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程迴應“大數據殺熟”:是系統BUG,涉及上百個訂單

中新經緯客戶端3月11日電(薛宇飛)此前就曾捲入“大數據殺熟”爭議的攜程,在近日又被曝出機票價格在幾十秒間離奇上漲,該事件經媒體報道,登上11日微博熱搜榜。對此,攜程今日回應稱,絕不存在任何“大數據殺熟”行為,覆盤中發現,2月26日發佈的新版本中在機票預定程序中存在BUG,涉及成交訂單約100個。

攜程回應“大數據殺熟”:是系統BUG,涉及上百個訂單

在線旅遊平臺 中新經緯 薛宇飛 攝

網友“陳利人”在某微信公眾號發文稱,日前在攜程訂購機票時,價格顯示為17548元,時間為10點47分,但機票退回去後,就這麼幾十秒鐘,就沒票了,他重新搜索、選擇,價格變成了18987元。

對比航空公司APP後“陳利人”發現,“同樣的行程,不但有票,價格也便宜不少”。以“陳利人”從航空公司APP查到的信息顯示,中午12時24分,機票價格為16890元,比第一次攜程給的價格還便宜不少。也就是說,攜程上最後顯示的價格,比航空公司貴了2097元。

攜程11日回應稱,對於給陳利人先生造成的不好體驗抱歉。針對反饋的問題,攜程內部已經進行了全面覆盤。

攜程強調,絕不存在任何“大數據殺熟”行為,但在陳先生訂單覆盤中,發現了2月26日發佈的新版本中在機票預定程序中存在BUG。根據陳先生預定日誌覆盤,系統內存在陳先生兩個訂單,陳先生僅返回更新了報銷憑證,但系統後臺卻重新為陳先生生成了新的訂單。在全球訂票系統中,每一次點擊“支付”,即便沒有付款,都會暫時占上預訂的位子。如不付款,這個“佔位”將於40分鐘後釋放回系統。所以陳先生的第一張訂單雖沒有支付,但是“佔位”完成,這導致了陳先生再次搜索出現無票的情況,在無票情況下,系統自動推薦了更高艙位的機票。

除了陳先生的訂單,攜程也覆盤了此BUG可能影響的其他用戶,經過初步統計,該BUG隻影響到票量緊張情況下的少部分用戶,約1300名左右,涉及成交訂單約100個。

發現該問題後,攜程已於3月10日23時緊急修復了BUG,目前用戶在預定機票過程中,將不會再遇到這樣的問題。對於陳先生及其他約1300名用戶,攜程將逐一主動與客戶聯繫,承擔用戶損失。

“大數據殺熟”成為近兩年熱議的話題,攜程等互聯網平臺更是處在輿論漩渦之中,攜程也多次否認存在“殺熟”情況,此次,攜程表示,如有因產品設計原因導致的用戶誤解,攜程願意隨時傾聽用戶的反饋,並認真改進。

中新經緯客戶端11日上午嘗試聯繫了陳利人,其同事表示,他已經不打算繼續糾纏此事。(中新經緯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