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新:《四大名著應該這樣讀》後記

《四大名著應該這樣讀》的寫作,參考了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四大名著導讀叢書》。那套叢書一共四本,由我主編,主要作者除我之外,還有魯小俊、王同舟、樂雲、餘來明。現在他們四位都已在學界嶄露頭角,而當年正在武漢大學攻讀學位。之所以帶著他們寫一套導讀的書,一方面這是一個教學的過程,可以把我的研究心得系統地傳授給門下,另一方面,教學相長,他們的一些見解也讓我受到啟發。

《四大名著應該這樣讀》的寫作,在兩個技術性的問題上花了不少氣力。其一,每一輯均為十篇短文,在這樣一個佈局下如何做到點面兼顧,既讓每一篇都可以獨立閱讀,而各篇合起來又能大體展現一部名著的整體風貌?比如,《三國志演義》包含了“歷史的三國”、“民間的三國”和“掌故的三國”,如果是專著或論文的話,不妨依次寫來。而《四大名著應該這樣讀》的各篇卻是相互獨立的單篇文章,如何處理才不留下遺憾?我的做法是這樣的:第一篇《引言》總括全書,力求寫得簡明扼要。後面九篇中,《“雄才大略”的“奸雄”》、《是道德,更是權謀》、《君子之仕行其義也》圍繞“歷史的三國”展開;“掌故的三國”為最後一篇;其他各篇則屬於“民間的三國”。讀完這十篇短文,不僅可以重點領略《三國志演義》的精彩之處,對全書的總體風貌也不難獲得較為完整的印象。其他各輯也採取了類似的做法。其二,讓中學生或非專業人士讀得懂並且喜歡讀,這是我所向往並努力達到的境界。多少年來,一直偏愛朱光潛先生的文章,深刻而又明白,豐富而又純淨,讀他的書,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這次寫《四大名著應該這樣讀》,也不時想起朱光潛先生,雖不能至,心嚮往之。至於具體成效如何,當然要由讀者來評價了。

本書第二輯的《梁山女俠》、《梁山好漢的十八般武藝》,系以王同舟的初稿為基礎寫成,特此說明並致謝。

陳文新:《四大名著應該這樣讀》後記

陳文新:《四大名著應該這樣讀》後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