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版權仍存不足!

人類記錄歷史的載體,從甲骨文到紙張,再到電子書,經歷了三次革命。而隨著網絡的飛速發展,信息傳遞的高效性卻讓版權行業陷入困局。與信息時代的飛速發展形成反差的是版權領域的立法相對滯後。

根據中財網報道,我國圖片付費市場,參照國外商業圖庫市場規模計算,國內視覺內容版權潛在市場空間超150億,而目前我國視覺版權素材付費市場規模僅在15億左右。而現在,隨著區塊鏈技術的出現,其在版權保護方面的應用,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區塊鏈版權仍存不足!

但是作為新興技術,在本身尚不完美的當下,與版權結合到底是噱頭還是解決的良藥?先來看看區塊鏈對於傳統版權的改變。

1.“零成本”實現人人都可以登記

作者在對作品創作完成後,想要獲得版權保護。傳統方式下,創作者需要向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申請版權認證服務。

但是這個登記方式不僅時間長,費用還很高,對於互聯網時代的創作者來說,在還沒有獲得任何收入的情況下,需要先交一筆錢進行保護,對於他們來說自然不情願(誰知道自己文章能不能帶來收益),所以大部分不知名的創作者選擇不登記。

從作者角度來看,這種登記方式顯得非常不友善。但是從政府角度來看,價格過低或者免費,勢必會引來大量審核者,會增加政府審核的負擔,通過收費可以將大部分沒有價值的作品直接過濾掉,提高了審核效率。

區塊鏈版權仍存不足!

面對這種兩難問題,雙方糾結的焦點集中在收費價格上。區塊鏈的出現幫助雙方達成共贏,任何人都可以上鍊,還不需要額外的費用,真正實現了人人都可以登記。

2.“時間戳”幫助舉證

當作者發現有人抄襲自己的作品後,傳統方式下,需要通過版權保護平臺提起訴訟。說起訴訟大家都知道,中國的法律規定是誰提起訴訟,誰來舉證,這就導致作者需要準備很多材料,還要需要辦理繁雜的手續,訴訟成本高。在這種情況下,大部分起訴者在利益權衡後都會做出讓步。

區塊鏈作為一種分佈式賬本數據庫。作者將自己的作品上傳到區塊鏈平臺上,平臺會為這個作品生成一個獨一的證明(類似獨一無二的DNA),同時將作品貼上“時間戳”,這樣這份作品就具有了可追溯、不可篡改的特點。並且這份作品是公開的,任何人都可以查看。

當出現版權糾紛時,通過在區塊鏈的數據庫中查詢相關信息,對比“時間戳”的先後順序,分分鐘分辨出原創者和抄襲者。訴訟過程都不需要,簡單開個會就完事了。

這麼看來,區塊鏈技術的到來或許是版權行業的春天。不過別高興的太早,目前仍面臨以下問題。區塊鏈在版權領域的不足。開發版權也沒有得到相應的保護。好了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裡,更多資訊盡在DAPP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