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商城縣馮店鄉脫貧農戶蓋新房娶新娘

1 月29日,農曆臘月二十四,剛過罷小年,商城縣馮店鄉通城店村村民張俊家新落成的小樓上張燈結綵、歡聲笑語,他的伯父張宜軍滿面春風地迎接前來道喜的客人。這天是張俊的大喜之日,他要迎娶他的新娘。

看著裝修一新的兩層小樓房,誰能相信,這家人曾經是全村出了名的極度貧困戶。十年前,張俊家窮得叮噹響:全家舉債為身患癌症的父親治病,父親仍然離他們而去;身為聾啞殘疾人的母親和肢體殘疾的伯父一同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艱難度日,兄弟倆上學的費用全靠親鄰和老師資助。2008年,家裡初次被識別為貧困戶,開始享受到一些扶貧政策:學費減免、殘疾人補貼、低保救助。父親治病的醫藥費,也在鄉村幹部的幫助下報銷了大半。張俊的伯父張宜軍被介紹到浙江安吉務工,掙錢維持家用和供張俊兄弟倆上大學。

張宜軍少年時因故右臂齊肩而斷,他身殘志堅,雖未成家,但傾力支持著這個多難的家庭。他在浙江省安吉市從事電動三輪載客服務期間,因多次拾金不昧受到當地政府和群眾的廣泛讚譽,年年被評為外來務工人員先進典型人物。勤勉踏實的良好品質,贏得了當地茶場老闆的信賴,特聘其為茶場招募管理採茶工,這份工作收入可觀,逐漸改變了極度貧困的家庭面貌。2017年,眼看張俊兄弟倆已長大成人,伯父拿出打拼多年的積蓄,回家蓋了一棟兩層四間帶院的樓房,開始張羅兄弟倆的婚姻大事。

“我們家實在太窮了!窮得方圓十里沒有不知道的。”家裡託媒人幫忙介紹對象,接連介紹兩個,都是一聽說名字,面都沒見就黃了。回想起過去,張俊感慨不已,他大學畢業後,自己忙於創業也沒空相親,這事就擱下來了。2017年年底,一次偶遇,張俊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其實我們從小就認識。初中還是同學,他學習成績非常棒,屬於學霸那樣的,老師都很喜歡他。他家裡條件差,總是穿著舊衣服上學。”新娘葉靜是鄰村姑娘,回憶起過去,她的語氣靦腆而又欣喜,“張俊初中畢業被選拔到信陽名校上高中了,後來他考上了天津一所大學,我們就漸漸失去了聯繫。後來雖然都在一個同學群裡,卻沒怎麼聯繫過。”一次偶然相逢讓他們瞭解到對方的現狀,張俊坦承了家庭狀況,而葉靜更看重對方的品質和才華,兩人一見傾心很快就確定了關係。“這孩子算是苦到頭了!”村黨支部書記詹克海說,這家人勤懇善良,忠厚感恩,建好新房後,一家人就商量著主動申請退出了貧困戶。2018年10月,張宜軍也在全縣“紅旗引領扶貧路”活動中被授予“脫貧紅旗標兵”榮譽稱號。

為了感謝黨和政府的政策關懷和社會各界的幫扶相助,為了銘記一家人奮鬥脫貧奔小康的幸福時刻,張俊和新婚妻子商量,辦一場傳統簡樸、喜慶浪漫的中式婚禮,不請豪華排場的婚車隊,新郎帶著一頂花轎到女方家裡迎親,一路上鑼鼓喧天嗩吶悠揚,眾多來賓和鄉親們一起見證了這對新人的幸福時刻。

婚禮上的張俊難掩激動之情,當新娘熱情擁抱含辛茹苦養育張俊長大的聾啞母親時,她情不自禁流下熱淚。在人生最幸福的時刻回首往昔,他幾度哽咽:“感謝,真的只能說聲感謝……沒有黨的好政策,沒有各級扶貧幹部和親朋好友的幫助,就沒有我的今天……”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張俊說促使他咬緊牙關奮力拼搏的,不僅是來自各方的物質幫扶,最重要的是鄉、村幹部們的精神鼓勵,逢年過節他們都要到家裡來看看,不斷激勵兄弟倆進步。“今後,不僅我自己還要繼續努力奮鬥,也希望村裡其他貧困戶的孩子們,能夠‘脫貧先立志',在如今風清氣正的大好環境下,不負黨恩不負光陰,建設美好幸福的未來生活。”張俊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