。

为了眼前的生存,大部分从事琉璃行业的技师只好接下海外来样加工的订单,按订单生产,赚取极为微薄的体力劳动费用,产品附加值完全得不到体现,市场前景黯淡。

多年前韩美林重访博山美陶厂、美硫厂


琉璃制作环境艰苦,行业市场前景黯淡

如何通过具有现代审美趣味的设计,使得古老的琉璃制品重新走入寻常百姓家?这就需要提升琉璃制品的品位和价值,开发出为当代人所喜爱的琉璃产品。

希望的点燃

三十年间,博山琉璃经历了从高峰到低谷的变化。时隔三十年后,韩美林怀着对博山的情怀、对艺术的责任、对工人的友情,将2014年“艺术大篷车”首站选在了博山。

多年前韩美林重访博山美陶厂、美硫厂


韩美林在博山人立琉璃艺术馆讲座

“我们就是要来博山,越不好越要来,就是要让人看看,我们到底行不行!”

为了解决琉璃的发展问题,韩美林在“艺术大篷车”出发之前,专门赴国外考察相关产业,足迹遍布美洲、欧洲、日本等国。在考察海外琉璃及玻璃艺术的过程中,韩美林如泉涌般地绘制出了七大本设计手稿。这回,他把这些手稿全部带到了博山。

初到博山,韩美林就一头扎进当地的几家工厂,从原料到成品,从工艺到设备,详细了解当地工厂的生产情况。

多年前韩美林重访博山美陶厂、美硫厂


韩美林此行带来了厚厚七大本设计手稿

多年前韩美林重访博山美陶厂、美硫厂


琉璃制作过程中,韩美林步步紧随,时时指点

韩美林发现,博山琉璃产品造型陈旧,色彩搭配不够现代,缺乏产品设计,不够美观实用。

在全面考察了几家工厂之后,韩美林决定从徐月柱、孙云浩等人的工厂开始进行试验。

多年前韩美林重访博山美陶厂、美硫厂


韩美林亲自试验细流枝花纹琉璃

在徐月柱的工厂里,新产品的实验是从韩美林设计手稿中的一只天鹅开始的。在众多的天鹅造型中,韩美林选了其中一种较为普通的造型开始,并且拍着老徐的肩膀说,“不要着急,这个做好了,这些都给你,这一下就是几十种产品,怎么样?够意思吧!”

制作“天鹅”的整个过程中,韩美林步步紧随,时时不离“天鹅”左右,不停地指点着。有时甚至放下图纸,直接拿粉笔在地面的铁板上画起来。远远地看去,任谁也不会想到,这个穿着围裙,在简陋的天光厂房里比比划划的汉子,就是中外闻名的艺术家韩美林。

多年前韩美林重访博山美陶厂、美硫厂


韩美林俯身在地面画图讲解

多年前韩美林重访博山美陶厂、美硫厂


地面的 “天鹅”手稿

在孙云浩的爱美琉璃厂里,韩美林发现了炉工制作的传统写实的鱼,形象呆板,样子很不讨人喜欢,他就随手为灯工师傅设计了各种样式的小鱼。这些小鱼刚一制作出来,立刻征服了在场所有人。在爱美琉璃厂停留的这一天时间,韩美林又留下了上百种设计稿。他尤其针对灯工,特别设计了几十种形态各异的小鱼和小鸟。

多年前韩美林重访博山美陶厂、美硫厂


韩美林指导工人制作“天鹅”

多年前韩美林重访博山美陶厂、美硫厂


在工厂,韩美林经常连水都顾不上喝

六天的博山之行,令韩美林深感,仅凭一己之力,是难以拯救博山琉璃行业的,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同心协力才行。

但,当地的工人师傅们却说:“韩老师不仅给了我们行动的示范、精神的动力,而且还身体力行,他给我们的这些设计稿,是博山琉璃再次腾飞的种子与希望。”

前路漫漫,但希望已经点燃。

多年前韩美林重访博山美陶厂、美硫厂


琉璃试验品《美林鱼》

多年前韩美林重访博山美陶厂、美硫厂


琉璃试验品《猫头鹰》

多年前韩美林重访博山美陶厂、美硫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