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评审对于农村学校有哪些倾斜政策?

根据最新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政策,为了鼓励广大教师安心农村、扎根农村学校工作,政府和人社部门近几年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这些职称政策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学校的职称结构,对于农村学校教师来说,是非常利好的措施。

职称评审对于农村学校有哪些倾斜政策?

这些政策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调整了结构比例控制标准。原来的农村学校结构比列和城市学校是两套标准,农村学校中高级指标非常少,许多农村的优秀教师,到退休的时候,还没有晋升到中级教师。本次调整,让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实行同样的结构比例标准,对于农村学校来说,是非常利好的政策。二、对于在农村工作连续30年,且距离退休不满五年的,可以不受单位指标的限制,直接考核认定和聘任为中小学一级教师。也就是说,农村学校教师,只要工作年限和退休年龄达到,至少也可以达到中级职称以上。

职称评审对于农村学校有哪些倾斜政策?

三、农村学校教师在评审标准上降低一个档次。为了防止有些教师为了评上中高级职称,走曲线(在农村学校评审,然后回到城市学校任教),政策规定,以农村教师申报必须是最近三年,取得职称后如果到城市学校任教必须按照城市学校标准转评。四、毕业证书专业放宽。农村学校因为师资力量缺乏,往往是根据学科需要安排教师任课,因而存在大量的所教学科和毕业证专业不符合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策规定晋升中小学一级工作满十五年;晋升高级职称工作满二十年,可以不受毕业证专业的限制。

职称评审对于农村学校有哪些倾斜政策?

五、对于小学教师,专业更加放开。除了英语、体音美、心理健康几个特殊专业,其他专业都不受毕业证专业限制。这主要考虑的是农村小学师资更加缺乏,一个老师往往需要教几门学科,和个人毕业证书专业相距更远。

总之,以上这些新的职称评审政策,既是党对农村教师的温暖,也是实际工作的需要。必将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基础教育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