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高三學子打call,贏在職業的起點——大學應該怎麼選擇專業

為高三學子打call,贏在職業的起點—大學應該怎麼選擇專業

困惑:孩子到底學什麼專業好?

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2019年高考還有不到3個月時間了,目前孩子還顧不得思考學什麼專業,但大多數家長已經開始思考這個問題。我也是其中之一,就將我的一點思考心得和大家分享。

1. 我們面臨的困境

①舊的教育體系VS新的時代需要:教育最大的困惑就是現代科技、社會及經濟高速發展,日新月異,而教育卻還在用過去幾十年甚至百年的經驗來辦學。大家都知道,所謂經驗,就是在特定環境下通過實踐驗證了有效的東西,當社會環境發生巨大變化的時候,經驗可能就失靈了。這很可能導致大學生學非所用,浪費了寶貴時光。

②大學忘記了自己的使命:大學沒有盡到教育的責任,而只是做文憑交易的場所。

③大學教育學非所需:

太多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企業難以找到合格的職工。

④大學擴招、改名、升級:大學盲目擴招、改名、升級後很多大學已經失去原有的味道,父母親以為把孩子送進一所聽起來很好的大學或者“好專業”就等著成才。而大學沒有嚴格履行教學義務,孩子缺少必要的約束與管理,家長實際上只是花錢換回一張文憑而已。

2. 大學學什麼專業好?

某個北大同學群裡的大咖們說:

我家孩子還有90天就高考,雖然我覺得學什麼孩子自己決定,但還是擔心孩子到時候胡亂選擇,因此在網絡上向某個讀書成功的同學群請教應該如何選擇專業。這裡的大咖們大多數在英美學術界高就,大多數是大學教授,相信他們的判斷有一定借鑑意義。他們的大致意思是:

  • ①如果考上北大清華,當然值得在國內讀書,這兩所學校的師資與設施很好,在國際上的認可度也很高(我只能“阿阿”,要知道在廣東70多萬考生中裸分要到前65名才有機會上北大清華,如果能夠考上,當然要去。)。
  • ②如果可能,就儘量選擇第一年做通識教育的大學。孩子剛剛高中畢業的時候懵懵懂懂,不知道各種專業的含義及怎麼選擇,等大學一年級後自己慢慢找到合適的專業再做選擇才是明智之舉。
  • ③如果是讀書厲害的孩子就按照他的興趣去選擇,這樣的人學什麼成什麼,不需要刻意選擇什麼專業。
  • ④本科最好不要學經濟、管理、營銷等專業。

我覺得未來值得學霸們重視的幾個方面:大數據、人工智能、健康。

  • ①大數據隨著數據採集系統的完善而越來越具有價值,而其價值本身依賴於對數據庫寶藏的挖掘,這就需要複合型人才才能夠真正找到其中的“金子”所在。
  • ②隨著技術的進步,人工智能(AI)將會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不可或缺的技術,人工智能將會向現在的家用電器或者計算機一樣滲透我們的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這將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
  • ③隨著人口的進一步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齡化的加劇,健康問題會越來越成為人們生活與生命的主要問題。加上最近這些年生物技術方面的突飛猛進,一部分癌症有可能在未來5~10年內攻克,困擾人類的慢性病(如糖尿病等)、抗衰老等也逐漸取得突破,未來需要大量的高端研究人才。

如果不是學霸,又應該怎麼選擇專業呢?

決策流程:

①測試與分析:個性、興趣愛好。

可以參考興趣與職業匹配測試。建議做MBTI,DISC等測試,然後自己再對照未來職業可能的變化情況作為參考。

②機會分析:

國家政策:教育部【2018】2號文要求主動佈局集成電路、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網絡空間安全、養老護理、兒科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民生急需相關學科專業。

未來的趨勢:我們正在經歷從傳統的工業時代向數字時代的邁進和轉型;陳春花老師在一次演講中說:“沿著舊地圖,一定找不到新大陸。”

為高三學子打call,贏在職業的起點——大學應該怎麼選擇專業

我覺得與現在相比,未來我們需要注意:

  • 創新和創造比生產更重要;
  • 可以程序化的工作,未來都可以被機器取代;
  • 注意那些需要經驗累積才會做得越來越好的工作;
  • 需要人進行思維和判斷的工作;
  • 能夠指揮和維護機器的工作;
  • 連接多種資源的能力。

③考試成績

選擇大學和專業

目前哪些專業的就業好?

2019就業率最好的20個專業

為高三學子打call,贏在職業的起點——大學應該怎麼選擇專業

2018年就業最好的20個專業

哪些專業升職快?

升職加薪最快的10大專業

為高三學子打call,贏在職業的起點——大學應該怎麼選擇專業

為高三學子打call,贏在職業的起點——大學應該怎麼選擇專業

哪些專業賺錢多?

薪酬最高的10大專業

為高三學子打call,贏在職業的起點——大學應該怎麼選擇專業

選擇專業需要注意的幾個坑

學生最多的幾個專業

為高三學子打call,贏在職業的起點——大學應該怎麼選擇專業

①管理學類:會計、財務管理、工商管理、市場營銷、工程管理

管理學類專業“熱門”已久,其中以財務、會計、工商管理等專業最為“熱門”,以財會為例,每年畢業生規模合計十幾萬,畢業生之間的能力差距卻很大,很多普通大學甚至三流大學財會類專業畢業生連office都不熟悉,以至於就業困難。對於高校而言,管理學類專業開設難度低,又有大量的考生報考,而很多理工科大學以及三流大學的跟風,讓這些原本“高大上”的專業成為了“爛大街”的專業,而且錄取分數普遍偏高。

這一類的學科,大多數需要具有實際經驗與問題後才能夠真理解,實操也依賴於實際案例,否則學起來沒有著力點,很難學以致用;加上錄取分偏高,專業的性價比也很差。除了會計,財務管理這兩個專業真正可以學一些具有實操性的技能,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選擇外,其他專業不建議報考。如果你真的喜歡,一是可以在大學裡自己學習甚至跨專業選課,二是將來走上管理崗位後選讀MBA。

②文學類:英語、漢語言文學

英語數開設高校最多的一個專業,國內約有700多所大學開設了英語專業,漢語言文學專業則也有近500所大學有開設。實際上,這些專業的就業渠道還是很寬泛的,除了中小學教師是鐵飯碗外,因為有語言基礎,尤其是英語專業,轉行後非常吃香。除了因為開設院校眾多的原因外,文科生能夠報考的專業少也是語言類專業畢業生氾濫的重要原因之一。

英語本身就一門工具,大學裡只要花功夫就能夠學好,除非你想研究英國文學,或者做老師之類的工作,否則不建議選擇這個專業。漢語語言文學的情況和英語有一些類似,除非是好大學,否則也不建議選擇這樣的專業。

③工學類:土木工程、計算機、機械設計、電氣工程、通信工程、軟件工程、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

工學類畢業生人數最多的專業有土木工程、計算機等八個,長期以來,工學類專業都是好就業的專業,儘管畢業生人數非常多,但還沒有達到“爛大街”的水平,市場上對於工學類專業的需求還是很高的,尤其是電子類、計算機類等,未來幾年依舊是很吃香的專業。

這些是工科學生的主要專業,隨便一個專業學好了就業都沒問題。

④法學類:法學

法學專業被濫招毀得遍地鱗傷,原本是一個高大上的金飯碗專業,但如今法學專業本科畢業生基本難有出路,以至於大量的學生考研,是升學率最高的專業之一,目前法學類在校研究生數量已經有十多萬人,研究生如果沒過司法考試,就業依舊比較難。

如果你非常喜歡,並且目標是通過司法考試就可以選,否則就業比較難。現在大量招收法學碩士,其實也只是一個緩解本科生就業難的提條通路而已。

選擇專業的虛與實

①沒有合適的專業:好大學沒有合適的專業可以選擇基礎類專業,如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將來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向更專的方向讀碩士、博士。大學本來就是基礎教育,基礎打好了,未來在你喜歡的某個細分專業深入就很容易。

②選擇名字好聽的專業還是就業好的專業:一般說來名字好聽的專業往往因為名字而錄取分更高,性價比差。如果考試成績一般般,主要還是考慮未來就業的工作是不是自己喜歡的更重要。

③務虛與務實:如果你是大才,讀書有天賦(比如,省排名1%以內),就不需要過分考慮就業問題,這樣的人只要真的按照自己的興趣去學了,原則上就業是不會有問題的,可以選擇你自己喜歡的專業;如果你只是一般般的成績,最好選擇能夠在校學習一些有用的知識(比如技術類),為自己的生計打下基礎。

為高三學子打call,贏在職業的起點——大學應該怎麼選擇專業

理查德·萊文是享譽全球的教育家,曾在1993至2013年任耶魯大學校長。他曾說:“如果一個學生從耶魯大學畢業後,居然擁有了某種很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這是耶魯教育最大的失敗。”因為他認為,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是學生們根據自己的意願,在大學畢業後才需要去學習和掌握的東西,那不是耶魯大學教育的任務。那大學教育有什麼用呢?理查德·萊文在他的演講集《大學的工作》中這樣提到:“耶魯致力於領袖人物的培養,本科教育的核心是通識,是培養學生批判性獨立思考的能力,併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通識教育的英文是「liberal education」,即「自由教育」,是對心靈的自由滋養,其核心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責任、遠大的志向。自由地發揮個人潛質,自由地選擇學習方向,不為功利所累,為生命的成長確定方向,為社會、為人類的進步做出貢獻。正如《大學的理念》的作者約翰·亨利·紐曼所說:“只有教育,才能使一個人對自己的觀點和判斷有清醒和自覺的認識,只有教育,才能令他闡明觀點時有道理,表達時有說服力,鼓動時有力量。”教育令他看世界的本來面目,切中要害,解開思緒的亂麻,識破似是而非的詭辯,撇開無關的細節。教育能讓人信服地勝任任何職位,駕輕就熟地精通任何學科。

結語

專業選擇是一個人職業生涯的真正起點,其對一個人一生的影響都是非常巨大的,只是我們太多人還沒有給予足夠重視。

你有什麼想法或建議,歡迎跟帖討論。

祝2019屆學子們高考成功!

劉舜才

2019-03-1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